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天下惟双 > 第7部分

第7部分(1 / 2)

>孙贵胄就大大的不同,对权利、名望、财帛毫无兴趣,他一双慧眼洞悉官场的污浊和欲望,他一颗丹心只为知己者死,可凭他一腔横溢才华怎可容他隐遁山林、纵情诗词?货卖帝王家,从他进宫的那天起已成定局。

孝庄对曹寅是器重的。她选中曹寅的理由很简单,他虽资质不俗,追根到底是皇家的奴才,升官发财、平步青云是他效忠爱新觉罗氏的终极目标,在这一点上他祖祖辈辈都未能免俗。皇帝恰恰需要利用这种欲望巩固自己的统治,有欲望才有动力,有欲望就有弱点。俗人往往容易满足,俗人的优点是他们的欲望,俗人的缺点是欲望恶化产生的贪婪。

曹寅是绝大多数朝臣的缩影,玄烨把控的了曹寅,那自然驾驭的了各怀鬼胎的满朝文武。

毫不夸张的说,孝庄把曹寅看作了一块试验田,把纳兰性德看作了康熙的肱骨。这种因材施教的安排本该皆大欢喜,然天不遂人愿。

康熙八年五月十八日,早朝过后,明珠带着纳兰性德来到宫中一处僻静所在。

明珠捋了捋胡须,左右张望了片刻,压低了声音说,“太皇太后今日还朝,你今夜切不可在宫中留宿。”

“儿子原本就打算今夜归家安置的。”

“你有分寸,为父就放心了。”明珠一对清举的眸子落在宝贝儿子的额头上。

“胳膊上的伤怎么样了?”说着,他握住纳兰性德右大臂。

纳兰性德龇了龇牙,忍着疼孩子气的笑着说,“那个跟头上的一样,早都没事儿了。”

明珠松开手,摇了摇头说,“你就装吧!”

明珠凑到纳兰性德耳边问,“我问你,皇上对参劾鳌拜余党的奏章是怎么看的?”

纳兰性德平静的答道,“皇上什么都不说,就等于全说。”

目送明珠走后,纳兰性德才起身赶回南书房。此时,玛尔汉、明珠和康亲王杰书正在就鳌拜余党及抄没鳌拜党羽家产的事情向康熙奏报。他在外间听了几耳朵,便由后门转进了与前殿一墙之隔的里间。

“启奏皇上,鳌拜党羽家产抄没所得经刑部查实后,已封存进户部国库。”康亲王杰书拱手道,“鳌拜的罪状,奴才与明珠大人、玛尔汉大人商议之后,拟了个折子,请皇上御览。”

康熙和颜悦色道,“皇叔,这件事儿办的干脆利落。”

“这次多亏了明珠大人和玛尔汉大人相助。”

明珠和玛尔汉连忙推搪道;“奴才们尽心办差,不敢居功!”

“鳌拜之事了结之后,朕自会论功行赏。”

三人跪倒在地磕头谢恩道;“谢皇上恩典。”

康亲王杰书又说道;“鳌拜该怎么定罪,臣等意见不一,还望皇上决断。”

康熙侧过脸,低头看了看三位臣子,说道,“都说说吧。”

“奴才以为,不杀。”康亲王杰书率先开口,“鳌拜有罪,但其功勋卓著,为政期间既有政绩,也犯下不少过失。如果杀掉鳌拜,皇亲国戚和赫赫军功的公侯们心里过不去,会认为咱们大清过桥抽梯,这有损皇室声誉和威望。”

明珠拱手附议道,“皇上,法理不外乎人情,奴才以为鳌拜不能杀,将其囚禁即可。”

“奴才以为鳌拜必杀。遵照大清法典,犯上者杀无赦,结党营私者杀无赦,谋害朝中重臣者杀无赦,贪污十万两以上者杀无赦。且我朝自开国以来,尚无功过可相抵之先例,为维护法纪之公正,朝堂之清明,鳌拜必杀。”玛尔汉言辞恳切,句句其中要害。

11。清尘然…第七章:老骥志千里(二)

难题都丢给了皇上,不外乎两种选择——杀与不杀。玛尔汉是刑部官员,从严肃法度出发的说辞有理有据,明珠和康亲王从情理出发的考量无可厚非。他们是要皇上自己抉择,如此举动既全了皇帝龙意天裁的盛名,又免了三为臣工众口一词招致的责难和非议。

“咳!”纳兰性德在内殿轻咳了一声,康熙左耳朵一动,立刻会意。

康熙挥挥手,平静的说,“你们先去吧,且容朕思量一番。”

“嗻,奴才告退。”三人对着康熙跪倒施礼,尔后恭恭敬敬的退了出去。

出了南书房的院门,康亲王杰书嘴角一扬,转向明珠和玛尔汉问,“两位大人,你们说皇上会怎么处置鳌拜?”

