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所有的人,包括之前那个试图劝说李显的青年都不由得热血上涌,一起大声喊道:“太子殿下,万岁!”(这里的万岁依然是欢呼的词汇,和专制皇权没有关系)
“可是殿下,这样一来你就要承受许多罪名,比如坑杀战俘就会落到太子殿下你的头上,还会有不少人会无中生有的攻击太子殿下你暗中收买人心,这样的话,一定会有人乘机对太子殿下不利,太子殿下难道就不考虑你自己的处境吗?”
那名青年毕竟对李显的处境十分关心,看到这一幕,虽然也是感动不已,却更多的是为李显而担心。
却见李显淡淡说道:“此事你不必担心,不要说本宫回去不会有事,便是真的有事,本宫也绝不会后悔,哼,我大唐乃泱泱大国,我们大国的地位不仅仅是因为国家富足,也不仅仅是因为工商发达,文化艺术纷呈,更主要的是因为有我们的百姓,我们国家的财富从哪里来?都是百姓缴纳的贡赋!我们的强大国力从哪里来?都是我们百姓在战争之时挺身而出,誓死保卫我们的国土!我们辉煌的建筑,伟大的工程从哪里来?都是我们的百姓在修建!没有百姓,哪里有我大唐铁打一般的河山?没有百姓,哪里有我大唐的繁盛富庶?孟老夫子所谓民本思想,太宗文皇帝水与舟之论言犹在耳,我辈焉敢忘却这些至论,置百姓安危于不顾?所以,为了我大唐良善的百姓,本宫便是受些委屈,又何足道哉?”
李显的声音越来越高亢,说到最后,连他自己都是热血上涌,情难自制。
而听到李显的话,所有的人更是欢声雷动,那位青年更是受到了深深的触动,对着李显躬身说道:“太子殿下如此为百姓考虑,实在是我大唐百姓之福,若是太子殿下不弃,小人愿追随太子殿下,为太子殿下粉身碎骨,在所不辞。”
李显闻言,连忙扶起那个青年,高兴地说道:“本宫自从来到此处之后,就开始注意先生了,发现先生才华出众,如今先生愿意辅佐本宫,也是本宫之幸,不知先生高姓大名?”
“多谢太子殿下厚爱,小人姓刘,名幽求,冀州武强人。”那青年对着李显一施礼,躬身说道。
第308章恼羞成怒的李尽忠
“你说你叫刘幽求?”李显闻言不由得心中一惊,连忙问道。
“是,小人的确是叫刘幽求,太子殿下莫非听过小人名讳?”那青年刘幽求闻言,不由得面色有些诧异,连忙向李显问道。
却见李显摇了摇头,呵呵笑道:“没有,不过本宫见你这名字起得很是不俗,这才多问了一句。”
其实李显说的绝对是假话,因为在后世历史中,凡是知道唐玄宗发动唐龙政变、诛杀韦后那一段历史的,一定会知道这个刘幽求,因为这个人可谓是居功至伟,此人文武双全,虽然不像唐休璟、郭元振那般被誉为历史名将,却也是大唐少有的文武双全之人,像这样的人才,自然是李显极力想要拉拢的对象。
然而李显却并没有将他对刘幽求的这种认知说出去,而是说了个谎,这并不是他不真诚,而是这样的事情根本无法说出来,否则的话,以刘幽求根本没有名气的现状,如果得知李显对他的名字很是熟悉,估计那就不是欢喜,而是震惊,或者害怕了。
不过即便李显扯了个谎,刘幽求对于自己的名字和才能受到李显的夸赞,也已经是受宠若惊了。毕竟不管他有什么样的才能,如果不是李显来到此处,他的性命一定会会断送的,所以,李显也算得上是他当之无愧的救命恩人。
在这之后,所有人全都鼓噪起来,强行将那些契丹人赶到了土坑之内,而那些契丹人这时候也都没有任何的反抗之心,因为他们确实杀了人,而且杀的大都是手无寸铁的平民,这样的罪行比起李显坑杀降卒来说,已经算不上什么了。
既然己方当初杀人家的平民,现在被人家所杀那也是理所应当,所以,反抗又有什么用?
