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如曹操的人自然不会总是糊涂,所以贾诩被骂时也只是灰着脸,并没有过多的担心。
虽然如此,事后曹操的心情还是有点郁闷,时常叹着气。现在大家见他长时间站在窗户边注视着野外,也就没有人去劝他更没有人去打扰他,毕竟现在自己一方以避战为主,除非蜀兵开始进攻情况才会紧急起来,只要蜀兵不动,战局就微妙地平衡着。况且现在大家都知道蜀兵经过上次那些战斗后,没有再主动进攻了,谩骂都少了很多。
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外面传来,进来一个全身是雪的士兵。他没有象他人一样向另一边走去而是朝这边走来,围着火堆的谋士将军们都转过脸看着过来的士兵。有几个人还把脸转过去,偷偷地看一看曹操,然后再看进来的这个信使。
信使一下有点惊慌失措起来,这一幕实在没有遇到过。本来沉重而急促的脚步放松了,放慢了,眼睛有点不安地打量着。但很快他稳住了自己,快步走了几步后大声说道:“报!蜀王刘嘉来信!”
“啊!”
“哦!”
“是他?”
……
几个人都惊讶地张着嘴,连站在窗户边的曹操也把头转来过来,看着这个全身是雪的信使。
贾诩伸手接过信件,正要挥手让信使出去,曹操发话了:“送信来的人呢?”
“报魏王!他在城门外等候,说是要等魏王的回信!”信使沉着地回答道。
“好,先安排他住下。”曹操和蔼地说道,然后挥了挥手。
见贾诩要把信送到自己手里来,曹操指了一下几案,轻声道:“先放在那里吧!”
说着,蹬了蹬脚,可能是因为站的久,脚有点发麻。他又回头扫了一眼窗户外的,突然哈哈大笑道:“真是一场大雪,一场好雪啊!”
众人也跟着附和道:“这雪真是下的大!”、“这么下的话,今天恐怕有一尺深!”……
曹操有点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刚才站的位置,来到火堆边,张着手烤了烤,又加了一句:“这雪要是这么下下去就好了,哈哈……”
“是啊!”
“哈哈!”
“那可不?真是大!”
……
几个人又跟着附和,也有人跟着笑了起来。
这时曹操对着杨修似乎随意地问道:“昨天冻死多少人?”
众人一愣:怎么刚才说是好雪,现在又问冻死多少人?这弯也转得太快了吧?
杨修立即张口就来:“报魏王!士兵冻死十三个,征用的民工冻死六十五个,城里百姓冻死一百四十二个。”
曹操一边点头,一边说道:“好!好!不错!不错啊!……”
众人这次可没有附和的,再说谁也不知道他这个“好”和“不错”这几个字是说大雪冻死人这件事好还是杨修张口就来表现不错,所以都不说话。
曹操见大家不说话,笑着说道:“诸位怎么啦?你们不觉得这雪下得好吗?”
“好是好,可……”
“魏王是为将士百姓操心……”
……
曹操看着汇报完后沉思的杨修道:“你说说,这冻死人的大雪好不好?”
杨修肯定地说道:“好!”
曹操听了大笑道:“性情中人啊!做大事者不拘小节,不错!”
第173回《苦闷的曹操》
直到这时,几个谋士才回过神来。
贾诩小心地说道:“我们难,刘嘉更难!”
“哦——”还在烤火的将军夏侯惇也最后明白了,长长地吐了一个字。
曹操自豪地看着夏侯惇点了点头,然后转过头对几位谋士道:“各位先猜猜这刘嘉小儿信里写了些什么?”
几个人沉思起来,而几个武将明知道自己想不到就没有去费这个脑筋:我又不是刘嘉肚里的蛔虫,我怎么知道他写的是什么?
曹操再一次注视着杨修,笑着道:“德祖先说说看?”
杨修一愣,看了看不经意地扫了身边贾诩、程昱、荀彧、荀攸等名震天下的谋士一眼,字斟句酌地说道:“经刚才魏王的提示,修认为刘嘉之所以写这封信来,主要是与这场大雪有关。他手下的南方士兵在如此严寒的北方想必寸步难行。连我们的士兵每天都有人冻死,那他们死伤的更多。况且最寒冷的时候还没有来,只要过一个多月,过了年,那严寒更是严重。时间越久,灾难更重,他们的损失也越大,在如此士气下,加上我们尽可能地避战,不与他们战斗。这样一来,他们等不起,又打不了我们,所以着急了。至于攻破隃糜城的封锁,攻破我们前后两座营寨,打通与马超的联系之路更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他们就写信来了。”
曹操笑道:“怎么又是孤王的提示?哈哈,对了。德祖刚才只是说了刘嘉写信地原因而没有说他刘嘉在信里写了什么,或者他准备怎么办?”
杨修见曹操笑呵呵的,似乎受到了鼓舞,语气也大了起来,侃侃而谈道:“刘嘉写这信的目的无非有二个,一是邀战,想与我们奋力一战。胜则接出马超,退回南方休整。败。则撤退回南方休整,但对马超的二万部分做到了仁至义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