看书强 > > 息夫人 > 第59部分

第59部分(1 / 1)

>茉熳约海锏哪切┮蛩兀谖业纳锘钭牛窃嚼丛揭晕业姆绞剑谖疑畹母鞲龇矫嬲孟猿隼矗衷冢憧梢源游疑砩峡吹剿挠跋欤憧吹降氖俏遥皇撬N颐挥欣⒍运矣梦业姆绞奖泶锪宋液退牡乩咸旎模拊炝宋液退纳窕啊5挂膊恢切┪娜四突嵩趺蠢此滴艺庖簧兀俊?br />

星辰笑道:“一定是说你艳若桃李,红颜祸水,引三国诸侯竞折腰。星辰孤陋寡闻,也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但跟着夫人,知道了什么是真爱。这人世间最不容易的感情有两种,第一种是一个一向只知流泪的男人为你流了血;第二种是一个只懂流血的男人竟然为你流了泪。想那息侯性情文弱,却为夫人不怕流血,那熊赀如此残暴之人,为你哭了不知多少次,这是你命中注定的男人,所以夫人是幸福的。”

妫翟呵呵一笑,道:“情啊爱啊的,都过去了,功过自有人说。我这一生是孤独的,但是如你所说也是充实的、遂心的、幸福的。我没有屈服于谁,没有祸害过谁,既然问心无愧,也不在乎人们怎么说了。来吧,星辰,天气这么好,好好躺一躺。这地方真不错,我若死了,便要葬在这里。”星辰嗔怪道:“您又胡说了,您长寿着呢。”

妫翟眯着眼,望着东郊桃林,感慨道:“人总有死的一天。只可惜啊,我忙碌了大半辈子,竟没有好生看看身边的风景。待我死后,头向着息县,背对着陈国,如此,或许下辈子的人生便不会再那么残缺了。来吧,你也躺躺。”

星辰愉快地并着妫翟躺在树下,嗅着桃花甜蜜的馨香,不觉入梦。星辰很快就醒了,妫翟却再也没有醒来,平静地卒于春光之中。

妫翟的逝世,在楚国引起极大的轰动,数万人自发凭吊。人们听闻妫翟喜爱桃花,纷纷折下花枝别在胸前;人们又听说妫翟崇敬漆树,又遍栽漆树,在美丽的漆器上绘制她的画像。郢都的人们挤在道路两旁,为妫翟的逝世失声痛哭,整个楚国都处于一片哀伤气氛之中,熊恽为母亲建庙立碑,人们便到庙前祭拜。

每天都有无数的报告,说民众为祭拜夫人哭得昏死的消息。这天上朝后,熊恽还听到另一个消息,说息县的民众听闻妫翟死前的遗愿是头朝息县,自发为妫翟修建了祠堂,以此纪念这个伟大的女人。

熊恽心中不悦,对母亲临死前要葬在桃园面朝息国很不理解。他对子文发牢骚说:“母亲乃楚夫人,怎偏偏要念念不忘息县呢?如此,天下纷传着息夫人的故事,岂不是有辱先王颜面?寡人要下令拆了那些祠堂,杀了那些叨念息夫人三个字的人!”

子文说:“大王,息县民众冒着被您责罚的危险而自发建立祠堂,您不如悄悄去息县瞧瞧吧,您毁得了一座祠堂,可是能毁人心吗?”

熊恽微服私巡来到息县,见息县息侯墓前修筑了座“桃花夫人”的祠堂,而祠堂里的塑像正是母亲。民众折来桃花枝放在祠前,虔心叩拜,有的哭得肝肠寸断。

熊恽不敢相信这跪得人山人海的情景是真的,他扯了扯一个正在祭拜的老头,问道:“老伯伯,这祠堂里供奉着的是何人?为何用桃花祭奠?”

老头儿伤心说道:“听小哥儿口音是个外乡人,在我息县谁人不知她?每个人都想来祭拜她。这祠堂里供奉的是桃花夫人,你也来拜一拜,可消血光之灾,可助你化险为夷,能保一方平安啊。”

熊恽道:“有这样神奇?这桃花夫人是什么来头?莫非是神仙?”

