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并坐。”
“策代先父谢公孙使君盛赞了。”孙策面色不卑不亢,也不再推辞,走过去坐了下来。
“其实今日让伯符来还有一个缘故。”袁术轻咳了一声,语调已经变了:“那传国玉玺,是你亲自交到我手中,为何近日玄德又得了一块?”
闻言,所有诸侯的注意力都被牵引了过来,全场寂静。
只有曹操始终酒爵不释手,缓缓倒酒的手都没停,顺便侧过头去与徐荣低语,似乎丝毫不关心这玉玺的去向。
最关心的除了袁术就是袁绍,两人皆盯着孙策,一个怀疑,一个怀着敌意。
孙策视若未见,爽朗笑道:“袁公大可放心,我交到你手中的玉玺是在洛阳井中得来,应当不会出错。”转头看了刘备一眼,“至于刘公为何也有玉玺,策就不得而知了。”
袁术也将目光投到了刘备身上,等着他说话。
刘备瞧着杯沿的筷子停了下来,嘴角噙了一丝笑:“有两个玉玺,便有一真一假……”抬眼瞧着孙策道:“将军勿恼,备不是说你给的是假的,今日司徒在场,他是见过玉玺真物的,不如就让司徒替我等看看……”起身对袁术见礼道:“备得的定是赝品,这次带过来也是给袁公看看,是假的就毁了,免得天下人多论,倒似袁公不是天命所归一样。”
袁术闻言,心里对他的嫌隙已经去了大半,口中仍疑道:“如果你的是真的……”
“那备自当奉给袁公。”刘备微微地笑。
因为玲珑石已经被他砸碎了。
传国玉玺虽然贵重,但是在这样的乱世中只是会招来灾厄的东西,并没有什么可惜的。
比起这等虚物,现在对他来说,赢得袁术的信任,共同对付虎视眈眈的曹操和徐荣更加重要。
袁术总算笑出声来,赞许地对着他点点头:“那就请赵司徒代为一看。”
刘备掷下了筷子,转头对着萧若道:“抬上去吧。”
说着便有一位亲兵将一个托盘放到了萧若手中,她霎时间心念百转,一抬头,注意到所有目光都同时落到了她手中的托盘上。
“小心些,勿要碰到了。”赵云关切地低声嘱咐了一句。
她最后看了一眼赵云,微微一笑,抬着托盘走到了袁术面前,袁术便令人将传国玉玺也放到盘子上,并排用锦缎遮掩着,呈到了赵温的面前。
|派派小说zc333手打,|www。paip87book。com
宵汉_第二卷 狐行天下 第一百七十二章 真假
赵温揭开锦缎,只见盘子上摆放着两块几乎一模一样的玉玺,都是正方体,雕刻八龙,上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吉谶;他嘴里〃咦〃了一声;不由自主伸手抚着胡须;默默不语。
此时已历经秦汉,秦始皇尚法家,为了牢牢将江山握在手中,焚书坑儒,收天下兵器浇铸金人十二个,宣扬君权神授,以愚黔首。
汉帝以秦皇暴政为鉴,宽以待民,独尊儒术,休养生息。
两者虽然看似南辕北辙,但是实际上都是驭民之术,只是手段差别而已,汉帝对暴政弃如敝覆,对君权神授之说却全盘接受。
夺天下之初为贼,贼要翻身为正统,都自有一套说辞。
因此那一块由和氏璧做成的玉玺就作为权柄交替的象征,非但没有和阿房宫一起被付之一炬,反而被奉作神物,代代传承了下来……
整个场地几乎落针可闻,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这两块小小的玉上,孰真孰假,将影响很多人的布局,成败……以至于命运。
这个时候,只有两道目光是一直注视着萧若的,一道不用多猜就知道是谁。
另一道……
萧若不由自主地循着那目光看去,正看到身影落在孙策眼眸里的倒影,心里瞬间一紧——
就在这时,赵温开口了,带着一丝幽幽的叹息,给了在场每一个人都未曾想到的答案:“各位诸侯勿要糊弄于我,为何拿两个假的来让我辨认?”
