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工作看似简单,但鉴别手段颇为很复杂,尤其是面对杂乱的玉石分类,都有针对性的鉴定方法。
比如喀什河支流的白玉和喀什河主干的白玉,因为河床的矿物质不同,沁色也不同,不能用同样的白纸为基准色来衡量等级。
比如喀什的塔青和本地的墨玉,颜色基本相同,但是肉质结构不同,还有硬度也有一定的衡量值。两者不能都用刮刀来检测硬度,墨玉不会留下痕迹,但塔青就会留下划痕,影响观感和价值。
另外还有山料,戈壁料,山水料等。目前村里人对水料比较熟悉,山水料勉强能看懂一些,但是戈壁料和山料就是门外汉了。
因为个人没法开采,大家见得少,所以整个和田懂山料的都不多。
刚好趁这个机会,把山料的鉴定方法整理出来,拿回去让大家学习参考,只要认真一些,小白学起来也不难。
一直到下午六点半,大家开始陆续下班,苏阳回过神来,发现已经记了满满十几页。
为了方便大家学习,还编了一个简单好记的顺口溜,暂时把它当做“山料十察”。
“一察玉色忌混杂,滑润光泽美相加。二察硬度钢类划,划后水擦无痕疤。”
“三察玉质疏与密,密时玉中无腐花。四皮浓淡辨真假,假时浮光真内霞。”
“....”
“九察温凉与轻重,糖白分明不交叉。十察山料山中角,仔料光滑河中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