老头儿道:“唉,她不是神仙,但在我们息县老百姓心里,比神仙还神呢。她是楚文王的正妻,也是咱们故国的诸侯夫人,也就是外间常道的息夫人,息县民众为了怕大王追究,才叫她桃花夫人的,听说夫人出生在一片桃林里,与桃花结了缘。小哥儿,老头儿把这话告诉你,你不要到处乱说,不然大王不会饶了我们的。”

熊恽也坐下,诚恳道:“老伯请说,寡——在下不会乱说的。”

老头儿还没开口,又湿了眼眶,哽咽道:“要不是咱们夫人当年不顾生死保全咱们,我哪里能活到今天。那时候她还在息国,为了息县子民做了许多好事,不怕辛苦,亲自下田耕种,我亲眼见过的。因为她,咱们才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啊,她被楚文王抢去,但她是一个强权不改其志的女人,后来文王感动了她;她是一个红颜但不祸水的女人,走到哪里,都能保一方平安,你看现在楚国国富民丰。唉,可惜她却苦了一生……”

熊恽站在桃花夫人墓前,望着黑压压跪拜痛哭的人群,扑通一声跪下了,他涕泪横流磕了三个响头,心里说:“母亲,孩儿记住了,民心为神。”

妫翟的故去,有人遗憾,因为她没有见到熊恽开门迎晋文公重耳,让其说下了“退避三舍”的名言;没有见到齐桓公威武一世之后,他的儿子无依无靠悉数投奔了楚国;没有见到她的儿子挥斥方遒,纵横中原使楚国与秦穆公、齐桓公、宋襄公一争长短而毫不逊色。但也有人为她庆幸,她死得其时,没有看见子文卸任,没有见证城濮之败,而是在繁华的顶端安详去世。

妫翟静静躺在黄土之中,没有带着豪华的殉葬品,只有带着一颗纯粹的心灵。她不在乎人们如何议论或者祭奠她,因为她的儿子熊恽得到母亲的点滴教导和谨慎经营,终于不愧先祖,将楚国疆域扩大了一倍以上,得到了最难超越的谥号:楚成王。

成王者,集大成者。成王创下的霸业就是对妫翟最好的评价与报答。

曾夫人芈惠睁开模糊的病眼,悠悠地对身边听故事的人说:“我见过那么多美丽的女人,而她却是最独特的一个。”

后记

后记朋友们得知我要写《息夫人》,问我:“你刚刚完成一部长篇,怎么不停一两年再写?”我听了心一下就疼了起来,就是因为《孙叔敖》,我才要写新的作品。《孙叔敖》面世后,由于道行太浅,我很难从小说中走出来。每每看着那棱角分明的“砖块”,摸着那厚厚的凉凉的封面,我都忍不住拿起一本下意识地翻开来,当每一页慢慢从我指尖上簌簌闪过时,便有一种莫名的凄凉袭来。无意中跃入眼帘的那些人名,总让我感觉特别的亲切,这些鲜活的角色,常常出现在我的睡梦里。

在春秋时代河南信阳的土地上,孕育了两位名人,一位是孙叔敖,一位是息夫人。看多了出版后的《孙叔敖》,总觉得还有好多历史瞬间没有诠释清楚,文笔也不够成熟、简练和优美。女人写男性历史人物,多少有些拿捏不到位,我的特长是刻画鲜明的人物性格,息夫人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正适合我来刻画。心想,我如果把息夫人给还原了,不仅对自己是一个挑战,也是对家乡信阳的一个贡献,不管写出来怎么样,尽力无愧我心就罢。于是,我有了写《息夫人》的打算。

在查找息夫人资料的过程里,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历史上的记载和描写她的诗词,大多是用男人的眼光来看她、写她的。清人邓汉仪有诗:“楚宫慵扫眉黛新,只自无言对暮春。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唐代王维曾感叹:“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楚史泰斗张正明教授对那些男权至上、绯闻为主、500主观、片面评价息夫人的诗词歌赋和言论非常反感,他这样评价那些文人的臆想:“纲常之论,文人情怀。”我非常赞同。那么,历史上的息夫人到底是怎样一个女人?

