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天妖皇 > 第116部分

第116部分(2 / 2)

日后他必然会在灵界开辟商路,逐步建立自己的势力,交给浩然宗的所有成员管理。

晴朗只是确立一个大方针,然后由苏樱等人落到实处。而确保大伙儿的安全,应是重中之重。

他的朋友虽然极多,但仇家也不少,即使奈何不了他,却可能会伤害浩然宗的成员。

钱没了可以再赚,势力没了可以再培养,但那些浩然宗的成员,都是忠心耿耿的人才,是他将来创建永恒国度的根本。

有什么比忠心的人才更重要?一个都不能少!

如果继续闭关修炼,短时间内绝对无法突破,因此晴朗离开紫云宫,继续云游。

十多天后,他打探到这么一个消息:在苍莽山脉的大雪山绝壑之下,有一个佛家的灵境青莲峪,住着一位神僧大智禅师,又名智公禅师。

第202章

这位神僧原是佛界的第四十七尊者阿阎修利罗,因在南宋末年转世,有许多愿心未了,为此闭关苦修,以完当年愿力。每隔一甲子,便开关一次,普度有缘人。

据说,在青莲峪的莲池底下,有一个灵泉穴,封藏着一件至宝,曾属于佛界的嘛罗揭波提尊者,叫七宝金幢,上附七宝奇珍,威力神妙,不可思议。

近日禅师开关,正当此宝期满出世,当时竟有花开见佛之灵异景象。

尽管智公禅师广结法缘,但非有极大福缘之人,依然不能参与。禅师曾发宏愿,当他六十年一次开关之日,只要是有缘之人来与他相见,有求必应。

此宝曾经被揭波提尊者以佛法封禁,上有九字真言,四句偈语,难以理解持诵,也无法相授。除了智公禅师之外,知道底细的神僧、神尼,仅仅数人。

如果能在智公禅师闭关前赶到,向他跪求,应该能蒙其相助。此宝一得,将来必定万邪不侵。

晴朗既是练功狂,又是珍宝收藏迷,得知这种好事,哪里肯错过!立即放出帝江分身,坐在他的脊背,全速赶去。

晃眼已到雪山上空,往青莲峪飞去,没有受到半点阻滞。

此时禅师尚未升座,青莲峪上空还有七层祥云封锁,加上冻云紧合,冷雾如雪,外人休说下去,连地方都找不到。

许多有法力的修士,都在四边静候,虔心礼佛,等候禅师开山,争先下去。

晴朗到得恰好,刚刚飞落,云层封锁也自开放,竟然是第一个到达。

余人一见云开,也各争先飞下。晴朗虽是先到,因刚开山,禅师尚未升座,后面赶来之人都相随同下,聚集洞外,跪伏在地。

接着,禅师开洞升座,现出法身,算是同时参拜。禅师说完几句偈语,向众略微晓谕,便自讲经说法,指点上乘妙谛。

赶来之人多非初次,都为请求指点迷途,结缘传道而来。

专有所求之人,也没几个,都准备在说法以后陈请。

晴朗见惯大场面,并无顾忌,不似众人那般拘谨,就在说法之际,向禅师虔心默祝。

第一次说法完后,禅师含笑,先唤晴朗近前,嘉勉两句,轻声道:“你多生福慧,夙根深厚,与七宝金幢有缘。你暂退一旁,尚有别人待我指点。等我发付完了他们,再助你一臂之力。”

