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辖鼗ぃ芾沓髦枪庑愕淖毯乜ぁ⒌び鸪ば愕陌ひ酝獾哪辖蹇さ胤健?br />
经过这样的分封,家中就有了四位担任守护的重臣。一是我的淡路和土佐两国守护,表高十六万石(实高不止),再加上伊势两郡和祝娇ぃ霞迫蚴笥遥欢遣裉锸ぜ业哪辖鼗ぃ毯乜の逋蚴て咄蚴酝獗砀呤侨蚴蝗菈U直政的山城国守护,表高二十二万五千石;四是佐久间信盛的北河内守护十二万石,加上高桥郡旧领,一起是十七万石左右。
除此以外,一门之中,还有织田信长交给信忠的尾张守护、北畠信雄继承自北畠家的伊势国司、南伊势守护,以及武田信孝继承自若狭武田家的若狭守护;外样之中,有摄津守护、南河内守护;信长本人还掌握着美浓、和泉两国以及大和、丹波的两个守护职……现在的织田家,可以说真正具备了天下霸主的气象。
……,……
评定结束之后,我正准备随众人一起离开,信长却叫住了我:“宣景,你留一下。”
“是。”我只好又返回了原先的位置。
然后,我发现林秀贞也留了下来,而且他根本没有起身,似乎是早知道信长会有这一决定。
这倒是奇怪的事情。自桶狭间之战以来,信长就慢慢疏远了这位曾经的笔头家老和托孤重臣,大力任用自己提拔的亲信。去年委托他铸造判金,并不是信长信任他,而是由于我、丹羽长秀、塙直政、村井贞胜都另有重任在身的缘故。不过,他做得的确不错,所以信长才会为他向朝廷申请官职。
那么,既然留下他,大概就是和铸造判金的事有关了……我心里暗暗想道。
然而接下来的事实,却和我的猜测有些出入。信长留下林秀贞和我,为的竟然是撰钱屋的事情。
“佐渡守,把事情和宣景说说吧”信长道。
“是,”林秀贞非常恭敬的回答,连对我这个后辈都显得十分客气,显然是彻底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宣景殿下,这是今年年初的事。我奉主公之命,清查撰钱屋发出去的判金时,发现收回来的永乐钱中,很有一部分的品相存在问题,比宣景殿下用作标准的钱要差一些,然后我仔细查证了一番,发现有一大笔是由三重町的撰钱屋发出的……这件事情,宣景殿下是否有所觉察?”
“有这样的事情?”我觉得十分诧异。想了想,我向林秀贞要求道,“秀贞殿下,可否让我看看两种钱的样品?”
“样品在我这里。”信长接过了话头,然后命近侍取来一只托盘,放到了我的面前。托盘上垫着白布,并排摆放着两枚永乐通宝。
我拈起这两枚钱,合在一起比了一下,果然发现上面一枚要小一点;展开看了看字纹,小钱比大钱要稍稍模糊一些,而且表面的成色也有所不如。
“秀贞殿下说,这是从三重町撰钱屋流通出去的吗?”我向他核实道。
“这一点可以确定,”林秀贞点了点头,“我并不是怀疑宣景殿下什么。只是,听说西国有大名正在试着铸造永乐钱,不知道宣景殿下是否知道更多呢?”
“是吗?”我暗暗吐槽了他一番。这还不叫怀疑,几乎就要直接说我和西国大名有勾结了。
第一百一十章:勘合贸易(末)
第一百一十章:勘合贸易(末)
沉吟了一阵,我再次看了看那枚小一点的永乐钱。虽然有一点差异,但是和正品相似度极高,以如今日本的铸钱技术,应该达不到这个水平。
据我所知,直到几十年后,日本才铸造出了品相媲美渡来钱的宽永钱。宽永钱的铸造者,是常陆水户藩富商佐藤新助父子。他们经过两代人二三十年的努力,才发展出了较为成熟的铸钱技术。之前由于国内铸钱水平不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日本都是以从中国进口的渡来钱作为流通货币,而其中最受好评的,就是经由勘合贸易从明廷换来的永乐钱……
想到这里,我忽然灵光一闪,很快就明白了这个问题。
“不错,这钱的确是从西国传来的,”我点了点头,“之前还没有发行分判金时,由于永乐钱短缺,因此我曾经从四国调集了一批。”
“从四国吗?……那么是哪家大名铸造的?”信长开口发问道。他的目光紧紧的盯着我,显然是非常在意这件事情。
这也难怪,永乐钱是信长的招牌,很大程度上还代表着他的信誉,他自然是分外关心。而且,西国的鐚钱,本来是以四比一的比率兑换永乐钱的,按照这个比率,信长完全可以将换来的鐚钱全部熔化为铜,按照市价就和兑出去的永乐钱差不多;但若是一比一和撰钱屋交换,那么信长就吃大亏了,铸造这种钱的人,将会套现到四倍于铸钱成本的金子。考虑到去年大批铸造的判金即将发行,这件事就更加不容忽视。
然而,在这件事上,我并没有作任何的手脚,虽然信长的目光十分严厉,我的态度却依旧是非常的坦然。
“这些钱并非是在日本铸造的,日本还没有大名可以作到这个程度……铸造的地方,是在明国。”我回答信长说。
“是这样么?”林秀贞将信将疑,“既然也是在明国铸造,为什么会和正品永乐钱不同呢?”
“关于这件事,臣下倒是知道一些,”我向信长欠了欠身,“臣下家中,有一位明国商人……据他所言,正品的永乐钱,是由明廷的钱局铸造的,然后通过勘合贸易流入到日本;但是十几二十年前,因为细川、大内两家相继衰落,日本再没有大名具备进行勘合贸易的资格,也就无法从明廷获得永乐钱了,所以在明国的江南地方,就有一些商人和富绅私铸这种永乐钱,和九州的商人进行私商贸易,换取大量的白银等物。”
“明国的商人,可以铸造出这等精致的钱吗?”信长若有所思。
“正是。”我点了点头。
“原来是这么回事……刚才是错怪宣景殿下了,”林秀贞低头向我致歉,神情也轻松了下来。然后,他转过身去,向信长请示道:“主公,既然也是来自于大明,那么这些永乐钱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吧”
“宣景,你觉得呢?”信长问我。
“臣下同意秀贞殿下的意见。”我回答道。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输出白银、输入永乐钱,对于日本和大明来说是各取所需,我自然不会表示反对。
如今大明在东方的地位,就相当于后世的美国,大明铸造的永乐钱,也就具有了国际贸易货币的地位,通过郑和的西洋之行和后来的堪合贸易,在整个东亚和东南亚广为流通;即使不是明廷官办钱局所铸的钱,只因为同样出自明国,也基本能够通行无阻,正如后世国内那些出自小作坊的地摊货,一旦贴上了“驴”、“达文西”等欧洲名牌,就照样能够卖出天价一般。
然而,对于我的表态,信长却十分不满意。
“你的意思是说,任由九州、西国的人用这些从明国廉价买来的钱,换走我撰钱屋的金银么?”信长用力合上了折扇,“这样是绝对不行的”
“或许……我们可以同样进行私商贸易,甚至向大明提出重开勘合贸易的要求。”我想了想,出言对信长提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