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天烽 > 第222部分

第222部分(1 / 2)

>    高勇轻叹一声:“永远不要高估自己,也不要低估敌人!所有英勇作战的人,无论身处何方阵营,都是值得尊敬的勇士!战争有正邪之分,可英雄却是人类的宝物!”说着对身边跟随的卫兵道:“传令下去,按照老规矩办,阵亡将士遗体火花后送回故乡,阵亡的黑山军兵卒也予厚葬,被俘者愿意归顺的按照规定办理,不愿意归顺的发给盘资,护送到渡口,去哪里由其自行选择!”

郭嘉望向传令士兵的背影惋惜道:“可惜杨凤这位黑山军的军仕!凭其能力,指挥两军作战绝无问题!”

高勇亦露出伤感的目光,叹息道:“人各有志强求不得!所谓志同道合者共谋,心思各异者离析,此乃古之至理!”

说话间,两匹快马载着李政、赵青飞速奔来,赵青首先道:“启禀主公,搜遍城内未发现杨凤踪迹!”说完望向李政。李政苦闷着脸:“属下搜遍城外方圆三十里,也未发现杨凤踪迹!”

闻听此言,高勇伤感的目光渐渐出现异样神色,“也好,只要没死就说明还有消!相信杨凤会逐渐改变想法的,也许……城内的事情交给暂编师处理,李将军率领骑兵立即出发,与华雄合兵后配合武德的严顺攻打获嘉,同时派人通知共县、朝歌守军开拔,将黑山贼彻底赶出河内郡!”

“末将遵令!”

随后,高勇望向赵青道:“赵将军干嘛噘嘴啊?不会是怪罪本将不给你仗打吧!这可不对噢!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赵青咬牙哭笑不得:“请主公下令!”

高勇点头微笑:“这才对嘛!赵青听令:命你立即收馒马准备北上,我军要与先期进入并州的第2机步师合兵一处共同对付上党的黑山贼!”

赵青昂起头飒爽英姿:“末将遵令!”

在城门下停留片刻,高勇拨马离开:“勇最对不起的便是在此阵亡的军民将士,待北方平定,要在此地立碑纪念,军人只要是为国为民而牺牲,都将是国家的英雄!都应当受到后世景仰!”

郭嘉沉默片刻平抑心中激荡,抬头望向高悬天空的日头道:“并州平定后,荀兄、陈兄又要大忙特盟!”

高勇伸出食指摇晃道:“他们那是脸上苦闷心中高兴,天下太平是所有人的理想!”

……

并州太原郡晋阳城,一轮猛攻杀入城内的郝昭郁闷了!本打算狠狠宰杀黑山贼一顿,谁知一个时辰前还死命抵挡的数万黑山贼眨眼之间消失的干干净净,诺大的晋阳城空空荡荡,仿佛无人居住的鬼城一般。提着刀沿街走去,除了扔得满地的烂衣破布和锈蚀兵器外便只剩焚烧殆尽的篝火了!

站在街心扫视一圈,郝昭圆瞪血红的双眼大吼道:“黑山贼,郝昭和你们没完!就算你们逃到天涯海角,郝昭也要将你们斩尽杀绝!”

“启禀将军!城西发现黑山贼踪迹!据判断可能是黑山贼大部逃窜方向!”

郝昭立即大吼道:“立刻请示高将军,郝昭愿率部追击黑山贼,一定要将他们彻底碾碎!”

“遵令!”

随即郝昭开始整顿兵马准备率军追击。

但是,当请示传到高顺幢却遭到否决。满怀信心准备大干一场的郝昭闻听请求遭拒登时大惊,急匆匆跑到高顺处问明原因。

高顺面色严肃训诫道:“主公发兵并州是为平定并州、为对付四周敌人做准备,当务之急乃集合优势兵力将顽固的黑山贼逐个击破,而后再留下部分兵力清剿逃窜至山区的黑山贼!有些事情你还没听说吧?刚刚进驻剧阳的骑兵部队发现城北出现匈奴斥侯,且匈奴有增兵南下的俭!”

