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叶秋亦实在烦恼,颜青萱这再一次走红本来亦是预料中的事。可作为经纪人,他的电话成天响个停,杂志报纸的采访和封面,再有就是一些不识趣的发行公司想说服叶秋使颜青萱拍写真集,还有一些浑水摸鱼的家伙来找青萱拍戏,更有一些广告和饭局等等。
林子旭见他愁眉苦脸的样子,连续几天打趣他。叶秋忍不住委屈道:“我好想逃回火星,地球太危险了!”
话是这样说了,可叶秋的工作还是得继续。写真集那玩意就罢了,叶秋没兴趣,颜青萱也不会有兴趣。不过,要是可以借机推出几款个人宣传海报,那的确是一件很棒的事。
采访与封面都是可以理解,也必须要做的。最可笑的是,竟然还有某电视剧制作人大大咧咧的打电话来:“颜青萱挺好的演员,我决定给她一个机会来试镜我的新剧!”
要不是他现在的性格冷静了很多,也和缓了很多,只怕当场就破口大骂。一个电视剧制作人居然敢以这样的口气说话,这还不是因为国产电影太堕落了,害得电影的地位竟显得很低下。可说到底,电视剧永远都和电影不在一个档次,在电影人面前,电视人的腰永远都是弯着的。
倒是一些广告颇迎合了叶秋的想法,首当其冲的就是俞聿徽集团旗下某间电子公司产品的广告,还有便是某款游戏也希望请颜青萱做代言人,再来就是一些诡异的药品广告。坦白的说,如果叶秋是那种无良经纪人,把这些广告都接下来,颜青萱非得累死。
从中甄选了半天,他首先将药品和保健品广告及食物广告都剔除掉——这几种产品最容易出问题。事关颜青萱的事业,叶秋不敢有半点马虎,最终还是选择了俞聿徽的电子产品广告。
很显然,俞聿徽始终是一个讲利益的商人,纵然是请颜青萱来广告,在价格方面一样不松口,这毕竟关系到利益。
与这间电子公司的谈判不是很难,或许因为俞聿徽事前就有交代了。电子公司开出来的价格本身就是一个高价——一百万,两年的产品电视广告加形象使用权。
“三百万!”叶秋的开价吓坏了这帮人:“颜青萱的金像奖成绩,还有她的票房成绩,她今年还有三四部电影。试想一下,到了明年,她会红到什么程度,如果一百万就想买下来,那就太不现实了!”
电子公司的谈判人员苦笑不已,没想到叶秋那么贪婪。可他在来谈判之前,老板已经将底线放大了很多:“这样的数字太夸张了,叶先生,你应该拿出一点诚意!”
“是吗?”叶秋笑了,丢了一份资料给对方:“我们请市场调查公司做了一次调查,在调查里面,颜青萱在校园中拥有强大的影响力。五年中出道的新人里,颜青萱的影响力最大,知名度最响。而你们公司销售的是电子产品,主力消费者正是学生!”
实际上,风紫公司在之前的确请专业市场调查公司做了一次调查。在这次调查中,风紫公司的签约者里,颜青萱以绝对优势成为了知名度最响亮的,其次就是白晓乐。当然,因为资金的问题,这次调查显得很简单。
不过,调查的结果显示,颜青萱在校园,主要是大学校园中有着彪悍的人气。但依然不及一些老牌影星,论知名度亦不如几位前几年出道的歌手,可要是提及最近三年里的新女演员,颜青萱的确是头号人物,而且她在大学里的FANS群最庞大,比例也最高。
在这里,若是大家有注意,一定发现叶秋刻意含糊了一些因素,突出了颜青萱的优势。从表面来看,这似乎给人的感觉就是除了颜青萱,没有别人更适合代言了。
“很简单的说,在学生这个主力消费群体,颜青萱拥有顶级巨星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叶秋继续避重就轻:“《破晓》逼近两千万票房,全都是新人,这完全属于颜青萱的个人号召力。”要是白晓乐在,一定气愤得拿刀追斩叶老板十八条街,因为他的演出竟然被抹杀了。
“要是你们请刘德铧,起码一千万。颜青萱只要三百万,而且,她的潜力无穷!”叶秋明显在偷换概念。
正文 第四十章 青萱的第一次(下)
其实大家都很喜欢在风紫工作的感觉,没有压力,没有压抑,大家都很活泼,和老板就像一家人一样在一起聊天吹牛,这种亲切感是在其他公司都体验不到的。况且,虽然有几位进公司不久,可风紫的成绩是摆在面前的,谁不知道呀。拖欠一个月的薪水,这还真的不算什么。
只不过,因为平日里三疯对大家的熏陶,使得大家对公司的喜爱与信心的表达方式有些另类。
三疯与林子旭嘴里说着一些有的没的,可心中却被感动浸泡着。能有这样的职员,其实是风紫公司的幸运。可他们都忘了,正是因为他们几位老板平时的付出,才得到了大家的忠诚与热情待遇。
了不起!林子旭暗暗感叹称赞着三疯,不论三疯有没有刻意去做,起码,在默默中,公司上上下下都在潜移默化中被影响被改变。而且,三疯有这样的魅力与影响力。
武汉,在书房中疯狂的翻找着杂志,半天后,他坐在椅子上怔怔望着天花板。《浮华场》2009年第四期到哪里去了?
他猛的跳起来,拨通了张阿姨的电话询问。张阿姨很惊讶:“《浮华场》,我还以为你不要了,所以和一些报纸都拿去卖了。”
卖了?晴天霹雳。叶秋脑子嗡嗡响,半晌才定神道:“那是哪一期的?”
“好像是今年的第四期,就是四月的吧!现在都快五月了,我还以为你不要了。”张阿姨的话令叶秋苦笑不得。可他的眼睛迅速亮了不是2009年第四期?
想通了事情,他的眼神变得黯淡。在三月,他邮购了接下来一年的,可到来的竟然是今年的第四期,那就表示他得不到未来的杂志了。没有了未来的杂志,风紫就没有了预知票房的巨大优势,就没办法以这方面的利润来弥补三签的亏损,风紫的前途极为不妙。
杂志终于还是没有了,叶秋怅然若失,他想,接下来的全都得靠实力了。
苦苦思索着,这时,铃声像勾魂使者的恐怖声音一样把他惊醒,接过家里的电话,里面传来一个声音:“是叶秋叶先生吗?我是《浮华场》杂志的。”
“《浮华场》”叶秋下意识的重复了一句,猛的意识到对方的来历,立刻精神大振:“请问有什么事?”
“你订购2008到2009年《浮华场》的要求我们已经收到了,但是……”对方的声音很好听,她顿了顿道:“但是您的汇款单有问题,我们特地寄了一份给你作为样品。所以,我来电是想询问一下,您是否订购?你可以选择汇款邮购,可以选择银行转帐。”
银行账户?这与银行账户有什么关系?
叶秋愣了半天,在脑海里搜索了半天,终于想起来,忍不住轻轻给了自己一耳光。太蠢了,竟然连那么关键的事都忘了。
他那次去北京探望父母时买了一本来看,觉得这杂志不错,所以就以银行转帐的方式订购了一年的杂志。为了可以尽快拿到杂志,还特地多拨了一些钱作特快专递,所以,这一年以来的杂志都是以特快专递的方式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