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全身剧震几下,牙关格格相撞,实是寒冷难当,急忙运起内力相抗,那条冰线才渐渐融化。
一经消融,晴朗登时感到,四肢百骸竟是说不出的舒适受用,非但不再有丝毫的寒冷,反而暖洋洋的,飘飘欲仙,忍不住大声赞道:“好酒!”拿起葫芦,拔开木塞,又喝了一口。
待得内力将冰线融去,醺醺之意更浓,他忍不住赞叹道:“当真是我从来没喝过的美酒,可惜这酒太贵重,否则我真要喝它个干净。”
胖瘦二人都现出十分诧异的神情,略一沉吟,干脆全部送给他喝。
晴朗拿过那个朱红葫芦,一拔开塞子,扑鼻奇香,两口喝将下去,却是有如一团烈火,立即在小腹中烧将起来。
他急忙催动内力,才把这团烈火扑熄。而肚腹中的热气一消,全身便是舒畅无比。
他左一口,右一口,只是片刻工夫,已将两个葫芦的美酒,喝个涓滴不剩。
胖瘦二人面面相觑,脸上都现出大为惊异之色。他俩都是身负绝顶武功的高手,只是二人所练的武功,家数截然相反。胖子练的是阳刚一路,瘦子则是阴柔一路。
两人葫芦中所盛的,均是辅助内功的药酒。朱红葫芦中是大燥大热的烈性药酒,以‘烈火丹’投入烈酒而化成;蓝色葫芦中是大凉大寒的凉性药酒,以‘九九丸’混入酒中而成。
那烈火丹与九九丸中,各含有不少灵丹妙药。九九丸内有九九八十一种毒草,而烈火丹中毒物较少,却有鹤顶红、孔雀胆等剧毒,是两人累年采集制炼而成。
这两种丹丸,药性奇猛,常人只须舌尖上舐得数滴,便能致命。他二人内功既高,又服有镇毒的药物,才能连饮数口而不致中毒。如果胖子误饮寒酒,而瘦子误饮烈酒,却会当场毙命。
两人见晴朗如此饮法,仍是行若无事,怎能不骇然?
胖子轻叹一声,苦笑道:“常听人说,浩然宗的宗主晴朗如何了得,我们总是不信,只怕又是言过其实。今日一见,却是闻名不如见面。”便从怀中取出一块铜牌。
胖子阴沉着脸,也取出一块铜牌,递给晴朗。
晴朗微微一愣,接过两块铜牌,笑道:“你们是特意来找我的?”
那两块闪闪发光的白铜牌子,约有巴掌大小。胖子的那块牌上刻有一张笑脸,和蔼慈祥,而瘦子的那张牌上,刻的却是一张狰狞的煞神凶脸。
晴朗向两块铜牌上注视片刻,只见牌上的人脸似乎活过来一般,便不愿多看,放入怀中。
胖子和瘦子瞧见他收下铜牌,不禁相视而笑,立即表明来意。
原来,胖子叫张三,瘦子叫李四,来自侠客岛,想请晴朗去喝腊八粥。
侠客岛在星辰雾海之中,有两位岛主,每年都会派出张三和李四,到各地邀请一些成名人物,去岛上喝腊八粥。只不过,张三和李四一直小心行事,极少人知道他俩的行踪。
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源自佛陀国。据说,阴历十二月初八,是释迦牟尼佛的成道纪念日。
如今,腊八粥的习俗,并非佛门仅有,已成为一种民间风俗,许多地方在阴历十二月初八吃腊八粥,用以庆祝丰收。
最早的腊八粥,用红小豆来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
腊八粥,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葡萄,以作点染。
只不过,侠客岛的腊八粥,必然会增加许多特殊配料,不是那么容易吃的。
那两块铜牌,笑脸的叫赏善令,凶脸的叫罚恶令,在反面都刻着到达某个集合点的日期、时辰和路径。晴朗的那两块,刻着:十二月初三午时,华夏国海南岛小渔村集合。
晴朗是个爱凑热闹的主,自然不会推却,笑道:“我一定会在十二月初三午时之前,赶到集合点的。两位老兄,野猪肉香着呢,趁热吃吧。”
便割下最好的肉块,送给两人,又从乾坤袋中取出一大坛美酒,一起喝个痛快。
直到天亮,张三和李四才离开。晴朗收好倚天剑,遁入阴影中,全速赶去新疆的那拉提草原。
那些在地星的特殊火焰,他已找得七七八八。据说,那种天雷怒炎,曾经在那拉提草原出现。