郝昭一惊,激动的心情立刻冷静下来:“难道说匈奴要趁乱攻打并州?”

高顺没有回答,而是眼望上党方向说道:“故此,此时必须尽快将并州大部平定,好调动兵力北上南下!你知道并州周围现今驻扎有多少兵力吗?近十五万!占去督军府总兵力的三分之一!若并州战事久拖不决,不用黑山贼打,征北军自己就将被迫退兵!”

郝昭心中猛然一震,此时他终于明白军校中学习的战略与战术的区别了,战术着眼于眼前,而战略着眼于长远!郝昭当即跪地恳切道:“卑将知罪,请高将军按律处罚!”

高顺将郝昭扶起掸去其身上的尘土命令道:“郝昭听令:命你率领本部兵马立即东进攻打榆次,从背后偷袭阳邑。如此,上党黑山贼将如瓮中之鳖永无出头之日!”

郝昭立正敬礼:“遵令!”

……

逃入山区,发现并没有征北军追击,大计长出口气问道:“陶兄,今后兄弟们可全部仰仗你了!”

陶升拍拍大计的肩膀微笑道:“放心,有陶升在保证兄弟们都能过上好日子!”说完指向远处升起淡淡炊烟的村落道:“走,先到那里看看,保不准还能有小妞呢!”大计会意,二人同时发出大声淫笑。

跟随赶路的黑山贼兵卒看到主将如此,以为要有好事发生,怎知道等待他们的将是一条充满艰难坎坷的不归路!

……

郝昭向西凝望一眼,冷哼一声后大叫道:“全师听令,立刻出发,一定要在明日晌午前攻下阳邑!”

'  '

第四章 大漠云起(1)

初平三年(公元92年)八月十二日清晨,大兴安岭南端修建已满四年的三江郡第二大要塞城池虎威要塞,三江郡太守、跟随高勇多年并已育有三子的孙泰仍旧坚持着早起打拳的习惯。一套高勇亲手教习的太极拳打的圆润连绵,比师傅教的还要好,一招一式少了年轻时的冲动,多了老成持重的稳健,配上修剪别致的胡须,竟然将勇武与文思合二为一!知道者明白孙泰出身武将,不知道者肯定认为孙泰出身儒生!

喜鹊在墙头叽叽喳喳吵闹不停,城内军营隐约传来士兵操练的呐喊,天空中几朵浮云飘过,带起微微清风。“爹!孩儿已经在城内跑完两圈,高叔叔教的拳法也打完两遍,这次该教孩儿弓箭了吧!”一名七八岁模样的少年衣襟汗湿气喘吁吁的跑到孙泰面前请示。不错,他便是孙泰长子,出生在奉天城的孙奉,也是继承孙家兴旺发达的第一人,同时也是帝国新钏大名将之一。此时虽然仅有七岁,可身材却已超出同龄人许多,一看即知是练武的好料!

孙泰看着儿子不断起伏的胸脯笑道:“开弓放箭?你还差得远呢!去,看到墙脚的大青石没有?若能把它举起来,爹一定教你射箭!”

孙奉昂首道:“大丈夫一言为定驷马难追!”言罢深吸几口气大步走到青石边,手指紧紧扣住石底双臂较劲“嗨!”带着童稚的呼喝中,孙奉硬是将青石抬离地面,抬到腰身处……不过,终究量有限,在腰身处再也无法向上移动分毫……“咣!”青石掉落,孙奉怒气道:“青石很沉啊!好,七天之内一定要将你举起!”说完,也不顾手脏,在嘴上一抹又跑了出去。

孙泰摇头苦笑:“这孩子的毅力不错,可惜……唉,看来还得多读书啊!等暑假结束还是把他调到十一中吧,听说杜封的儿子也在那里上学,一起做朋友也不错!”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