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近日总熬深夜,妹妹总少不得在旁伺候。”
面上恭敬,但那颈子上的吻痕却因坐下来的动作而叫人看见。阖宫都晓得楚昂对她的迷眷,亦都尝过皇帝爷宠幸时的温柔或汹涌,当下各个表情便有些五味杂陈。
殷德妃年已四十有一,早不知多久没有过。便岔开话题,指着矮几上的盘子道:“尝尝这个吧,今岁的荔枝都把人吃腻,这么一弄倒叫人新鲜。方才孩子们抢着吃,是本宫楞剩下几个留给你们。”
那荔枝果冻被盛在铜钱大的瓷杯里,用牙签轻轻一挑便沾出来,晶莹剔透的打着颤。芯子是一枚荔枝肉裹着桂花蜜,粉黄嫩白的惹人馋。
讨梅轻启红唇含一颗,立时扬眉道:“这回准没猜错了,一定是陆梨做的,她可是从来把萝卜白菜也能做出山珍海味。”
一旁站姿服侍的尚食女官王嬷嬷便恭敬笑答:“小主说对了,正是那陆梨丫头琢磨出的新花样。”
这当口贵妃娘娘也在呢,淑女在未得皇帝宠幸前,倘若讨得皇子娘的喜欢,也是有机会被赏拨给皇子爷做妃子的。讨梅在众主位跟前露了脸,难免按捺不住小窃喜。
锦秀在一旁冷眼旁观着,只做是不动声——但若不对自己忠心、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她可是不会遂她的意。
楚恪在外头蹲了尿,一歪一歪地走进来,听见了便问:“可是在说我认识的怒泥,她在哪儿?”
他惦记着陆梨上回给他吃的梨花糖,一进宫就叫楚邺抱着去衍祺门下找她,找不到人哩,不晓得去哪儿了。楚邺因着闻双儿的敏感,从不在宫里与宫女们多言,便敷衍着把他抱走了。这会儿眨巴着眼睛急得慌。
殷德妃最是疼爱这个宝贝小孙子,俯下腰调侃他:“哟,瞧这牙没长全口齿不清的,本宫可不晓得你在说什么。”
楚恪被听不明白,又急又不服气,便嘟嘴叨叨:“是怒泥……我拉屎了,哭着哩……她牵着我去找小四叔……他两个隔着门偷看,小四叔喜欢她。”
一边比划着,一边瞅着桌上的几枚荔枝冻,又掉下来两颗晶莹的口水珠子。
“嗤嗤~”那稚嫩粉俊的小模样,不禁逗得一旁的宫女抿嘴轻笑。
施淑妃怅然又满目爱怜地凝着他看,难得少见的开口道:“说起这个本宫倒想起来,从前宫里有个小太监,亦是做得一手巧食儿。连我那不搭理人的湄儿,竟也能惦记着吃上他两口。如今风水流转,这宫里眼看着又要出奇才了。”
口说着,又想起当年的小麟子,五六岁没朋友,大清早的提个小丑盒子,在里头搁了三两个歪里吧唧的鹌鹑蛋,傻愣愣站在永和宫外看着自己闺女玩。等半天楚湄也不理他,他瞅着她一直没声音,便巴巴地把盒子往前挪:“给你吃。”
那乌眼珠子里盛着巴结和渴望,小墩墩的耷一身太监曳撒。楚湄也爱骄傲,不理他又想吃。叫来自己去提盒子,味道施淑妃尝了,倒是好吃得紧呢,可惜死得那叫个惨。
当年万禧关于隆丰皇帝遗子的传言,尚在有苗头时便被楚昂掐灭了。宫里头除却一些老人,小一辈是并不晓得的。想来那孩子也是歹命,一样淌着皇室的血脉,却被阉成了太监,便揭穿了身份又能给他什么?若是女孩儿倒省心些,总归还能叫上他兄弟几个一声“哥哥”。既是个男孩,活着活着也是煎熬啊。
殷德妃想起老三前些时日提过的话,似乎说是要把什么宫女派去给老四,便笑笑道:“呵呵,一点荔枝引出来这许多话头,我倒好奇那丫头是什么三头六臂了。对了,今儿这山珍蘑菇汤甚是补益,既是哥姐儿几个都在,不如派人去把老四也叫来吧。”
她是楚昂在潜邸时的通房女婢,打七岁上就一块儿在身边长大的,因着服侍多年,楚昂对她多有敬重。她这般把话一说,众人自然都晓得是得了皇帝嘱意了。
张贵妃适才一直在默默地听。她是拿老二没办法的,原本这些天看楚邝又是给陆梨抓蛇,听说又是吮指头又是送蛇药、讨帕子的,她还只当这两个有戏看了。还寻思着等火候一到,就拿捏住陆梨不放,逼着叫楚邝去娶门亲事,再把陆梨附带着赏给他。可好,未料那丫头竟然悄不愣地见过老四了。
