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太平新篇 > 第186部分

第186部分(1 / 1)

>是以三艘铁甲战列舰为核心,二十余艘大小战舰护卫在外的稳固队形,两只舰队在南海只打了半天,信兴满满的帝国水师就被击沉了大小战舰七艘,新任水师提督张承宗乃是惠山一期水师科毕业地老科班生了。  自帝国水师创建的那一天起,张承宗就始终奋战在大海之上。  几乎把帝国水师大小官职都做了个遍,真正是积功而至水师提督,海上经验极其丰富。  这次迎战英国舰队他深知双方实力相差甚远,犹其在水兵地个人素质上,帝国水师远远不如英军水兵经验丰富,因此张承宗主张以巴拉旺岛吸引英军舰队,而水师则从侧后夹击。  可是没有想到英军根本没有理会巴拉旺岛的驻军,而是直接饶岛而过,随后直接与赶来的法、西舰队会合,这样一来不但在战斗素质上联军超过了帝国水师,便是在数量上也比帝国舰队多了近八艘,会合后的联军舰队一路北上,接连攻克了数个被帝**队占领的南海岛屿,如果任着联军北上。那帝国将失去南海所有的岛屿,不但防线将被迫收缩,连在巴拉旺的陆军也被困在敌后,说不定便落个全军覆没,真要如此那可是帝**队从未有过地重大损失,无奈之下。  张承宗只得集中水师主力突袭了越南的数个法**港,想以及来吸引联军舰队增援,而他们可以中途设伏,未料此招又被联军看破,双方主力在归仁以东四十海里处遭遇,顿时便乒乒乓乓一阵乱打。

这场海战,联军为了利用撞角而采用了锲形队,利用航速直接冲击帝国水师中军,而帝国水师舰船根本就没有安装撞角,这般迎头对撞自然不是联军对手。  张承宗只好命令舰队转舵避让。  同时利用侧舷火炮对高速而来的联军舰队炮击,只第一个回会。  帝国水师便丧失了上风优势,接下来的舷号战中,英军三艘铁甲舰奋不顾身的冲击在最前面,想利用自己的装甲防护来进一步的打乱中国舰队的队形,总算帝国水师地三艘铁甲舰虽然火力不及联军,但却是采用了旋转炮塔,左躲右闪中仍可勉强还击,几番冲突才把阵脚守住,但已经有两艘巡洋舰被炸破水线而缓缓沉入海底。  双方你来我往,硝烟弥漫,喊杀震天,一直拼杀到日暮总于是帝国水师损失过重而不得不先退出战斗,所幸联军也吃了不小的亏,也不敢再追,只得各自收兵。  这一战帝国水师沉没五艘,重创七艘,而联军也被打沉三艘,至少有六艘不得不回港修理数月,仅仅从战果上看帝国水师损失远远比联军要重得多,但对于帝国政府来说,更严重的不是沉了几条船,而是这次海战失利意味着即将丢失南海的控制权,这才是真正重大损失。

面对帝国水师的重大损失与朝廷内部要求将水师撤回,消极避战的重重言论,帝国皇帝力排众议,严令朱永华、张承宗必须继续保持在南海海域对联军舰队地压力,在条件成熟时敢于突袭印、越、菲港口,迫使联军舰队不敢放胆北上,同时王财严令南海各守岛部队,除非军令撤离,否则必须死守,任何擅自放弃阵地的行为都将面临军法严惩。  此外,考虑到联军在海上的优势,王财认为继续将南海做为主战场,甚至登陆菲律宾的计划已经不合时宜,必须扬长避短,以帝国陆军的优势来弥补水师的劣势,因而命令高建国、李秀成的印北驻军展开积极动作,配合印北义军向英军发动小规模反击,越北总督石达开向越南南部推进,消灭法国人在越南部的驻军。  而这两个方向上又以越南战场为主,印度战场为辅,之所以这么决定是因为印度英军尚有数万人之众,主动进攻未必能够有全胜的把握,而越南法军就不同了,法军驻守越南陆军总兵力不到五千,其余大部分都是越南本土的土兵,其装备与战斗力都远远不如石达开地部队,出击南下实有十成地把握,只要逼法国人停战,那将是对联军的重大打击。

