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五山之下所有禅寺的寺格确认、住持任免、寺领安堵和诉讼处置。这个职务同样由足利义满创建,用来保证幕府对禅宗的控制,任鹿苑僧録是梦窗疎石的高徒、“禅宗双璧”之一的絶海津(土佐国津野家出身),之后循例由鹿苑寺住持或相国寺住持兼任。
当初畠山义周还叫足利周嵩时,正担任着鹿苑寺住持的职务,自然也就兼任着鹿苑僧録之职。对于禅宗之内的详情,他了解得应该很多。所以,我和丹羽长秀沟通了一番,决定去向畠山义周讨教。
畠山义周目前正留在京都,而他果然没有让我们失望。听了我们的要求,他立刻推荐了一个合适的人选。
“南禅寺南禅院院主仁如集尧大师,应该可以胜任这个职务吧”
“畠山殿下,可以详细说一下吗?”见他不假思索就说出了这个名字,丹羽长秀有点不放心的问道。
“丹羽殿下应该知道,南禅院是南禅寺的塔头,以前曾经是龟山上皇的离宫,也是南禅寺的祥地,”畠山义周不以为意的笑了笑,“至于仁如集尧大师,已经得到了一山国师的衣钵……”
听他这么说,至少我是放心了。南禅寺乃是禅宗的别格寺院,地位还在五山之上。寺有两大塔头,一是南禅院,二是“黑衣宰相”金地院崇伝后来掌管的金地院;一山国师乃是元代僧人一山一宁,是忽必烈二次远征失败后派往日本的使者,后来就留在日本,成为南禅寺第三世祖师,并且传下朱子之学,被花园天皇赐封为日本国师。
既然身上带着这两大商标,那么仁如集尧的水平肯定不差。
看丹羽长秀还有些疑虑,我连忙向畠山义周致谢,先把这件事定了下来:“义周殿下的推荐,自然是非常可靠的。”
“宣景殿下过奖。”畠山义周露出了笑容。
“那么,事不宜迟,我们立刻前往探访如何?”我对丹羽长秀说道。
见我似乎非常信任畠山义周,丹羽长秀稍一迟疑,点头同意了我的提议:“也好。”
“等等我忽然想起来一件事,”畠山义周忽然皱了皱眉头,“我最后一次见到大师,是在十年前的时候,那时大师就已经八十岁了……虽然大师法体硬朗,不过现在也许不在人世了吧?”
“什么?”我忍不住叫了起来,“怎么会这样?……那该怎么办?”
真是十年前就八十岁了,那还说他做什么啊?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天海老妖怪那么能活的
“宣景殿下勿急,”畠山义周劝道,“如果大师过世,我还另有一位人选……当日拜访时,大师身边有一位十五岁的徒弟,法名叫做西笑承兑。大师曾说,他日能够继承衣钵的,必定是这位幼徒。”
西笑承兑?这也是一位名僧啊他是相国寺的兴之祖,是丰臣秀吉的政治顾问,先后担任相国寺住持、南禅寺住持,两度兼任鹿苑僧録。禄之役后与大明讲和,即是由他回复明廷使者的册封状;关原之战前,他受德川家康之命,前往上杉家交涉,然后带回了偶像派巨星直江兼续写就的、堪比官渡之战前陈琳骂曹檄的直江状,从而导致德川家康征伐上杉家,然后拉开关原之战的序幕。
这么一个人,自然是值得期待。
“非常感谢”我向畠山义周点了点头,“我们这就去南禅寺拜访。”
离开了畠山义周的宅邸,丹羽长秀看了看我,若有所思的说道:“宣景殿下,对于畠山金吾,似乎是非常的信任啊”
“是么?”我想了想,刚才的表现,的确会给人这样一种印象。但是,我之所以信任他的人选,主要是因为有历史上的事迹支撑,知道他推荐的是才能群的僧人。
“但我总有一些疑虑,”丹羽长秀微微皱起了眉头,“十年前是十五岁,也就是说,现在是二十五岁……即使真的才能出众,但要担负起此番重托,是否太过于年轻了?”
“或许是吧”我笑了笑,“总之,先去南禅院看看如何?”
……,……
令我非常惊讶的是,仁如集尧居然还真的活着(历史上次年无疾圆寂,享年九十一岁)。只是,以他的年龄,别说现在,就是十年前渡海前往大明,恐怕也是够呛的。好在还有西笑承兑,而且的确是继承了他的衣钵,汉、汉学、汉诗无一不通。丹羽长秀原本怀着疑虑,然而试探了一番后,也忍不住啧啧赞叹。于是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由我和丹羽长秀联名向信长进言,推荐西笑承兑担任赴明交涉使团的正使。
天正元年(57)十月,西笑承兑率领为数十八人的赴明使团离开京都,赶赴堺町的“简妮特号”。之后,一行人将赶赴九州大友家,通过大友家和朝鲜方面取得联系,然后由朝鲜派人护送着前往北京,向明廷递交国书。这样做很有些繁琐,然而也是无奈之举。目前日本和大明可以说是未曾建交,必须通过作为大明属国和日本邦交国的朝鲜进行交涉。当年元廷第一次向日本递交国书时,同样是由高丽王朝代为送达。
他身上带着盖有天皇御印的国书,以及我和丹羽长秀拟定的勘合贸易请愿关。如前所言,关是以日本摄政官署的名义拟定的,上面没有加盖信长的“天下布武”印鉴,只有我临时赶制的摄政官署印。至于署名,由于丹羽长秀还没有正式官阶,所以用的是我一个人的名义。
这个时候,西笑承兑就显出了一些稚嫩来。我现在担任左卫门尉的官职和淡路守护的役职,他就按照两职的唐名,老老实实的写下“金吾参军、淡州太守源氏朝臣宣景”一行字,让我忍不住摇了摇头,几乎哑然失笑。看来,他虽然精通汉学,却不通汉俗啊日本武家的官职都不高,可是在国,权力和官职却是成正比的,我这个“左金吾参军、淡州太守”的官职报上去,估计会真被认为是哪个地方小官了,还怎么可能代表摄政官署?
稍稍斟酌了一下,我划去了他写的那两个官职,重新写上了一行汉:“左金吾、水师将军、淡路节度使、署理民部尚书、都督四州诸军事、南海道行军大总管源宣景奏上”。
这样应该可以了……我吹干墨渍,将草拟关交给了他。
“誊写一遍,然后送来我用印。”我吩咐道。
西笑承兑看了看,语气透出佩服之意:“没想到左卫门尉殿下居然还会汉……虽然不太规范,但是意把握得非常好,实在令人惊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