那拉提是蒙古语‘太阳’的意思,这个草原位于伊犁州新源县境内,是亚高山草甸植物区,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牧场。
交错的河道,平展的河谷,高峻的山峰,茂密的森林,交相辉映。每年六月至九月,各种野花开遍山岗草坡,五颜六色,将草原点缀得绚丽多姿。
第125章
据说,成吉思汗西征时,有一支蒙古军队,由天山深处向伊犁进发。时值春日,山中却是风雪弥漫,饥饿和寒冷使得这支军队疲乏不堪。
却没想到,翻过山岭,眼前却是一片繁花织锦的莽莽草原,泉眼密布,流水淙淙,犹如进入另一个世界。这时云开日出,夕阳如血,人们不由得大叫“那拉提”,因此而得名。
下午三点多,晴朗飞到新疆境内的大漠,只见地面有着不少狼粪,而且越来越湿。
他再走数里,地势陡变,只见群山围绕,中间一座白玉高峰参天而起。此时阳光斜照玉峰,隐隐泛彩,奇丽无伦。过不多时,一头大灰狼从山岭中奔出,冲向玉峰。
晴朗施展天眼通和天耳通,观察四周,发现在玉峰的西侧,竟然有着上万只饿狼,张牙舞爪,正在追赶一大队驼马。
数十个牧人,正在赶着数百匹驼马,似乎要将狼群引进深山之中。
驼马与著名的羊驼相似,无驼峰,但腿更细,体型更小。那些牧人熟悉驼马性子,好几匹驼马要离队奔逃,都被他们或用口叫,或以鞭打,尽数驱赶归队,竟然没走散一头。
那些牧人,只有一个是女子,体态婀娜,身材高挑,步法轻盈,清逸灵动,腰插匕首,长辫垂肩,一身鹅黄衫子,头戴金丝绣的小帽,帽边插着一根长长的翠绿羽毛,旖旎如画。
晴朗依然留在阴影中,迅速飞到那位美女的身边,想看看他们究竟要干什么。
没过多久,只见大漠上出现一座极大的圆形沙城。城墙高逾四丈,墙上有一狭小门口。
那些牧人驱赶着大队驼马,引着狼群,奔跑进去。
不久,上万只饿狼,冲进沙城,向那些驼马扑咬。
等到狼群尽数入城,突然胡笳大鸣。城外的两旁沙沟里,猛然抢出数百名回人,背上都负着沙袋,涌向城门,纷纷抛下沙袋,片刻之间已将门口堵死。
数十名回人站在沙城墙顶,拿着长索,将那些正在驱赶驼马的牧人吊了上来。
晴朗飘浮在半空,只见那座沙城径长百余丈,里面城墙陡削,是以沙砖砌成,外面用细泥垩光,光溜溜的绝无落脚之处。
数百匹驼马和上万只饿狼挤在城中,撕咬嗥叫,血流遍地。
那位女子站在墙顶,轻叹一声,双眼微红,欢喜的笑道:“狼群为害天山南北,杀人无算,数百年来始终难以驱除,今日总算除掉了这些祸患……”
她叫霍青桐,是新疆的奇女子,虽然才十九岁,却拥有领导才能,冰雪聪明,智勇双全,胆识过人,文武兼备,能够调兵遣将,指挥大局。这条‘请君入瓮’的计谋,便是她想出来的。
牺牲数百匹驼马,将狼群困在这座荒废的沙城中,迟早饿死它们。
霍青桐的外号叫‘翠羽黄衫’,经常是这种打扮。她不但有谋有略,而且眼界高远,胸襟广阔,既有大丈夫气概,又不失女性温柔,是女中豪杰,巾帼不让须眉。
她的师父天山双鹰,在新疆也大有名气。这座沙城,是天山双鹰无意中发现,告诉了霍青桐。
‘雪雕’关明梅,是‘秃鹫’陈正德的妻子。两人一高一矮,一个秃头,一个白发,合称天山双鹰,与‘天池怪侠’袁士霄自少年时即是故交。
袁士霄与关明梅,原本是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但两人的脾气都不好,经常互相斗气。一次袁士霄负气远走漠北,而关明梅一气之下,就嫁给了一直暗恋自己的陈正德。
陈关二人过了一段平静幸福的生活,袁士霄回乡来了,但恋人已嫁为他人妇。
袁士霄无可奈何之下,惟有选择在双鹰住处附近的天池隐居,聊寄相思。
陈正德也因此一直对关明梅不大放心,所以两人数十年来不断为此吵架。而新疆一带的居民,多数很清楚:“这两个人数十年来口角纷争,没一日安宁。”
不过,三人渐渐老去,已看淡了很多,关系日益好转,还经常结伴出游。
袁士霄是红花会总舵主陈家洛的师父,虽然不是修士,武功却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