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晚明之我主沉浮 > 第123部分

第123部分(1 / 2)

>

“乔爱卿说话,似乎句句为了大明,朕问你,那建奴逼近山海关,乔爱卿准备如何应对?乔爱卿为官数十年,找到对付建奴的法子了吗?”

“陛下,臣并不主管兵部,所以……没有想过对付建奴的事。”

“朕忘了,乔爱卿主管的是刑部,这北伐的事,本来也不是刑部分内的事———————你先起来,退过一旁。”

“是,陛下。”乔允升从地上爬起来,退回自己的位置。

李长庚本来还待提出一些反对的意见,见朱由检的态度异常坚决,知道反对也没用,他准备向朱由检缴械投降了,“陛下,这左路军,由谁人去统兵?”

“这个……你暂时不用管,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是,陛下。”李长庚算是默认了朱由检提出的北伐。

正月十六,黄晓福从沈阳回到京师。

他先是来到户部,将皇太极、代善、多尔衮赠送的白银和鸡血宝珠交给尚书毕自严,然后带着察思马斤,求见朱由检。

朱由检在乾清宫会见了黄晓福和察思马斤。

“参见陛下!”黄晓福恭恭敬敬地叩了三个响头。

“参见明皇陛下!”察思马斤不知何故,这次也是向朱由检下跪行礼。

“哈哈,你们都起来吧!看座,看茶。”

“谢陛下!”

“谢明皇陛下!”

黄晓福和察思马斤,都在朱由检的下首对面落座,宦官给他们泡上宫中的香茗。

“黄爱卿,和谈进行得怎么样?大金国有和谈的诚意吗?”

“陛下,这是微臣和大金国和谈的协议文稿,如果陛下同意……”黄晓福将那份只缺少朱由检签名的协议递上去。

朱由检浏览了一遍,“黄爱卿,皇太极已经签名了,那就表示,他已经同意了?”

“是,陛下,大金国已经同意了这份协议,只等陛下签名认可。”

“黄爱卿,你也签名了,你也接受了这份协议,是吗?”

“陛下……”黄晓福预感到情况不妙,“这是微臣与金国大汗共同商定的……”

“黄晓福,朕是怎么交代你的?这是和约吗?大金国倒是获得了我们的辽东,我们大明呢?大明得到了什么?”

“陛下……”黄晓福哭丧着脸,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

“还有这赔款,大明将士明明在辽东打了大胜仗,连女真人的镶红旗和正蓝旗都灭了,却是需要向他们赔款?这胜仗不是白打了?”朱由检越说越气,他从龙椅上站起来,一把将协议文稿撕碎,摔在黄晓福的头上。

“陛下……”黄晓福跪在朱由检的面前,身子抖得像是筛糠:“微……臣……”

“不用微臣了,你已经不是大明的朝臣了。”朱由检对身边的司礼秉笔太监张彝宪说:“拟旨,黄晓福削职为民,着回原籍陕西。”

内宫侍卫们立即架着黄晓福离开了。

“陛下……”黄晓福心有不甘。

朱由检再也不看黄晓福一眼,他一挥手,侍卫们怜着黄晓福,小跑着离开了乾清宫。

察思马斤见朱由检撕碎了协议文稿,又降了黄晓福的大罪,情知和约无望,“明皇陛下……”

“察思马斤,不关你的事,黄晓福吃里扒外,损害大明的国家利益,他是罪有应得———————如果大金国真有和谈的诚意,朕会重新选派人员,与你重新商谈。”

“明皇陛下,我这次出使大明,只是来取明皇陛下签字的和谈文书,大汗并没有让我来重新和谈。”察思马斤不悦,这样和谈结果,再也不会出现了,如果和约对大明有利,天聪大汗也是断然不会签名同意的。

“一样的,一样的,上次不就是你来和谈的吗?这次朕重新派出合适的人选,你们继续和谈,直到商谈出合理的和约。”朱由检和颜悦色,与刚才对黄晓福的责罚,完全是九重天和十八层地。

“明皇陛下。”察思马斤急了,这大明的皇帝,似乎要逼迫他来和谈,“我这次根本不是和谈的使者,明皇陛下要和谈,应该派出使节,重新去盛京和谈。”

“盛京离得这么远,一来一去,又要浪费多少时间?察思马斤,你就勉为其难,代表大金国来和谈好了———————你又不是没有和谈过!”朱由检向付小剑使个眼色:“带察思马斤去驿馆休息,最近京师出现一批亡命大盗,专门劫杀外族人士,你一定要严格保护好察思马斤。”