张贵妃把这些事儿在脑海里一捋,便想起陆梨先时被老二注目时的冷淡,原还只当这丫头泰然端宁,此刻倒要琢磨起来了。她想起楚邹那天去了御花园,陆梨又恰恰做了一盘荷叶肉,脸上的表情便僵冷下来——别到时候自个儿子还单着冷炕头,倒给他老四先做了嫁衣。
张贵妃恍然凝神,四年未见,瞧瞧那小子如今耗成什么模样了也好。便也勾起嘴角宽仁地附和道:“是极了,今儿个老二正好回宫,叫他兄弟几个凑一回热闹也好。”
说着就打发小刘子往延禧门外出去。
第142章 『叁伍』乱了鸳鸯
右端间里围着晚一辈的孩子们,三公主楚湄正低着头自己缠花绳,宋玉柔靠在她身旁的台架子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看见小刘子颠着腿出去,便嘟囔道:“那太监跑起来腿像普度寺塘子里的虾,没用火烤它就曲了。”
十三岁的楚湄生得白皙可人,宋玉柔声音不大,她听力不好,但每次听他的声音却都分外清晰。轻声答:“你在庙里清修,还偷吃虾。破坏和尚的清规,佛祖该不保佑你了。”
少女声音清细的,带着宫廷特有的不快不慢,听在宋玉柔心里舒服得就跟蚂蚁在爬。
被她揭穿了有点犯窘,但也不往心里去,只道:“我吃不好了没力气保护你。”
这肉麻的,他倒是说得脸不红心不跳。那单眼皮下黑眼珠子亮闪闪,楚湄瞥一眼,双颊便堆起了红云,不应话。
少顷,宋玉柔就又寻了话头说:“三月底四月的时候,那寺里湖畔桃花开得甚好,你若是明岁能出宫,我可亲自带你去瞧。”
公主在出嫁前是没有机会出宫的,从出生就困在四方方紫禁城里,除非得脸随皇帝娘娘们驾幸出游。楚湄略带惆怅地说:“御花园墙角的那棵梨花开得也美,赶三月走几步路就能瞧见了。”
他两个总是这样含蓄而别扭,声音也低,却兀自腻在其中。二公主楚池一旁听了,挑眉戏谑道:“瞧你弟弟,三妹待在哪儿他就杵在哪儿,一个公子爷凑在姑娘堆里也不嫌寒碜,不怪都叫他玉柔小姐。”
宋玉妍从来拿她这个心眼儿比蜂窝眼子还多的弟弟没办法,闻言应道:“他那是生怕人不晓得他中意三公主,盯着防着呢。等大伙儿都晓得了,人也就是他的了。”
因往殿外一瞧,见二道门前还是空的,不禁又问:“邝哥哥约莫几时才回来?”
她求了母亲好几天,晓得今儿是殷德妃摆宴了楚妙才肯放她进来。为此特意起了个大早,穿了上个月楚妙给她新裁的杭绸缎子,又在唇上涂了丁香脂,眼角还扑了点儿粉影,这半天的功夫就不晓得打问了几次。
楚池是知道她还恋着自个二哥的。小时候母妃失势,她也指望着二哥能和宋玉妍好,然后借宋家之势得以翻身;但如今她算明白了,二哥苦心扒肺地立了军功,就是为了扬眉吐气把宋玉妍甩开。他压根儿就不喜欢宋玉妍,回来这么多次了,但凡一听到她在就转身掉头走。
楚池在宫里也看得多了,天家的女人都只是男人的附庸品,宋玉妍这般打小明珠般捧着长大的姑娘,跟着二哥得吃多少苦头。私下话里话外也暗示过宋玉妍不少回:“我二哥那人没心没肺的,说不来就不来,快别惦记他了,不值。”
可宋玉妍不,她就是迷恋二皇子楚邝,打生下来就带出的迷恋。喜欢他少年时一个人被拘在宫墙下的落寞,喜欢他隐匿在骨子里的不屈与不甘,联想他在战场上的浴血厮杀,所有的所有都叫她憧憬而迷恋。
正说着话,转头发现窗外丫鬟在朝自己挥手眨眼睛,她垫着脚尖看,猜着是邝哥哥快要回宫了,便扯了个谎儿拍脑袋:“呀,我头上一个珠花还在你母妃殿里忘了拿!”留下楚池一脸无奈叹气。
陆梨双手端着盘子和一队宫女走进来,水绿森青的衫裙随着细风拂动,宋玉妍窈窈窕窕地打门里出去,两个十四岁的少女便在漆红门槛前擦肩。差不多的身条儿,一个穿着织花的绸缎褂子马面裙,跑得宛如一只蝴蝶,一个微微颔首做着宫廷女婢的规矩,安静且略瘦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