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徐庶明夸暗贬,彭羕忍不住想笑,其他武将见诸葛亮脸色一变,知道徐庶说中了诸葛亮的痛处,都面露笑容,童成虎差点忍不住笑出声来,只好掩住嘴低着头,但肩膀一耸一耸的,众人都知道他在干什么:有这么好的武将竟然还被曹操杀得丢盔弃甲,这指挥战斗的人也太次了吧。
诸葛亮摇了几下手里的鹅毛扇,语气平和地说道:“我主心慈手软,不舍丢弃与百姓而与之同行而导致大败,此仁者之为也。再者胜败乃兵家常事,有什么可笑的吗?”
刘嘉见徐庶又要反驳,就做了一个停止的手势。并笑着对徐庶道:“孔明先生才从江东舌战群儒而来,我们那里是他的对手?”说着转头对诸葛亮道,“刘豫州以弱兵抗强敌,嘉心里佩服。但不知先生为何对我们益州兵如此不看在眼里?现在正是我们同仇敌忾的时候,我们有什么不足的地方,请先生明言。嘉自认为还是有听得见忠言的肚量。”
诸葛亮一愣,想不到刘嘉主动中止争论。他今天一是来邀刘嘉加入他们抗曹联盟的,二也是想杀一杀刘嘉他们的傲气,让益州兵听从荆州东吴两方的节制,而不是让刘嘉凌驾在刘备的头上。
诸葛亮之所以敢这么做,是因为他认为他们掌握了刘琦也就正统地继承了刘表的权力,本来这东西就是虚的,如果自己一方不表示强硬一点,别人更不会把这个流传下来的权力当回事。二是刘备几乎就只有这个机会了,如果这次被刘嘉、孙权吃掉就永无出头之日了。诸葛亮必须赌这把!
现在见刘嘉这么问,倒不还意思说什么。说实在的他进来的时候也是象鲁肃一样吃了一惊,想不到这个小青年的手下有甘宁、魏延、高沛、沙摩柯、鄂焕等明显看出就是武艺高强之将,还有徐庶、彭羕等足智多谋的幕僚。他们的营寨修建得中规中矩,水军营寨更是无懈可击,士兵也是杀气腾腾久经训练的样子。
今日看来刘嘉此人真的不可小视。
见所有人都看着他,诸葛亮心里在飞速思考该如何回答好。想了一下他说道:“不知太守是否愿意加入荆州与东吴的抗曹联盟?”
“嘉就是为此而来,曹军势大,非一家之力可以抵挡。”刘嘉点了点头道。
“那太守对三家联盟后指挥权又怎么看呢?”诸葛亮问。
“当然是奉能者为盟主。”刘嘉道。
“那能者为谁?”诸葛亮问。
“这……”刘嘉犹豫了,确实这可不是一个小问题。
第006回 《三方讨价还价》
徐庶见刘嘉被诸葛亮的话带着走,非常被动,于是插话道:“庶看孔明先生问的有点唐突,我主既没有见刘豫州,又没有见孙仲谋,又如何得之谁是能者?就依孔明先生所见,谁又是能者呢?”
诸葛亮笑了笑道:“所以亮认为这个为主之人还真不好确定,既不能选出谁能谁愚,又不能相互之间打一仗来选武力最强者。那怎么办?……”
徐庶道:“未必就一定要通过打仗才能知道各自的实力,双方可以凭士兵数量的多少而裁定。”
诸葛亮还是挂着他招牌似的微笑,摇了摇扇子道:“哈哈,元直这话怎么如同三岁小儿之言?远不说官渡之战,曹军以少胜多,就说眼前襄阳城里也是精兵十万,不也没有挡曹军一步吗?士兵多又有多少用处?”
徐庶也不怒,微笑道:“刘豫州和我主现在实力谁强谁弱,这应该很清楚吧?”
诸葛亮点了点头,道:“你们胜在人多,而我主胜在将强,实在难以区分。”
听了诸葛亮这话,几个武将的脸就绿了,鄂焕第一个忍不住叫道:“放屁!你们不就是几个东逃西跑的常败将军吗?关羽、张飞、赵云算什么?我们却不怕他们。”
诸葛亮听众将之言只是微微而笑,并不生气,他见刘嘉沉默,就不理其他人而对刘嘉道:“亮这里有一个建议,不知太守同意否?”
“先生请言。”正在思考诸葛亮话语的刘嘉一愣,顺口说道。
诸葛亮道:“首先亮想问太守,常败者是不是就无能?”
刘嘉隐隐约约知道诸葛亮想说什么,但他还是说道:“不,当年高祖常败于项羽,但最后项羽四面楚歌而自杀。常败并不一定是无能,善败者更是智者。”
诸葛亮拱了一下手,道:“谢太守之言。”之后他又问道,“亮能否说常败者对敌经验丰富呢?”
刘嘉道:“可以这么说,但仅针对善于研究的智者,否则唯添胆怯尔。”
“那请太守直言我主刘玄德是善于总结研究之人还是胆怯之人?”诸葛亮微笑着问道。
“哈哈,算是经验丰富之人吧。”徐庶道。
诸葛亮笑道:“我主善败,对曹军又有十多年的对敌经验,手下关羽、张飞、赵云等将更是从曹军血海中游过来的,且占尽荆州地主之宜。能否代太守行盟主之职呢?”
刘嘉心里一乐,绕了半天,还是想抓指挥权?他笑着说道:“既然嘉率军来这里,自是与诸位同舟共济,只要有利于抗曹,嘉愿意听从刘豫州、孙仲谋的命令。”
鲁肃一直乐于旁观,现在听了刘嘉的话,连忙插话道:“太守虽然年轻,但如此识大体,肃佩服。”
诸葛亮却问道:“太守此言,是不是说联盟所有针对益州命令都必须经过太守的命令才能执行呢?须知军令如山倒,有时容不得片刻迟缓。”
刘嘉道:“是的!但嘉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不会故意延误军令。难道先生真的要将益州之兵打散分布到刘豫州的部队和孙仲谋的部队才放心不成?”
诸葛亮肯定的说道:“正是!”
“你!”徐庶气愤地指着诸葛亮说道,“你欺人太甚!我益州兵多将广,你刘备势小力微,难道你们从新野过来就代表荆州?我主以抗曹大义为重,愿意听从你等指挥,还如此步步进逼,用意何在?又有何诚意联盟?”
诸葛亮依然微笑道:“亮正因为知道太守以抗曹大义为重,所以直言。孙仲谋手下周都督善于水战,亮善于陆战,如果太守能把水军交给周都督指挥,陆路军交给亮指挥,何愁抗曹不胜?如果都象元直所想各自抱成团,有利则行,无利则避,那大事能成吗?”
徐庶反驳道:“哼,指挥陆战,孔明未必就比庶高明……”
这时鲁肃急忙插话道:“肃觉得三方既然是同舟共济,就应该无猜忌才对,这样盟主指挥起来才如使臂膀。请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