晴朗大喜,拜谢领命,退过一旁。

可是,他越想越糊涂,实在想不明白,自己为何会有这么好的运气。

禅师命众人无事自退,有事的依次上前答话。

众人齐宣佛号,膜拜谢恩,退将出去。留下的,只有三男二女。

晴朗为示肃敬,没敢窥听,退得颇远。

智公禅师与那五人问答,声音极低,很难听出说些什么。五人退时,都喜形于色。

禅师命晴朗再来到座前,指示他如何取宝,又叮嘱他,在取得七宝金幢之后,尽快赶去依还岭的幻波池,会有另外一番机缘。

晴朗拜谢退出,没过多久,果然隐隐听得梵唱之声,起自不远的孤峰后面。

他料定峰后必是禅师的闭关之所,已允许入谒,心中大喜,忙转过身,向孤峰礼拜通诚,明述来意,然后恭敬起立,往峰后走去。

那峰原自一片大山岭上突起,由前面望过去,孤立突兀,高刺云表。从峰侧绕过,形势立变。一看地势,那山岭至此忽然分裂,直下千百丈,变成一个极险峻的大峡谷。

因是对崖比这面低了五六十丈,不近前难以看出。离顶百丈以下,布满云雾,阴沉沉的,惟有寒风呼啸,吹得谷中寒云似狂涛一般起伏。

那梵唱之声自谷底穿云而上,已经停止。晴朗正观察间,听得一声清磐,飘出云上。随着云涛浮涌,下面云层忽现一洞。

晴朗忙把心神一定,恭恭敬敬的驾着真火遁光,缓缓穿云而下。

先是白云处处,一片苍茫,云层约有数十丈厚。等把这上层云带穿过,身外忽然空旷,只有朵云片片,自然舒卷,甚是悠闲,眼界却极宽阔。

低头一看,来路上空那座峰崖竟是直插到底,峰脚两旁奇石苍古,翼然森列,当中现出一座广崖。崖外有百十株旃檀树林,宝盖璎幢,龙伸凤翥,无不瑰丽灵奇,森秀特出。

林外不远,又是一片阔大无垠的湖面,湖水清深,一碧千顷,只是静荡荡的,看不见任何生物。那崖形虽极灵秀,当中并无洞穴,也不见人。

湖水深碧莹滑,与寻常清波迥然不同,竟是圣泉灵乳。

这些圣泉灵乳,既可以净化体质,也可以延年益寿,炼丹合药。

晴朗大喜,立即取出一个宝葫芦,装得满满的,再向左边第三株大旃檀宝树走去。

那里形如宝盖云幢,璎珞四垂,异香飘引。晴朗就着地上蟠曲如龙的那一段树根,面向着前面千顷平湖,悠然坐下,欣赏美景。

那个宝葫芦,虽然只有拳头大小,却内有乾坤,可装下上千丈容积的泉水。

晴朗是那种雁过拔毛之人,看到这么多圣泉灵乳,哪里肯放过。

如果智公禅师很介意,那么晴朗会放回一小部分;不过既然禅师不吭声,那么他便闷声发财。

也不知过去多久,忽然一阵香风起自湖上。

当地原在大雪山广壑之下,上面布满一层层的密雪,雪山上面又是终年阴云低垂,暗雾迷漫,永远见不到一点晴空。

而青莲峪简直是另外一个天地,总是光明如昼,祥云片片,永无黑夜。比起上面雪山的荒寒阴晦之境,大不相同。及至香风起处,眼前倏地一亮,大地越发光明。

转眼之间,上空云雾齐收,那香风便一阵接一阵的由湖上吹来。

一会儿后,和风止处,湖上一片淡微微的香光飘荡,接着便飘起极柔和鲜明的祥雾,宛如一片无垠的五彩冰绡,将整个湖笼罩。

祥雾下面,万顷清波一起腾涌,浪并不高,却甚整齐,隐闻涛声汤汤,音若笙簧,令人神智为之清宁,身心有种说不出的爽适空旷。

忽然,鼻端传来一股旃檀异香,与适才香风中的香气有点不同。

远远传来几声清磐,断断续续又传来几声梵唱,并非起自禅师洞中,仿佛来路极远。

青莲峪深居雪山之下,平湖空旷,并无寺观。磐声梵唱如果从外进来,按理应由上空飘堕,听去却又不似,入耳偏是清晰非常。

梵声渐渐稀微渺茫,似在若有若无之间。而那发音所在,又不似移向远处。

晴朗略一思索,突然醒悟,便顶礼膜拜,屏除杂念,虔心向佛。

不一会儿,梵唱之声忽然大起,上下四方一齐应和。乍一入耳,若远若近,似有似无。

只要心神稍一把握不住,微起杂念,声音便即微远渺茫。

到了后来,晴朗悟彻玄机,一任梵音琅琅,响彻天宇,只顾安定心神,不生一念。

刚刚返虚生明,达到物我相忘境界,又是一声清磐过去,繁声尽息,彩雾全收,眼前倏地祥辉万丈,大放光明。

满湖清波,忽然变作一片莲花?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