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是对周胜仙道:“你不要慌,我带你回家,帮你与你的范二郎相会。”
于是收拾好一切,扶着周胜仙,走出坟墓,将坟墓复原,回到自己家门前,在门上敲了三下。
他娘把门打开,看到周胜仙,吓了一跳:“你……你怎么把尸体都驮回来!”
朱真三言两语解释完毕,就把周胜仙带到自己的卧房里面。
他用一把明晃晃的刀子,逼着周胜仙道:“你依得我两件事,我便带你去见范二郎。第一,你在房里不准做声;第二,不准出房门。”周胜仙连说依得。
朱真出来,又对他娘交待一番。就这样连哄带骗,朱真这个泼皮霸占了周胜仙,晚晚要和她睡在一起。每次周胜仙问起范二郎的消息,他总是告诉她,范二郎病了,病好了就会来接她。
周胜仙知道朱真是在骗她,整天想着脱身的计划,终于找到一个机会,逃了出来。
周胜仙逃出朱家,就寻樊楼酒家。有热心人一直把她带进樊楼酒家,范二郎正在酒店柜台上算帐,突然听到有人叫:“二郎万福!”
范二郎赶忙抬起头来,一看是周胜仙,便以为是她鬼魂现身来缠自己,吓得大喊捉鬼,慌乱中抓起店中的一只汤桶,对着周胜仙当头砸下,正好打在太阳穴上。
周胜仙倒在地上,鲜血直流,这回是真的死了。
就有爱看热闹的人,报到官府。官差不由分说,先把范二郎捆住,带到牢中。
范大郎听说打死了人,赶快赶来,一见被打死的是周胜仙,也觉得十分稀奇。
他立马赶到周家,跟周胜仙的父亲把事情详细说了一遍,请他去看看是不是周胜仙;如果是,就请他出个证明,证明周胜仙早已死去,保兄弟范二郎的一条命,说完千恩万谢。
第四卷:纵横天界(完结篇)第六百九十章 名将曾国藩
周胜仙父亲来到樊楼酒店,一见果然是自己女儿,便赶到府衙出具证明。
府衙当即决定开棺验尸,果然坟墓已经被盗,只留下一具空棺材,当即立案侦查。
范二郎被关在牢狱中,渐渐冷静下来,反复考虑,心想:(自己如果真正打死了周胜仙,一定会后悔终身……)恍惚之间入了梦乡,梦见周胜仙浓妆而来。
范二郎惊问:“你怎么没有死呢?”
周胜仙答道:“你不是打得太正,我虽然闷倒,还不致于就要了我的性命。我两次死去,都是为了你,今天知道你在这里,特地赶来与你了却心愿。你不要推辞,这也是命中注定的。”
范二郎忘乎所以,就和她云雨起来,枕席之间,欢情无限。完事后,珍重道别。醒来后,越发增添许多悔恨。第二夜仍然如此,第三夜又来,比前两次更加眷恋。
临去时,周胜仙对范二郎说:“我阳寿未尽,现被五道将军收用。我一心只记挂着你,对五道将军诉说我的感情;五道将军可怜我,给我三天假,与你相会。现在期限已满,我从此与你永别;你的事,我已经拜托了五道将军,一定会帮忙的。”
范二郎自觉伤感,哭了起来。醒来后,他记起梦中的语言,似信不信。
狱吏在加紧勘问,有一个拿着杂货到处叫卖的小贩董贵,一天从一个贫穷的老婆子手中收买到一朵珍珠结成的相子花。
周胜仙的案子已闹得满城风雨,他见这珠花与老婆子的身份不符,就拿来到府衙报案。
府衙立即把周胜仙的父母叫来辨认,果然是周胜仙的随葬物品。
原来朱真那晚把盗来的东西带回家中,把这朵珠花遗落在地上。他母亲捡起自己藏起来,竟拿出来卖掉,终于成了破案的线索。府衙判定,朱真处斩,范二郎免死,刺配牢域营。
想不到当晚,太守就梦见一神如五道将军,责问他范二郎有什么罪过,应该无罪释放。
太守大惊,第二天上堂把对范二郎的判词改为,范二郎打鬼,与人命案不同,事属怪异,拟无罪释放。
范二郎终身未娶,每到清明节,就来到周胜仙的坟前,烧一堆纸钱。他总是清早就来,直到黄昏才离去,离去的时候屡屡回头,望着那飞扬的纸灰。
当然,出现在这里的周胜仙,只是主脑创造出来的高智能NPC,跟历代名女的隐藏任务有关。
她有一件极厉害的法宝,叫做撞心杵,投掷攻击。
高峰跟周胜仙寒暄了几句,便祭出各种法宝,跟她周旋起来。
不久,周胜仙支持不住,跳过一边,淡然一笑:“好吧,我认输了。”
高峰呵呵笑道:“既然如此,我们赶紧去找任务物品吧。”
便搂着周胜仙的纤腰,化为一道青光,全速飞向瀛洲台。
只是一眨眼的工夫,高峰和周胜仙已经来到瀛洲台,挑战历代名将。
这次刷新出来的名将,是清朝的曾国藩。
曾国藩生于1811年,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是华夏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他的人生,他的智慧,他的思想,都深深地影响了几代华夏国人,以至他虽已去世一百余年,提起曾国藩,人们仍然津津乐道。
有的评论者说:如果以人物断代的话,曾国藩是华夏国古代历史上的最后一人,近代历史上的第一人。这句话,从某一角度,概括了曾国藩的个人作用和影响。
他也是近代华夏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人物。
曾国藩出生于清代一个地主家庭,自幼虽笨,但勤奋好学,六岁入塾读书。八岁能读八股WWW.KANSHUBA.ORG、诵五经,十四岁能读《周礼》、《史记》等文选,同年参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列为优等。
父麟书,有田产,不事耕种,醉心功名,然童试十七次皆不第,便设馆授徒。
曾国藩幼从父学,于道光十三年(1833年),入县学为秀才。
翌年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同年中举人,此后赴京会试,一再落榜。
十八年,始中第三十八名贡士,旋赴殿试,中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朝考选翰林院庶吉士,自此供职京师,结交穆彰阿、倭仁及唐鉴等。
二十七年,任四川乡试正考官,明年升侍读,后年升侍讲学士。
二十七年,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
二十九年,任礼部右侍郎,旋兼兵部右侍郎。三十年,兼署工部右侍郎。
咸丰二年{1852年},兼署吏部左侍郎,最后升至总督,官居一品。
他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且曾国藩是华夏国历史上,真正的“睁眼看世界”,并积极实践的第一人。
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华夏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华夏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曾国藩是理学经世派、洋务派代表,主张“西体中用”,太平天国爆发后组织团练,后编为湘军。湘军在镇压太平天国中,为清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所谓“无湘不成军”,曾国藩作为湘军的教父,治军以程朱理学和申韩之术,特别重视军魂的塑造,提出:“诚便是忠信的观点。”
曾国藩长于治兵,而短于用兵,最出彩的战役是安庆攻防战和攻破天京。
他在镇压捻军时,采取河防圈制,以静制动,以主制客。曾国藩的兵法虽然有一点落后,但他在军事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仍然有资格跻身名将行列。
当然,作为一个时代非常优秀的人,他也有自己人性的一面。当被太平军打败之后,他曾先后两次跳江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