“是,陛下!”付小剑暗暗发笑,他将可怜的察思马斤一把怜起。

“明皇陛下……”察思马斤大恐,朱由检这是要扣押他。

朱由检摆摆右手,付小剑押着察思马斤离开了。

察思马斤走后,朱由检拿出五百两白银,让侍卫偷偷交给黄晓福。

大明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三月初三,是大明北伐建奴的日子。

左路军和右路军距离辽东太远,率先从京师和登州出发。

左路有洪承畴的第四军、满桂的第七军和王慕九皇家第一军,三个军组成第二集团军,朱由检亲自担任集团军司令。

朱由检已经做了安排,在他北伐的时候,由六部尚书组成临时内阁,黄立极作为六部尚书之首,暂时领导内阁,如果内阁意见不一,大事凭黄立极裁决。

三月初三这天,第二集团军的三个军,全部聚集在京师的德胜门外,王慕九代表整个集团军,亲手宰杀了三头肥羊,来为日月军旗祭旗。

三军雷动,誓师北伐。

临时内阁成员都来为朱由检送行,朱由检握住他们的双手,和他们一一话别。

“黄爱卿掌管内阁,责任重大呀!”

“李爱卿,这次北伐能否全胜,关键是看粮草物资能否及时送到,这些,就靠你了。”

“王爱卿,大军北伐,时日必然长久,你要监测好京师的大小官员,保障京师稳定。”

……

六部尚书齐齐跪倒在朱由检的面前,“臣等肝脑涂地,以监国家。”

“诸爱卿,你们回去吧!大明,暂时交给你们了。”朱由检飞跨上马,拔转马头,大军随即向长城喜峰口奔驰而去。

从德胜门到喜峰口,接近两百里,大部分道路都在京师至山海关的第一大道上,道路平坦,适合骑兵行军,第二天傍晚,朱由检就随前军就来到喜峰口。

第211章第一个朵颜部落

喜峰口太小,根本无法容纳十万大军,朱由检命令大军在关内安营休息。

镇守喜峰口的参将王凌接应朱由检入关。

朱由检登上了喜峰口,发现关外有近百米的落差,他倒吸一口凉气:“王将军,喜峰口如此陡峭,朕的大军如何出关?”

王凌用手向东面一指:“陛下请看,末将已经在喜峰口东侧,辟出一块斜坡,又用麻袋装满黄土填上,现在只剩一个角度不大的缓坡,人马皆可通过。”

朱由检向东一看,果然有一处缓坡,而且还是新添的痕迹,“那朕的粮草与火炮呢?火炮太沉,能从这儿出关吗?”

“陛下,既然战马可以通关,运辆车也可以缓缓过去,我们已经试验过,陛下不必担心,但火炮太过沉重,必须等大军通关以后,用大量的黄土,沿山路堆出引道,方可通关,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在得知朱由检要亲征后,王凌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

“嗯,王将军有心了!”朱由检轻轻拍拍王凌的肩膀,“待我大军得胜还朝,必有封赏。”

王凌当即给朱由检叩头:“多谢陛下隆恩,末将祝陛下旗开得胜,早日扫除建奴余孽。”

“嘿嘿,起来吧!”朱由检咧嘴一笑,“看看,还讹上朕了不是?”

“陛下,君无戏言。”王凌一边起身,一边也是嘿嘿傻笑。

朱由检正色:“王将军,先守好喜峰口再说。”

“是,陛下,末将保证,喜峰口坚如磐石!”

“王将军,关外的情形,现在怎么样?”朱由检更关心的是喜峰口的外围,这关系到大军能否秘密出关,更关系到北伐能否成功。

“陛下,喜峰口外,是蒙古的朵颜三部,自南向北,分别是朵颜部、泰宁部、扶余部,因朵颜部最为强大,故称朵颜三部,他们逐渐南迁,特别是朵颜部,已经逼近长城。”

“朵颜三部与大明的关系,现在如何?”

“陛下,自成祖北伐之后,朵颜三部一直归顺大明,但随着建奴的崛起,朵颜三部已经臣服建奴,虽然隔着长城,没有与大明发生直接的冲突,但他们一向亲近建奴,视大明为敌。”

“又是因为建奴!”朱由检皱了皱眉头,“朵颜部现在就在关外吗?”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