怀着各种疑惑,我沿着息夫人出生、出嫁和她后来跌宕一生命运的足迹走了一遍,走过淮阳、新蔡、上蔡、息县、邓州、襄樊、荆州,看到他们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历史又像在我的面前复活了,我的心也复活了。当我在淮阳,看到淮阳县有关人员对息夫人这个陈国公主侃侃而谈时,我的心充满了温暖。在上蔡的蔡侯望河楼上,有关领导朋友一再说,我们蔡侯以国人嘉奖的名声胜任诸侯,向来是有教养有礼仪的,但是能这样疯狂地爱上息夫人,说明这个息夫人确实魅力超凡。

在息县谯楼广场的息夫人雕像面前,当地朋友说,我们淳朴善良的息县百姓对于息夫人是无比尊敬的,因为她用自己羸弱的肩膀,保全了这片土地的安宁。看着她圣洁的面庞,我分明看到息县百姓心目中的息夫人。她走过了三个国家,历经了各种政治风波,保全了千秋息国,给楚成王夯实了霸业的基础。她明明年近古稀才离世,却被后世汉儒们杜撰与息侯双双殉情。这样一个女人,分明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人,为何人们对她只有怜悯同情和不怀好意的猜想,甚至更多的只是对她的绯闻添油加醋?

我看息县的资料上有这么一句话,她答应嫁给文王,其中一个条件是:后世不得更改对息县的称呼,可见息夫人对息县的感情,息县对息夫人的怀念。但同时我也有所疑惑,因为后面还有近两千年的封建强权,要更改县名也是极为容易的,而息县至今仍名为息县,归根结底是善良的人性战胜了浮躁的名利。伟大的人自然有顺应民意的地方,也应该得到一个永恒的归属,因此息夫人作为息县的标志是当之无愧的,息县人民没有辜负她这份纯洁真挚的感情。

民间有人称呼息夫人为桃花夫人,在息县建桃花夫人庙宇可以理解,为什么湖北也有桃花夫人庙?据我考证,湖北人立桃花庙,是把她当作桃花神,但是关于她是桃花神的缘故,又没有出处,只是说她长得面如桃花,长得好看就是神吗?被作为神的,只有两个由头,一是有人以文章杜撰,传之久远,比如《洛神赋》里的洛神;二是有民间传说,对百姓做了贡献,于是就成了神。

中国从远古时代开始,一直推崇对“神”的信仰。同时,中国所有的神又都是“天”的标志,天道即人心,这涵盖了中国人一切的文明规范,是世界上最高的道德价值。她死后,楚成王见到息县民众自主祭奠他母亲,这是最有说服力的,为她建庙立碑也是自然的了。可是在湖北建庙呢?要知道,那时候没有现在的庙,她儿子立庙不可能传到那么深远,只有宗庙可以,宗庙是为列祖先王立的。我想,息夫人对农事的改革改变了庶民的现状,农事的兴旺是最直观的。她不为社稷做出点什么,庶民为何要祭拜她?庶民最重视的就是生活。首先是文王死,成王立,她宣布大赦天下,减赋三年,这是对生命的饶恕。第二点,国库空虚,息夫人典卖嫁妆和内宫所有值钱物件,用以赈灾,然后粗布素食和臣民一样生活。这样一个文韬武略的女人死后,楚成王不把她立在楚国宗庙里是不可能的。

对息夫人了解越多,我就越喜欢她,及至后来根本就不想松手。我只要一闭上眼睛,就仿佛能看到一个美丽的女人用严肃而又凄婉的眼神看着我,欲诉还休,仿佛对我有所期待,又仿佛对一切评论淡然从容,我无比深刻的感觉到她不是后世文人笔下描写的那样单薄和片面……

一个女人要在男权社会下生存,原本就非常难,如果要施展自己的才能,就要比别人更坚强更有毅力,惟其如此才能推翻世人不怀好意的诽谤!息夫人离我们有2700多年了,在那个既浪漫又残酷的年代,她是如何在所有的挫折中涅盘?她的一生经历了那么多风风雨雨,我不相信结果就只剩一场桃色绯闻,我要在历史的缝隙里寻找她存在过的踪迹,我不愿意息夫人的人生是割裂的、残缺的!是的,我要从一个女人的视角来还原一个真正的息夫人,这既是在完成一部作品,也是在给她一个交代,因为我们都是女人,我要让她的人生不再任人打扮。

