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松不相信地问道:“民间确实有用鸟蒸天麻治疗偏头痛的单方,为什么赵云一眼就看出问题了?”
见几个人都不是很理解,徐庶解释道:“虽然有用鸟治疗偏头痛这个说法。但我们营中有谁?有华佗,他是世人公认的神医。有了他在身边,还用得着一个重任在身的护兵自己在外面去找什么药引吗?这是其一。赵将军是何等身份,一个护兵又是何等身份?再找人也不应该找到赵将军头上吧?这就是疑点二。当然赵将军可能遇到的事更多,可能他认识那个人或者那个人跟他说了什么,所以他很快就能知道了问题所在。”
“那元直怎么就认为赵将军派人送口信过来就是表明了态度呢?为什么赵将军不直接说出关凤?如果我们没有抓出关凤,这不成了一个谜吗?”张松随口问道,问完他自己似乎也想到了什么。
徐庶笑道:“这更简单了。连送信的小兵都感到奇怪,认为赵将军小题大做,很明显说明赵将军这么做颇有深意。他现在不知道我们是不是抓出了关凤,无论我们已经是不是抓出关凤,赵将军这么做都鲜明地表明他反对别人这么做。只要反对别人,他自然就是站到了我们这边。不是吗?而且他后一句话既是为关凤求情,也承认了自己是我们一边的,否则他是我们的敌人的话,主公会给他什么面子?”
“会不会赵云故意这么做,他知道我们把关凤抓了出来,所以故做姿态以赢得我们的信任,然后反戈一击……”张松抓消息整理惯了,分析他人总喜欢从阴暗面来。
刘嘉笑道:“那倒不会。赵将军的城府没有那么深。再说他让人送信来的时候是昨天早晨,那时候我们还没有抓关凤呢。”
马谡插话道:“赵将军知道关凤的身份不是一时半刻了,为什么现在才提出来?岂……”
徐庶道:“赵将军本就不情愿到我们这边来,后来虽然刘备答应了,但刘备之所以答应,所有的人都知道那是被形势所逼,不得不违心答应。因此赵云心里一直有一个解不开的结,觉得欠了刘备一份情。所以关凤过来,他虽然知道却采取明哲保身的做法,来一个眼不见为净。现在情况不同了,可以说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而赵云不是一个见危急就逃跑的人,就算要走也要等危机解决后正大光明地走,俗话讲英雄好名,赵将军现在就不想担这个卖主救荣的恶名。本来他可能还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但刘备他们这个送鸟的动作却逼着赵云表态:到底是站在哪一边?”
张松问道:“那刘备诸葛亮他们怎么这么傻?这送鸟的行为不是陷害关凤姑娘吗?”
徐庶想了一会道:“有三种可能。一是刘备他们也不能确定赵云到底有没有可能重新回到他们的阵营,而他们必须搞清楚这点才好计划今后的行动计划,就象我们一样非常急迫知道赵云的立场,大忧和大喜都在赵将军的一念之间,所以他们不惜采取如此手段。:
“第二是他们可能想既然赵云将军这么久都在帮助关凤隐瞒身份,这次即使不同意参与他们那里去,也应该不会告诉我们,最多是拒绝。还有可能是关凤接触的那人的鸟已经放完了,急需补充从襄阳运来新的鸟补充,而由于我们的戒严,他们无法进来,所以他们只有通过赵将军这条最稳妥的途径来冒险一试。”
“第三,也可能是他们的借刀杀人之计或着离间计,如果赵云不把情况告诉我们而帮助他们把鸟送到关凤手里,他们可能派人来在我们面前造赵将军的谣说他里通刘备,从而使我们不敢充分相信赵云。反过来如果赵云跟我们说了这件事,他们又可能说是赵云和我们一起把关凤给害死了,从而败坏赵将军的名声。”
刘嘉听了沉思着点头道:“是呀,元直分析的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徐庶犹豫着说道:“现在赵将军替关凤姑娘求情了,我们怎么处理关凤……”
刘嘉道:“先关着吧。等这次战斗结束后再说。”
徐庶道:“也只能如此了。”
第092回 《庞大计划》
马谡道:“实在想不到刘备他们也学会了用鸟传信。他们在哪些地方建了基地呢?”