这些契丹人在这样的觉悟之下,全都自觉地来到了土坑之中,然后被愤怒的大唐军民铲起土来,一下一下的将他们掩埋……
在处理完这些战俘之后,李显麾下亲兵副统领杨思勖便向李显建议,要求李显隐瞒契丹俘虏被杀的消息,然后统率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袭李尽忠前锋大将孙万荣所盘踞的瀛洲,以扩大战果。
却没想到李显淡淡笑道:“思勖虽然说得有理,然而我却并不打算这样做,我偏要将这个消息大肆传扬下去,这李尽忠虽然狡猾,却也是一个极其骄傲之人,在听说本宫取得大胜,并且屠戮了他的族人之后,一定会率军与我决战,如此一来,我只需在沿路设伏,以逸待劳便可,更何况我军后续部队尚未到达,粮草供需不足,想要与贼子决战,实在有些困难,如今我军占据天时地利人和,李尽忠此战必然会败。”
“可是”,杨思勖想了想,最终还是张口说道:“太子殿下如何会判断,那李尽忠一定会来?若是他不来,我们岂不是白等了?”
“呵呵,首先,李尽忠那厮很狂,他统率契丹、奚等部,自从起兵以来可谓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长期以来被胜利所笼罩,一直以为自己的军事才能超越孙吴,如今我给了他当头一棒,他要想保持自己不败的神话,一定会想办法给我一个教训。再者说了,这也是他的发展所限,如果他不反击的话,待得我军势力越来越强,逐渐向北推进的话,他这一年多的辛苦就白费了,占领了我大唐的土地也一定会给吐出来,而这对于野心勃勃的李尽忠来说,简直是不可能接受的事情,所以,为了能够让他的部族继续发展,让他的威望继续提高,他一定会率军前来攻击;第三,也是最后一点,我当年险些杀了他,这对于他来说是奇耻大辱,更兼我如今的身份,他一定非常渴望将我擒住,然后要挟父皇母后,为他契丹的发展创造条件,所以,本宫断定,李尽忠一定会来,而且会亲自率军前来。”
杨思勖在听了李显的分析之后,不由得满脸佩服,赞叹的说道:“太子殿下神算,小人不如也。太子殿下这么一分析,小人相信这李尽忠定然会率军前来与我军决战,呵呵,契丹就算再厉害,又如何是我大唐二十万精锐的对手?这一次契丹败亡,就在眼前,这李尽忠狡诈多端,最终也难免会一朝覆亡。”
杨思勖话中有话,然而李显却并非不能听出来,于是呵呵笑道:“思勖,本宫知道你方才是在提醒我,李尽忠狡诈多端,在面对本宫二十万大军的时候,一定也能判断出胜负之势,所以,就算他真的敢来,也一定会另有后招,只不过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枉然,你且放心吧,这一次本宫一定会让这李尽忠吃不到好果子。”
在此之后,李显便按照他当初制定的计策,将李显杀死何阿小,并坑杀契丹降卒的事情大肆的宣传了一番,并且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庆功活动,在这样的情况下,这场大战的详情很快便被契丹的探子打听到,然后送到了李尽忠的帐下。
李尽忠惊闻这一条消息,顿时勃然大怒,咬牙切齿地说道:“好你个李显,当初在营州的时候就说我李尽忠脑后长了什么反骨,差点把我给杀了。现在又派遣大军杀我大将,坑我降卒,此等不共戴天之仇我李尽忠如果不报,誓不为人!”
在骂完之后,李尽忠当即下令道:“传我将令,集中我全部兵力,立刻出击赵州,这一次我一定要生擒李显小儿,挖出他的心肝,为惨遭杀害的族人们报仇雪恨!”
“大汗,请听臣下一言,臣下以为这李显之所以对我们的族人大开杀戒并且大肆宣传,肯定是没有安什么好心,所以说,我们还需谨慎行事,莫要中了李显那厮的圈套。”
李尽忠麾下一名老者的脸上带着智慧的光芒,对着李尽忠说道。
这老者是李尽忠族中的一名很有智慧的人,作战经验十分丰富,又是李尽忠当初的老师,现在还是他的军师,这样苦口婆心的劝说,自然是为了他好。
李尽忠对这老人也是无比的信任,笑着说道:“吾师不要担心,我自然之道李显是故意要急怒于我,不过此事我已有计较,定然会大破李显,到时候只要擒住这厮,还愁我契丹不会崛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