想容易,做起来难。我抱来了顾颉刚、童书业、张正明、熊得山等等学者的历史着作,在漫长的抽丝剥茧后,我才慢慢理出一点头绪。在设置这个作品时,我一度陷入了情节构造的困境,很痛苦。由于年代久远,历史资料残缺,搜集的难度非常大,再加上息夫人虽然名气很大,但由于记载她的史料大多被后世诸多文人、尤其是封建男权主义迂腐文人穿凿附会,所以难有公正客观和理性的态度。如果不能抽丝剥茧、去伪存真去关注她的真实灵魂,恐怕作品最后出来亦不是当下息县民众所想要的。因此,我不得不日夜埋首,寻找史料线索,去追寻各种巧合真正可能出现的原因。当然,即使我如此“考古”,也难免力有不逮,我只有靠想像并根据历史上只言片语进行反推了。

息夫人如此美貌与智慧,是需要一个特别的父母基因遗传,于是我从历史上那场着名的“儒葛之战”开写,引出息夫人的娘家陈国,引出她的父母,引出王室婚姻与息侯,就这样一步步将息夫人的一生展现了出来。

起初写完,我也疑惑自己,息夫人遭遇的三个男人之中,到底谁是“男一号”谁是“男二号”?息候之至善至美,蔡候之知耻后勇,文王之韬略经纬,每一个人都有无可取代的优点。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一位诸侯的身上又似乎有致命的缺点,比如蔡候的见色忘义,一时贪念成了息蔡之战的导火索,使无辜百姓罹难,如此不顾家国安危,亲戚情分与颜面,怎么不叫人痛恨?同时,息候的后知后觉又何尝不叫人叹息?作为一国之主天子嫡亲,强国富民是诸侯之职责,如果不居安思危励精图治,辉煌没落终究是不可避免,可叹息国之宗亲与历任诸侯却没有这样的心,息候虽然有强国之志,奈何时不待我,最后没能有机会正义战胜邪恶,怎么不叫人扼腕?文王虽然霸气英武,但为了夺取他国的土地,不惜以一个女人的牺牲为代价,而且完全不顾及他人感受的随意掠夺,甚至用生命威胁一个无辜的息夫人,他获得了成功,但是却让息夫人背了黑锅,这样的居心怎不让人可憎。

息夫人遭遇了三个男人,在那个年代,她无从选择,而每一个男人又不可忽视地改变了她的命运。如果她没有坚定的信念和超常的智慧,恐怕就没有她波折又丰富的一生。当生命、尊严、爱情、信义、国家安危放在一起,恐怕也没有多少人能做出比她更勇敢、更大气的选择。

息夫人是不幸的,但她也是幸运的,因为命运的苦难造就了她与众不同的一生,她以智慧和胸襟征服了那些曾经自以为是的强者,她收获了别的诸侯夫人所不能拥有的真挚爱情。息候对她的尊重和平视,是现在的男性都难以做到的,何况在悠远的春秋时期。她虽然是绝色红颜,却从来没有成为女人嫉妒的对象,无论是雄才大略的齐文姜、楚文王之母邓曼,都与她心灵契合,还有芈惠、星辰与她都是一生挚友,这都是人生的财富。

对于这部作品,我最满意的有两件事。第一件事,我把信阳的特产毛尖茶叶、漆树、息半夏、香稻丸、黑猪肉、潢川河虾、灵鳖植入了小说中。这些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产品是我们信阳的骄傲,是我们信阳的区域特征,它们从远古走来,走向世界,走向永恒。

第二件事,这部书里我总共只写两次天文奇观,两次都有据可查,我也没有想到会那么巧。文王是明君,登基和去世,天空都有异象。那一年妫翟、陈完和御蔻在芦馆议事,正是楚文王登基的时候,有流星雨的奇观。《左传》原文:“鲁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在楚文王死的那一天出现了日食,楚人以为不祥,果然国有大丧。写完我不放心,专门找了资料,没想到历史上真有记载。《左传·庄公十八年》原文:“十有八年,春,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