李恢见大家都看着他,他说道:“恢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学会的,估计是在乌林大战的时候吧。不过,恢相信他们没有建几个基地。不仅仅是时间来不及,还有其他工作一样来不及。”
确实信鸽要传递信息不能在任意两地之间进行传递,只能把信息从放飞地带到它们的鸟巢。决不可能反方向传送。而且这个鸟巢所在地必须饲养这些鸽子一段不短的时间才能让人带到外地去放飞。
象刘嘉在江油一带就只在绵竹建立了鸟的通信基地,虽然四面八方的信息可以通过各地放飞的鸟而带回绵竹,再后用快马送到江油镇或雒县,但从雒县却很难把信息反方向送出去,当然雒县与成都、巴郡、江陵、桂阳、牂柯等重要地点还是建立了双向通信通道。
建一个信鸽基地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特别是在敌占区里建设:必须购买位置偏僻又离城池不远的庄园、挑选老实本份的仆人、秘密召集守卫人手、派遣专业饲养人员、派遣忠诚不二的情报人员……反正耗费不小。
诸葛亮虽然从赤壁大战中学会了这一遭,并遍请民间养鸟人,但他也只能在襄阳、广汉郡、江夏、雒县等少数几个地方建立了信鸽基地。
刘嘉这时候突然问道:“现在赵云将军会不会与张飞的部队相遇了?一个前往涪水关,一个去成都会合杨怀的部队。如果他们碰面,你们估计他们会打起来来吗?”
马谡抢着说道:“谡估计不会。”
“为何?”徐庶笑着问道。
“他们毕竟以前是兄弟一样,现在又没有到你死我活的时候,再说双方谁也没有把握吃掉谁,所以谡估计不会。”马谡道。
张松听了点了点头,道:“松估计也不会。”
徐庶道:“他们打起来的可能性很小。刚才幼常说的是一个方面,但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他们都是有勇有谋之人不是蛮将,所以不会!”
刘嘉不解地问道:“什么意思?”心里倒是很憧憬两个顶尖人物如果打的话,该是如何的惊心动魄啊!
徐庶笑道:“主公,就站在你的立场上看,主公是希望他们打还是不打?就是现在!”
见刘嘉还在思考,马谡又插话道:“当然是希望他们打。现在赵云将军有五千人马,后面还有张任的败军。这次他张飞总共才带了五千人马到益州,他肯定要留二三千人守涪水关,那么带在身边的就只有二千最多三千。而且赵将军是以逸待劳,张飞他们已经进行了一次战斗,完全可以打败他们,甚至吃掉他们,让他们无法与成都兵汇合。当然,他们会顾及情谊而不会动手的。”
徐庶摇了摇头,眼睛还是看着刘嘉,等待他的回答。
这时刘嘉笑道:“不是元直问话后加上‘就是现在’四个字,那嘉的想法就跟幼常的想法一样。”
徐庶笑道:“现在改变主意了?”
张松马上说道:“主公说一说,松的想法跟幼常的一样,就是按道理应该打。”
刘嘉道:“不能打。如果打,初一看我们赵将军占上峰,如果张飞留下守关之兵后,我们的兵力有可能是他们的二倍,战胜他们是毫无悬念的。但是赵将军绝对无把握杀死张飞或俘虏张飞,那么张飞还是一样可以跑到成都。还是一样指挥成都大军断我们的后路,少三千人马对整个战局毫无意义。”
“那也好过没有,少三千精兵我们多少能减少一些阻力。”马谡道。
“哈哈,那幼常想到我们没有,经过一番苦战,我们五千人死伤一二千人还是有可能的吧?这支伤员满员的部队怎么去接应张任将军?给那些败军会造成一个什么印象?”
马谡道:“什么印象?我们是胜利之师,是打败张飞后来接应他们的,张任他们难道还小看我们不成?”
刘嘉道:“哈哈,当然不时小看,他们怎么敢小看我们?但一支军容整齐,精力充沛的部队给那些吓破了胆的部队影响是巨大的,能很快鼓舞他们的士气,也许只要稍微休息三四天的,他们在我们的带领下又会生龙活虎起来。相反,赵将军战胜了张飞,胜利是胜利了,但一支残师的震撼力肯定要小得多。”
见马谡又要说,刘嘉道:“还有如果我们损失了部队,回雒县时要遇到成都兵马就更难冲破阻拦了,那时候张任的兵指望不上,赵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