而联军地作战计划实际上是在取得南海制海权之后,舰队主力迅速北上,以威胁中国本土来迫使中**队不敢在印、越发动陆上进攻,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刚刚遭到重创的帝国水师居然寸土必争,受到如此重大损失还是坚持在南海与联军舰队游斗,不断炮击三国港口,袭击三国商船,这样一来联军舰队为了保护各港口安全,不得不继续在南海寻找帝国水师主力决战,也因此而没有余力继续北上。  这样一来虽然初战受到重大损失,结果帝**队在石达开部挥师南下后却反而渐渐占了上风。

接到朝廷军令的越北总督石达开立刻以刘永福所部194师为先头部队,以石镇吉的190师为后续,两师共两万五千余人分别从南定、和平出发,一路南下。  当时在越北帝**队与越南法**队之间缓冲的是越南阮氏王朝,阮朝之所以能存活至今,完全是因为中、法两国都希望能够有一个缓冲区来防止两国冲态,现在帝国既然决心驱逐法国势力,那当然不会再意这个阮朝是否允许他们借道而过,两万大军滚滚而入,随即便将一路之上的阮朝军队全部缴械,仅仅三天时间便杀气腾腾的直冲到了昆嵩。  帝国政府这一招即在联军意料之中,又在三国意料之外,所谓意料之中是因为联军早就算到在海上吃了亏的中国人一定会借陆军优势出击,印度和越南的英、法军队都为此做好了相应的准备,所谓意料之外是因为没有想到中国人放弃了主力云集的印度战场,而以杂牌军(洋人向来认为王财嫡系国防军是帝国主力,地方军阀是二级杂牌军)南下进攻法军,更没有想到中国人会进攻的如此之快,三天时间便让越南阮朝几乎亡国,这样一来法军是否能够挡住中国人的冲击,实在难以预料,唯有寄希望于在邦美蜀至芽庄一线修筑的防线了。

邦美蜀至芽庄防线是从中英之战便开始修筑的一道坚固防线,当时英**队在印度北部被中国人打得连吃败仗让法国人意识到保留越南之地就必须要有一套应付中**队的战术,考虑到当时的战术思想与陆军作战实际,法国政府最终批准了修筑这一样道长达数十里的防线,整个防线纵深达到十里,设置大小藏兵洞三十余处,各类火炮近五百余门,由五千法军与两万越南土兵共同防守,贮备了大批粮食军械,近十年来法国人不断的强迫越南贫民修筑、完善这道防线,实际整个亚洲也没有比他更坚固的防线,凭借这道防线,法国人与英国人达成协议,只要中**队开始攻击邦美蜀-芽庄防线,英**队就必须在印度发起进攻侧应,同时一旦法军力不能支,那印度英军必须派部增援。  事实上法国人也不愿意英国人插手越南,所以不到万不得以,他们并不希望英军登陆越南。

第263章:战术分歧

第263章:战术分歧

第263章:战术分歧

在这样一道坚固的防线面前,刘永福与石镇吉也是没有什么把握,正如洋人们说认为的那样,这两个师的中**队并不是帝国国防军主力,刘永福的194师是石达开在越北组建的新部队,虽然装备上达到了二线师标准,但是兵员全部是越南人土人,战斗意志与战术技能甚至至还不如石镇吉的190师,而石镇吉的190师虽然是一支参加过内战的太平天国老部队,又以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居多,但是他们都有二线师的通病,就是缺少打攻坚战的重炮,全师一百多门火炮全部是轻型野战炮,这对于结构坚固的法军防线基本如同挠痒,而更为严重的是自开战以来,刘、石两军一路势如破竹,着实有些犯了轻敌的毛病。

