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武侠同人)花满楼与王怜花作者:览古寻花 > (武侠同人)花满楼与王怜花作者:览古寻花第49部分

(武侠同人)花满楼与王怜花作者:览古寻花第49部分(1 / 2)

>  王怜花悠悠说道:“我却只要菩提子的。”

那年轻商人遇到识货之人煞是兴奋,连声道:“正是檀香灌入菩提子的,每串十八颗。不知公子要多少?”

王怜花道:“我初来此地,见隔街似乎有座佛塔,想必有庙宇。你有多少念珠都随我带过去,布施给僧人,也好求个平安。”

那年轻商人喜上眉梢,巴结道:“公子这般虔诚,佛祖必会保佑您!”

当下交待手下伙计去对面客栈里取来一箱子足有数百串的念珠,又让伙计替他留在茶楼陪先前那看货的老人,自己则抱着箱子,乐颠颠地陪王怜花一行人去寺院。

街市间,既有佛庙道观,也有清真寺院和景教教堂,彼此相安,任各国商旅礼拜。

庙宇中的是座覆钵式塔,寺内有十余名藏僧。

王怜花施舍了念珠,随手取出张银票交给年轻商人。

年轻商人千恩万谢,偷眼打量着站在一旁的方心骑,却不敢多说什么。

王怜花见方心骑手下几个兵卫都远在数十步外,当下含笑道:“都是自己人。”

年轻商人大喜,兴奋道:“赵明参见公子!”

王怜花易容作陆小凤时,谨慎起见,并未在脸上点小痦子。但那番暗语,足以让赵明确定他的身份。

王怜花道:“倒真不枉我派你去沙州经营,这么几天的工夫,你竟就摸索到快活城来。”

赵明笑道:“属下自打听出了这处地方,就以贩货为名来探虚实。本正打算返回关内报知公子详情,夫人却传下令来,要属下留此候命。”

王怜花道:“夫人有何交待?”

赵明道:“尚无交待。只是近日已有几名霹雳堂的高手,奉夫人之命扮作属下商号的伙计,前来与属下汇合。”

王怜花叹了声:“霹雳堂……难怪我恍惚间,竟似乎看到火光……是我未卜先知,还是我对娘太过了解……”

离开庙宇,方心骑安排花满楼和王怜花入住在一处穹顶饱满、恢宏华丽的庭院中。

翌日一早,又牵了两匹头细颈高,四肢修长的骏马,来邀两人骑乘了去游玩。

花满楼在方心骑未进庭院时,已听出马儿的步伐极轻灵,此刻轻抚马身,但觉体形纤细、皮薄毛细,惊喜道:“莫非是汗血马?”

但凡男人,没有不天生爱马的。

王怜花喜形于色:“武帝的天马!给我们骑的?”

方心骑道:“王爷去吐鲁番前交待,两位公子曾和他谈论此马,因而命属下到快活城后,将他这两匹爱骑牵出,让两位领略。”

王怜花笑道:“他就不怕我们骑马逃跑?”

方心骑道:“他只当两位公子武功尚被封制。何况,即使武功无损、抢了食水,绿洲之外大漠迷途,若无向导也是无济于事。”