明珠低眉一笑,摇了摇头说,“咱们把答案都交给皇上了,皇上自有计较。”

“按理鳌拜该杀,按情却杀不得,这道理,皇上比咱们清楚。”说着,玛尔汉嘴角衔过一丝笑意。内殿轻咳之人是纳兰性德吧。

“皇上对参劾鳌拜余党的折子一笔未批复,这是何意?”康亲王杰书只想把鳌拜的案件尽快了结,却未见康熙的任何旨意,心里有点着急,还有些许的迷惑。

玛尔汉双眸一亮,笑眯眯的说道,“王爷,皇上这是一切尽在不言中呐。”

明珠会意的点头。康亲王杰书双眸舒展,恍然大悟。

******

京郊官道上浩浩荡荡一行皇室踏尘而来,太皇太后朱漆金顶凤辇位于仪仗正中,亭底红髹,上施红花毯、红锦褥席。外用红帘四扇,四匹骏马驾车。

辇后内大臣四员领侍卫三十人,执豹尾枪十杆佩弓箭二十副,大刀二十柄,步行雁翅排列左右拥护。侍卫四十员分两层雁翅步随,前一层二十人,各带弓矢,中二人执吉尔单纛。

“主子,未时车驾就进京了,您再眯一会儿吧。”

苏嘛拉姑跟随在孝庄身边四十多年,崇德、顺治直至康熙亲政,福临、玄烨父子由她一手带大,作为玄烨的启蒙老师她尽心竭力。孝庄时常庆幸,苏嘛拉姑机敏聪颖、才情满腹,她若不是自己的心腹臂膀,她将是自己一生最大的敌人。

“苏嘛,你怎么也有白头发了。”说话之人正是太皇太后孝庄。

孝庄,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被誉为蒙古第一美人。她精通汉语、崇尚儒家文化,写的一手好柳体,绘的一手好水墨,绣的一手好女红。

十三岁那年的那达慕大会,她骑着一匹火红色的马。那马通体上下找不出一丝杂色,奔驰起来体态健美、宛若游龙。马背上的人儿身段婀娜,英姿飒爽。两撇淡淡的秀眉下,双眼皮含着修长的睫毛。她有着一双充满着野性和火一般热情的明眸,漆黑的眼珠尤如最清澈最美丽的星辰。只这一双眼睛,便已对人有了难以言喻的吸引力。

她一出场使得满场颜色顿消,满蒙贵胄无一例外的聚焦在她的身上。正当众位贝勒王孙争得头破血流的时候,八贝勒皇太极近水楼台先得月,将布木布泰纳为侧福晋。那一刻,天边帝皇星轮转,缓缓移向东北变天。

苏嘛拉姑,以陪嫁丫头的身份跟随主子从科尔沁草原远嫁至奉天。与主子布木布泰的艳冠蒙古草原不同,她生的温婉恬静,一张瓜子小脸,柔嫩的肌肤,笔直的一管玉鼻下面,是一抿的粉红色樱桃小嘴,一双宛如是寒星一样的眸子,既熠熠生辉,又温润如水,妙曼袅娜的身材,如同是弱柳扶风一般。

现而今她和孝庄皆是五十六岁的花甲之年,抬头纹、鱼尾纹悄悄爬上了她们的额头和眼角,岁月荏苒、蹉跎阅历化作根根皱纹印在秀颜上。

孝庄与苏嘛拉姑一如姐妹,一如主仆。苏嘛拉姑与康熙一如母子,一如师生。

苏嘛温润的笑着说,“主子,奴婢比您痴长一岁,白头发自然比主子多些。”将滑落的斗篷拾了起来。

孝庄坐直了身子,探手端起茶杯,说道,“等会儿啊,就能见到玄烨了。才几天不见,怪想他的。”

“皇上剪除鳌拜,举朝欢腾,都说皇上是少年英雄,前途不可限量。主子,皇上出息着呢,您就放宽心吧。”

孝庄押了几口温茶,啧啧的说道,“他呀,在我眼里再大也是个孩子。扳倒鳌拜,他才迈出了一步,你们就夸成这样。这人呐,不禁夸。本来好好的,一夸准坏菜。”

苏嘛接过杯子,放在桌子上,笑着说,“主子,你这不回来了嘛。”

孝庄挑帘看了看路边光景,轻轻的说,“苏嘛,跟曹寅都交代清楚了吗?”

“奴婢按着您的吩咐,都交代清楚了。”

孝庄面色平静,注视着苏嘛拉姑寒星一般的眸子问道,“苏嘛,你知道为什么我要把曹寅放到玄烨身边儿吗?”

“奴才窃以为,主子此举是平衡之术。”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