面对法军防线,刘永福担心194师实力不足,因此建议将两师的火炮并到一起使用,集中火力打击法军防线上比较薄弱的点,并提出了两个方案,第一由作战经验丰富的190师主攻,采用中央突破,快速穿插的战术,但是石镇吉认为190师是石达开的家底部队,不能轻易的和法国人拼消耗,再说战前计划也是刘永福的194师打头阵,所以不同意刘永福的意见,坚持要194师主攻,1第二个方案,他认为如果坚持要由194师主攻的话,那必须以少数部队吸引法军正面。  主力则绕过邦美蜀,从法军侧后发起进攻,没想到这一条石镇吉也坚决反对,石镇吉认为必须在正面战场上“狠狠地敲打一下法国人”,绕到法军侧后的做法完全是“畏敌之举”。  两个人在进攻前为这事一直吵到了越北总督石达开那里,最后还是石达开改变命令,严令由石镇吉担任进攻总指挥。  统一指挥这次对法军事行动,这样一来刘永福的194师就被推到了进攻一线。  刘永福虽然一百个不愿意,但是也没有挑战军令的勇气,只能传令所部各团、营临时赶制攻坚器械,结果中**队虽然早就抵达法军防线下,但却拖了将近一个月才做好进攻准备,这样一来原来措手不及的法军得到了宝贵的近三十天时间来收集中**队的情报,并调整了部署。  等到刘永福恼火地发起进攻时,集中在中**队二百多门各型野战炮面前的法军防线后面,联军也部署了轻重火炮近一百五十门,甚至连防线前沿都做了炮兵射击标记,当真是威胁极大。

总算刘永福颇有自知之明,为了克服火力不足与士兵作战经验缺乏地劣势,这位帝国未来的名将认为只有将进攻发起地向前推进,才能尽可能的缩短士兵在冲锋过程中的损失。  为止他暗中命令士兵开展坑道作业,不断将进攻出发地向法军防线掘进,这一招颇出法军意外,躲在防线后的法国人眼见着如同鼹鼠般在黑夜中不断挖土推进的中**队居然毫无办法,只能不断的开枪开炮,但是在黑夜中地命中率实在不高。  给中**队造成的伤亡也远远低于刘永福的心理价位,又花了四、五天的时间,194师终于把阵线推进到了法军防线二百米左右的地方,再想往前,法军的枪炮精确度就高了,双方就这么对峙着,大家心里都明白,接下来的几天里,这二百米的距离将结束许多人地生命。

194师上校师长刘永福一生都将记住这个血肉横飞的日子,如果说野战中**队尚可借着人多的优势占点上风的话。  那攻击即设的坚固阵地就不那么熟练了。  在双方数百门火炮持续一个小时的对射结束后,194师一团一营近千人呐喊一声便扛着各式各样地攻坚器械冲了出去。  在工事里紧张的盯着这些冲锋的士兵。  刘永福一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刚才法军的炮火充分说明尽管在中**队猛烈的炮击之下,法国人仍然保存了火力,在这种情况下命令士兵强攻无疑是愚蠢的。  果然,一团一营刚刚跳出战壕便遭到防线后法军劈头盖脸的猛烈射击,飞舞的弹丸在土地上砸出一个又一个的弹坑,士兵们仅仅冲出去五、六十米就倒下了一百多人,受伤未死的士兵蜷缩在地上翻滚哭号,他们地惨状让一营其余地士兵目瞪口呆,不但脚步放缓,连队形也不成提统了,不但有人随手扔掉武器,抱着脑袋就往回跑,更有人双脚一软就趴在地上装死!这第一次冲锋不但损失了二百多人,简直把帝**队的脸都丢光了,特别是大声欢呼地法军士兵躲在防线后用步枪瞄准了伏在阵地上即不敢前进,又不敢后撤的那些个一营士兵,声声惨叫传来,直把刘永福气疯了。

没等刘永福下令再次组织第二次进攻,石镇吉派人来斥责194师这次“丢脸的进攻”让刘永福气得一把抽出短枪,扯掉衣衫就要上去拼命,总算是周围的副官死死的抱住,这才没让一代将星就此陨落。