此言一出,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场先是被惊诧沉默笼住,继而犹如炸开锅一般,窃窃私语不绝于耳。
只听赵温絮絮地道:“吾虽然无甚见识,然以前曾替先帝拟过诏书,也见过玉玺不止一次。”说着,似乎是怀念起当初权柄在手的日子,微眯着眼睛盯着教场前方的空地:“和氏璧这样稀奇的东西,怎是一般玉质可替代,这两块玉的纹样质地虽然也是上品,但纯净太过,殊不知和氏璧难得就在于,此玉乃是从石中剖出,故触手生寒,内有金色瑕斑,散落成龙爪龙首样,对着正午时分的烈日照看,可见隐约有金龙上下盘旋于其中,乃昭天命之相……”说着,将手中那块玉抬起,对着光线看一看道:“众位皆可见,这玉块明净透彻,内实无半点瑕疵。”
“不可能。”孙策笃定道:“那玉玺是我在洛阳城破之时,听从董卓义女萧若的指示从城南废井中挖出来的,绝无可能……”说道此处,忽想起萧若为人之狡诈,猝然变色——
莫不是当初被她诓骗了?!
“……萧、若?”一个慢悠悠的声音,一字一顿地唤出来,曹操铜爵还在嘴边,笑意已经漫上双眼:“从董卓义女手里得到的,该是真品才对,伯符见过此女?”
“见过……”孙策面上瞬间聚了一丝带着些自嘲意味的笑。
骤然听到自己的名字被两个故人提起,萧若心下微震,尤其是曹操开口时,更是觉得心里冰凉,遍体生寒。
看来这位贵人多忘事,似乎已经完全忘记了当初是谁把她送到董卓手里面去的……轻松地好像这件事情他曹某人就只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旁观者。
不能对这个名字有任何反应,不能转过头去看,萧若只能低下头静默地看着托盘里的两个假玉玺。
赵温会说这么一句话不在她的意料之外,因为严羽给的锦囊里面第一句就是——“袁公路之玉亦伪品,与玲珑石相类。”
展开之时猝不及防地撞入眼帘,令观者心惊。
尤其是萧若与这传国玉玺的渊源匪浅。
因为此物被曹操盯上,送到董卓手中,有因为此物被贾诩盯上,将她送回董卓手里……
刘备那儿的也就罢了。
但袁术这块玉玺是她扔到井里,又带着孙策去挖出来,再看着孙策亲手交给袁术的……怎么可能是假的?
但事实已经摆在眼前,都是假的……传国玉玺再一次消失了踪迹。
……
耳边都是众人议论的声音,嗡嗡作响,低低的流言流传着,像幽暗处栖息的蛇,逶迤蜿蜒在沸腾和惊诧的表象下……
“都是假的……可见在座的没有一个是天命所归啊……”
“原以为玄德公的应当是真品才对,这……怎会如此?”
“我还听说有民谣,唱的是‘代汉者当途高’……袁使君表字可就是‘公路’,还以为袁公……”
……
袁绍哈哈大笑道:“今日寿春会盟,大家都是冲着这块玉玺来的,袁术你这不是嬉耍天下英雄吗?还说群龙无首,莫非你为了当这个龙首,伪造了玉玺不成?”停了停,长叹道:“你若真做出这等不忠不义之事,休要怪为兄不顾兄弟之谊了。”
袁术脸色越来越差,越来越差,终于在听到袁绍这句话的时候一脚踹翻了面前的矮桌,杯盏酒水哗啦啦散了一地,将红毯染得满是狼籍。
他指着孙策,厉声问道:“当日我怜你孤儿寡母无依,恐因此物招来灾厄,才好心替你收管,你竟干出这等阳奉阴违之事,还不速速说来,真的玉玺到底在何处?”
孙策眉头竖起,也是怒目横过,一言不发,静静的回应着袁术暴怒的目光。
“伯符少年英豪,怎会有小人之举,袁公实在多疑了。”刘备忽地立起身来,涨红了脸替孙策争执。
袁术盛怒之下,瞬间将这怒火转移到了刘备身上:“你本一介编席织履之辈,此地哪轮的上你说话?若不是陶谦所托非人,术未闻天下有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