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天子掌中宝 > 第44部分

第44部分(1 / 2)

>  只要确认过,祖母真的不会为此而做出伤害自己的事体,那她也便释然了。

嗯,释然归释然,可是阿瑜现下都已经十八岁了啊。

照着程老太太的话说,那再不嫁出去,可就是老姑娘了!

可是阿瑜有甚么法子?阿瑜也觉得非常绝望啊。

瘟疫横行的那些年,京城几乎没几家人还行嫁娶之仪的,一方面是,保命最要紧,谁还有空纠结婚事儿呢?另一方面是,瘟疫实在太霸道了,谁都不敢确认,百万天地父母,要携手过一辈子的人,会不会第二日就得病死了。况且这时候生孩子更不是明智的举动,因为瘟疫这种东西,第一个盯上的便是幼儿和老人家,这几年出生的幼儿也越发少了,许多孩子都没能站住脚,这更导致了婚嫁业的低迷,大多数家族宁可不嫁不娶,也不想让子孙受苦。最可怜的是媒婆们,特别是官媒们,因为这种情况在勋贵家族中尤甚,她们不但要担心自己的身子骨,还非常担心自己会失了活计!

所以,现在百病尽消了,大家都从昏沉的噩梦中摆脱出来了,才发现京城的大龄未嫁女一抓一大把……

阿瑜这样的尚且算是年幼,更大的还有二十三四岁了,还待字闺中的。

全京城的姑娘:恨嫁!

全京城的男人们:想娶老婆!

第82章

改朝换代,百废待兴。

百姓们对于改朝换代的惶恐,往往来源于不确定性,而新皇特赦因疫情罕见,百姓可蠲免钱粮,并彻底将税赋改重为轻,另特设灾蠲制,将来若有旱灾洪涝,则一样视情况蠲免赋税十中三,或十中五。

不仅如此,还有更多的革新制度需要改进,故而新皇登基之后的政务十分繁重驳杂。

繁杂到,短时间内空不出时间娶媳妇。

阿瑜:……

其实她完全可以理解,蔺叔叔是真的事体太多,毕竟改朝换代这样的事体,对于新君来说确实有许多原有制度需要落实完善,并有军权部下也需要巩固。

但这并不能让她的心情变好起来。

赵蔺虽来不及见她,可是赏赐下来的东西,每日都有许多。

古玩珍宝,金银珠翠,一样不缺,并且每一件都是稀罕物什。

皇帝没有言明到底送给谁,但是镇国公和老太太心里明白得很。

但阿瑜真的缺这些东西么?

说真的,她身为郡主,自小又是被娇惯大的,这些东西对于她而言不过是瞧个好玩罢了。他有空送这些,若是能写两封书信给她,那才更得她心意。

于是阿瑜收到礼,便不乐地对着来送礼的太监道:“你把东西送回去,就说国公府地儿太小了,可装不下陛下这些金银珠宝,阿瑜是前朝郡主,更当不起这般恩赐。”

太监:……??

这个太监叫周鸿宝,在前朝宫中不过是个不知名的小太监,如今新君登基,才得了些许重用,然而第一件差事就要搞砸了,也是非常尴尬。

他悄咪咪看看这前朝的小郡主,哎哟喂,一张如花似玉被娇纵惯的小脸蛋呐,一看就是自小到大没吃过苦的。

但这皇帝送的东西,哪能就……就这么随便退了?当是大街上买胭脂呢?

况且陛下只说赏给镇国公府,又没说给这小郡主,怎么就跳出来瞎咧咧了呢?

于是周太监就微笑道:“这个,姑娘啊……”

老太太摸摸自家孙女的脑袋,发话了,慈祥道:“我家囡囡说了,不收,那就是不收,麻烦您退回宫里去罢。”

镇国公也说:“对,不收。”

周太监:“???”

他现在觉得这世道真奇怪啊,新皇威严甚重,便是前朝老臣都没一个敢说瞎话。他杀伐果断,说一不二,没人说他不励精图治,但同时都觉得新皇十分淡漠不近人情。

然而前朝的大长公主并镇国公还一个十几岁的小郡主,竟然胆敢公然不收陛下的东西,那也是十分匪夷所思了。

说他们不想活了吧,仿佛也不是。不然这位大长公主怎么可能去投诚?

说他们想活罢,老头老太都一副孙女儿说甚么就是甚么脑袋不清醒的溺爱样子,小姑娘也是一副娇纵高傲的样儿,这摆谱也不是这么摆的啊?圣人要是想拿捏,那这一家子都要死。

然而更加可怕的事体还在后头。

周太监颤颤巍巍回宫复命去了,跪在地上胆子都抖三抖,只敢埋头说了前因后果。

不想日理万机的圣人倒是顿了顿,慢悠悠淡笑一声道:“算了。”

周太监:……

他能说甚么呢?

陛下都说了,算了。他们这种做奴才的,这事儿也就算是办完咯,只当没发生过便是了,那是一丁点儿想头都不能有的。至于这事儿隐隐透露出的讯息,周鸿宝也说不上来。他心里有一杆称,就单纯觉得这前朝的国公府不简单。

伴随着新的皇朝建立,前朝的贵族和宗亲们面对的是最叵测的前路。因为他们的存亡全部系于新皇一人,有些心中恐惧太甚的,则早在之前就流窜出了京城,选择了归隐山林。

又有一部分对于血统和荣耀极为痴迷执着的,则选择了自杀以证忠诚,连带着院里的老小,全家皆没能幸免,可以说是改朝换代难以避免的惨剧。

剩余没逃走没自杀的,就和隆平大长公主那样,在府中等待着皇帝旨意。当然,隆平大长公主绝对是特例,因为她是前朝皇室极为重要的核心成员,而剩下的那些大多是边缘人物。

对于这些人,新皇下令命吏部察访之,据才能以授官职。

说的十分好听,又十分妥当善良,但其实就是一张空白的银票。

前朝加上平兴帝一共四任帝王,除了高祖皇帝全都早死了,所以基于皇朝没多少年,宗亲繁衍也没到鼎盛的程度,但人数仍旧不少了,虽然都翻不起浪花,但要让皇帝再给他们地位权柄,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所以大多数宗亲,考核下来都是无才无能无德,抱歉,您每月领点补助金罢,这个真帮不了您。

宗亲们能说甚么?

他们甚么也说不了啊。活着不好么?

原本他们就是边缘人物,也没什么权柄,这样的结果早就能预料到了。况且新皇不曾查抄他们的家底,那就还有日子过,就是没有从前那么富裕罢了。

至于前朝留下的几位公主郡主之类的,公主本来就没几个,国破的时候除了隆平以外都死了,郡主呢,那就不好意思,你们是前朝封的,不关本朝的事情。

当然,这些公主郡主县主翁主的,只是皇帝过了眼的,在国家大事方面不过是小事一桩。

至此,前朝的宗亲贵族们都成了平民百姓,除了祖宗留下的一些财富,他们过得甚至比寻常百姓还辛苦些。

毕竟新皇登基,百姓受益,而前朝贵族肯定是不受益的。

嗯,除了前朝寿安郡主和隆平大长公主。

圣人特赦寿安郡主仍保留原位,不过换一个封号,很显然圣人仿佛不喜欢前朝皇帝给的封号,被扣在这位郡主头上,而隆平大长公主则赐一品诰命,仍保留前朝高祖赐的封号。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