第二次进攻的规模远远超过第一次了,刘永福吸取前次进攻的教训,以精锐的三团一营为第一攻击波,以一团一、二、三营为后序,一次投入了四个营近四千人的兵,为了防止队形过于密集而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刘永福还命令所有士兵必须以散兵队形前进,任何擅自逃跑、后退的士兵都将被枪毙。  在他的严令下,194师的越南藉士兵总算是鼓起了勇气,当炮声一停,相互鼓励着再次冲出战壕,黑压压的四千人像洪水一般汹涌而来,到也颇俱声势。  刘永福只见得法军防线上不断闪动着道道火光,他明白,这火光每闪动一下,自己就会失去一名士兵,但在这个死战拼杀的时候,自己只能希望士兵们凭借他们的勇气奋勇而上,去争取荣誉了。

也许是比较精锐的三团一营坚决果断的冲锋激励了一团三个营的士兵,也许是三团一营承受了极大的伤亡,为后续的同袍开辟了安全的通路,第二次冲锋的士兵居然没头没脑的一直推进到法军防线外侧的土壕边,随即五十多架长梯与踏板一起架上了壕沟,成百上千的士兵呐喊着往防线上冲去……

站在工事内指挥的刘永福激动的跳了起来,他狠狠的搓了搓满是汗水的手掌,正要下令待命的二团一营跟进,却突然看见好不容易爬上法军防线的士兵下饺子般一个接一个的摔了下来,紧接着土壕外升腾起了十几个巨大的烟雾,猛烈的爆炸声中,无数士兵的残肢断臂被炸上了半空中,就在众人目瞪口呆之间,刚才已经枪声零落的法军阵地突然之间响起了密集的枪声,也不知道是增援法军到了,还是该死的法国人早有埋伏,总之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立刻让正要得手的中**队发生了混乱,冲上法军阵地三团一营伤亡惨重,根本无法再起到中坚的作用,而土壕一侧发生的十几处巨大爆炸又让后续的一团三个营慌了神,仅仅是稍一犹豫,方才还占着优势的帝**队再次像退潮一般乱吼乱叫着逃了回来,所谓兵败如山倒,即使刘永福铁青着脸下令执法队向发了疯般逃命的士兵射击也根本没有办法阻止这些丧失了斗志的逃兵,而一团撤了下去,冲在最前面的三团一营就成了被他们抛弃的孤军,194师阵地上所有的士兵都清楚的看见三团一营残余的士兵为了掩护当了逃兵的一团,仍然拼死抵抗法军的反击,双方的士兵端着刺刀展开了激烈的肉搏,不断有穿着灰布军装的三团士兵长声惨呼着滚下阵地,这一幕幕让刘永福痛苦不堪,也让194师疯狂逃命的士兵极感羞耻,一团三个营的士兵在逃命的过程猛然回头发现阵地上还有自己人拼死奋战,人人均感后悔,但是现在继续返回已经毫无意义了,法军害怕中**队增援三团一营,刚刚稳住阵脚便命令火炮覆盖射击两军中间的缓冲地段,最后的结果便是194师三团一营近千人几乎全军覆没,犹其令人痛恨的是,阵亡在法军阵地上的三团士兵尸体居然被法国人毫不客气的全数抛了出来,这情景即让刘永福恼火,又让他无奈,如果还按照石镇吉的办法,那打光了194师也不一定能前进一步,可是军令如山,明知这是错的,刘永福只能咬咬牙认了。

尽管194师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但是石镇吉仍然坚持采用正面强攻的办法,事实上这与石镇吉长期以来的作战习惯有关系,石镇吉是石达开的族弟,在内战中滚了多少年,可以说战斗经验极其丰富,但是这个人有个坏毛病,无论是与清军还是湘军作战,他都是敌强己更强的态度去打仗,面对清军、湘军当然吃不了太大的亏,这种不要命的打法甚至还让他占了便宜,但面对洋人军队还采用这种打法,那不但吃定了亏,甚至与送死无异了。

第264章:普军参战

第264章:普军参战

第264章:普军参战

正是石镇吉的这种心态让他对刘永福两次进攻都遭到惨败极为不满,一再斥责刘永福作战不利,指挥无方,刚开始刘永福还垂头丧气的忍了,第一天的进攻让他损失了近千人,心中的恼火着实比石镇吉要厉害的多了?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