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五祖于突围途中,获得反清志士吴天成、方惠成、张敬之、杨林佑及林大江等五人掩护扶持,才得脱离险境,共同前往粤省。
因此,洪门中人又将上述五人称之为〃中五祖〃。
这群人抵达惠州宝珠寺。
当时,许多反清人物为了逃避缉捕,部分遁迹空门,以求隐蔽。
当即由宝珠寺僧人吴天佑、洪太岁、姚必达、顺廷贵及林永超五人迎入寺中,共谋反清大计。
此五人又被洪门中人奉为〃后五祖〃。
只可惜这班人立足未定,壮志未酬,由北京南下的清兵,已会同当时〃平南王〃耿精忠的部属,包围宝珠寺,于是血战再起。
由少林寺逃出的〃前五祖〃,在奋战之下,杀出重围,再度脱险;继而宝珠寺的僧人及一千抗清志士,亦有小部分突围而出,落荒而逃。
沿途并与陆续由宝珠寺逃出的残余僧众,辗转进入赣境。
在赣州城西的〃阎君庙〃与另一批抗清志士会合。
此处据点系前明参将黄昌成夫妇隐身处。
彼此会商结果,均认为势力过于单薄,实不宜于此时和清廷硬碰。
互相交换秘密诗词符号,嘱黄昌成妥为隐藏,暗中招贤纳士,以图后举。
后又恐多人聚集,容易引起清廷的注意,于是〃前五祖〃等人又再向现湖北境内转移。
进入湖北境内之后,他们听说有一股反清势力正潜伏于襄阳附近,蔡德忠直接前往调查。
果然遇上郑君达之妻郭秀英及其妹郑玉兰二人。
郑君达是郑成功的世侄,早期被清军杀害。
其妻、妹二人与蔡德忠等在少林寺早已认识,此时相遇,真是感慨有加。
郑玉兰姑嫂二人带领的反清志士并不多,想要进行武装起义,仍然感到力不从心,此时正在积极准备,等待与各地反清力量会合后,再图大举。
蔡等人的到来,正合其意。
蔡等听说郑君达的遗体葬于襄阳城东丁山之上,为表达哀思,义士们共同前往致祭。
这批反清人物在其坟前沥血为誓:一定要联同天下豪杰,驱除满虏,还我河山。
不料此时,襄阳副将张近秋接到报告,知道有绿林人士胆敢纠众致祭〃叛逆〃郑君达之墓,便立即集中精锐部队六百多人,火速开往丁山,命令部下务必一网打尽,以向清廷邀功请赏。
当时这群扫墓者正在指天为誓,泪洒碑前,忽闻报有大队清军前来,连忙登高远望,果见战尘已至,顷刻已陷入重围之中。
第五章开堂授徒(5)
几个人于是在坟前紧急商议,认为按当前形势,除非分路冲杀,奋勇突围,否则就会束手就擒,郑玉兰虽为一介妇人,但颇有决断力,且武功不凡。
她自告奋勇,由她姑嫂三人带领一支人马,在正面迎击张近秋,掩护其他人从侧翼突围。
蔡德忠等人坚决不从,认为由姑嫂两个女子迎击敌人,而自己堂堂伟丈夫却突围而走,日后何以面对郑君达在天之灵,何以面对全国的反清义士?但此话遭到了姑嫂的严词责备,认为反清人物如果因此而全部牺牲,对反清大业没有任何好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一定要想办法保住有用之身,继承先烈遗志。
至于姑嫂二人,只是一介女流而已,而且早就想与亡夫亡兄见面了,何必拦阻?蔡德忠等无词以对,只好忍痛答应。
郭秀英又将遗孤二人,托蔡德忠等带出重围,长成后继承先父遗志。
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于是开始。
郭秀英姑嫂带领三十多名志士先向敌军阵中冲杀,以一挡百,反复冲击敌营,砍杀清军数十人。
与此同时,蔡德忠等五十多人则从相反方向突围杀出,清军畏其神勇,纷纷后退。
这批人乃冲出重围,留下了日后洪门组织的基本力量。
郭秀英,郑玉兰姑嫂二人身负重伤,终因人孤势单,所率志士牺牲殆尽,双双毅然投河自尽。
船夫谢帮恒父子均为反清人士,事后从河中捞出二人遗体,先藏于船中,当天晚上埋葬于三合河畔。
当年冬天,又在河畔村落附近建立〃姑嫂庙〃,外表和一般村落的〃社会坛〃一样,使清廷官员无法识别,以便日后反清志士前来凭吊。
蔡德忠等数十人突围之后,开始潜伏在附近的山野之中,随后,分批化装成各种人物,再行北上,先后到达湖北边境的万云山,山中有一个寺叫万云寺,主持名叫万云龙,他收容了蔡德忠等人,共同谋划复明大计。
此外,万云山的附近还有一名反清志士,设立了〃白鹤道观〃,自称〃白鹤真人〃,以研究道教为名,暗中招揽反清复明志士,此人便是陈近南。
陈近南原名陈永华,雍正初年任翰林院学士。
身侍清宫,心怀故国。
火烧少林寺后,更对清朝不满,于是辞官回乡,厕身道教。
陈近南与万云龙一道一僧,居住如此近,且志趣相投,蔡德忠等人的到来,更是增加了生力军。
于是他们决定成立一个足以号召天下的组织。
事前他们派出很多人马,分别到各省各县。
邀请各地反清力量的领导人物,集中一堂,共商大事。
这就有了洪门历史上著名的〃红花亭〃大结义之举,其时正是雍正十一年七月二十五日。
参加洪门首次聚义大会的首要人物,在文字上有记载的,除了万云龙、陈近南及〃前五祖〃蔡德忠等人之外,来自广东的有吴天佑、吴廷贵、洪大岁等;来自福建的有吴天成、方惠成、张敬之等;来自江西的有黄昌成、钟玉英等;明室遗臣及各地的反清志士,闻讯自动前来的有二千人之多。
〃红花亭〃聚义时刻为〃丑时〃,也就是夜半更深之时。
众人推选陈近南为〃香主〃。〃
红花亭〃聚义之后,香主陈近南就与大家一起策划进行反清的武装起义,先由洪门兄弟捐出钱财,毁家纾难者不计其数,集中财力物力后,他便派人分头到各地招兵买马,人员陆续集中于襄阳一带,清廷注意到此地民众有异动,因此也派重军集结于湖北省各主要城镇、要道。
同年八月二十一日,陈近南认为诸事就绪,于是发号施令,登坛点将,任命苏洪光为〃先锋〃,吴天佑等为〃中军〃,吴天成等为〃后卫〃。
他向北遥祭崇祯,然后挥军向湖北中心武汉进发。
进军之初攻下若干州县,到九月初接近武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