两人自然是不会逃跑的,所以只骑了马,随方心骑四处游玩。

罗布泊西南的环境,要比白龙堆那边的枯瘠荒漠舒适许多,河网交错、湖泊散布。

一行数十人的驼马队,任意走走停停。

因是千百年来诸多王国兴废的故地,经常是风吹开一片沙,便露出古人遗落的铜钱、简帛、器皿、首饰……

王怜花对汉晋简帛兴味最浓,只觉每一件都是千金难求的书法珍品。

花满楼虽目不能视,但超乎寻常的敏感,令他总能隔着沙石便察觉到埋藏的珍宝。手指一触,更能立刻分辨出器物的年代、地域。

两人甚至发现了几处千年前的墓穴。王怜花直呼,想不到大漠之中,古墓之多竟似不亚于洛阳邙山。

两人乐此不疲,几天时间陆陆续续收集了几大麻袋有趣的古物。

花满楼知道,王怜花表面嘻嘻哈哈,实则母亲王云梦要毁灭快活城的计划,一直悬在他心头。只是他不想提及,花满楼便也只陪他在寻古探奇中,暂抛烦恼。

沿途,快活王所设驿站星罗棋布,足以供他们舒适休息。

烈日高照酷热难当时,方心骑还会把用柑桔、莳萝、薄荷蒸出的香露,倾倒在晒得滚烫的石头上。石头就变成无须炭火的天然香炉,馨芳四溢,教人顿觉清凉,疲累尽消。

这一日清晨,花满楼和王怜花骑着汗血马,在戈壁上肆意驰骋。前方忽然出现万亩良田。田边有村落,牛羊成群,鸡犬相接。

王怜花不禁怀疑自己看到了海市蜃楼。

花满楼嗅着田野间泥土极具生命力的芬芳,亦觉惊诧。

方心骑追上来,见两人正发呆,笑着解释:“荒原之中得以辟此良田,全靠子母河的水。”

王怜花稀奇道:“子母河?我在京城时,白云观主顾青枫曾送了部《西游释厄传》给我,是他们全真教的丘处机真人所著。里面写到,西行路上有条子母河,即使男人喝了河中水,也会怀孕的。”

方心骑笑道:“听说丘真人当年西行觐见成吉思汗时,确曾路过此地。这河水源自雪山积雪,虽没有让男人怀孕的神奇,但却会让女人多子。”

他指指田边的村落:“那村子里的妇人,生下的小孩子几乎都是双胞胎。就连村里用这河水养的禽畜,繁殖的速度都特别快。灌溉的庄稼和果树,也是年年丰收。”

王怜花心中一动:“一个村子都是双胞胎?这若是将他们自小领走,善加教导,长大后派到江湖之中……谁能想得到,竟会有这么多双胞胎同时出现。同样的长相,是一是二,二而复一,岂不能做出许多有意思的奇事?”

方心骑饶是出身蝙蝠门,又被派往快活王身边多年,早已见多了奇谋异事,仍不禁被王怜花这疯狂的念头,惊得说不出话来。

作者有话要说:  根据近年科学家关于“罗布泊地区晚第四纪自然环境演变及古人类文明兴衰”的研究,罗布泊在历史上时而水量充沛,时而湖水干涸。这与美国气象学家埃尔斯沃思?亨廷顿在1907年发布的“罗布泊丰水期与枯水期总是相互交替出现”的判断类似。

距今3400…5900年间,罗布泊有较多来水汇入,胡杨成林、动物种类丰富,牧业发达。距今2200…3400年间,罗布泊干涸,造成了本区人类文明的断层。而汉代,罗布泊水量又一次充沛,《汉书》记载,罗布泊“为西域巨泽……东西二百余里;南北宽十余里;冬夏不盈不缩”。

在距今700…900年间,降水增多,塔里木河可能又一次经孔雀河流入罗布泊,湖面扩大,湖水淡化成淡水或微咸水湖,生物多样性增加。武则天时期,甚至留下罗布泊水变清的记录。想必正因环境的改善,法显、玄奘、马可波罗等人才会从此经过吧。

大约明初起,风暴作用加强,罗布泊地区又渐渐干旱。(王怜花说那是“鸟兽绝迹的沼泽地带”,也是有道理的。)

1921年,塔里木河经孔雀河入罗布泊,使湖面迅速扩大,直到1942年后开始收缩。1958年大洪水再次充盈罗布泊,并使久旱的东湖再次充水。1958年后人们开始在孔雀河修建水库,截留了上游来水,罗布泊在1962年完全干涸,形成现在的罗布泊盐漠。

古龙的《武林外史》大约是在1965…1966年创作的,那恰好是罗布泊刚刚干涸不久。

“黄河源头在罗布泊,其上源可追溯到和田以南的昆仑山”的看法,盛行于秦汉。《史记?大宛列传》载:于阗之东“水东流注盐泽(罗布泊)。盐泽潜行地下,其南则河(黄河)源出焉。”《汉书?西域传》载:“蒲昌海一名盐泽者也……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皆为潜行地下,南出于积石为中国河(黄河)之源。”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