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他从雪中来 > 第34部分

第34部分(2 / 2)

她想到方才小南阁中,杜义送来的那副卷轴,那上头是新帝三年的冬日,她自陵州初初到了帝京,与裴嘉鱼一道去了绿澜院,听了一曲这样好听的南音。

她着了一身牙白锦裙,在那场岁末温和平淡的光线下,说不出的氤氲缱绻,温柔情态。

画上微风轻动,吹过了她的裙摆,她回过头,心中正想到,那个曲子,弹得这样好听。

而那半回头的温柔模样,与那一日微微倾斜的天空,一道收进了那副画卷之中。

她想到,那时候赵绎还是个形容英朗的少年,着锦衣金冠,跨红鬃烈马,如同一轮璀璨的朝阳。

而裴嘉鱼,仍然是鲜衣映衬,明艳如同一颗举世明珠。

那时候裴贞还是帝京的混账公子,眉眼风流,未见有愁容。

那时候裴世子,还是个模样英气,脾性却温厚的好儿郎。

她叹息一声,握住赵绪的手掌踏上了离京的马车。

滚轴声渐渐响动了起来,她靠在赵绪的怀中,低声说道,“黑丸怎么会在老王爷手中。”

赵绪的面庞贴着她的鬓边,低声道,“从前未曾离京的时候,误入承明殿书房,偶然听见父皇与老王爷的密谈。”

“那时候父皇已经开始老了,他将黑丸给了老王爷,说道,待他驾鹤以后,若有时机,便予裴贞一条活路。”

那时候先帝已经开始老了,他生而不能面对的一些往事,便在死后要给彼此一个解脱。

“阿绪。”

“嗯。”

“我们回陵州罢,我带你回家。”

赵绪眼底有许多温暖的笑意,他以面庞摩挲过沈羡的鬓角,应道,“好。”

新帝三年春日最盛的那一日,下了整整一天的大雨,当日雨停时分,律判司张敬之漏夜进宫,献上了一枚玉印,称道不知是何人相送。

第二日,新帝赵缨颁旨,拟国号为定乾,又奉先帝遗诏,封长公主盛华为镇国公主,封地岭州,赐丹书铁券,无旨不得入京。

然而这道旨意还未来得及发到重芳宫,便有消息传来,长公主薨了。

她纵火烧尽了重芳宫,将她的一生荣宠与一生牢笼,连同她自己,一道付诸了一场焚天大火。

定乾帝沉默了半晌,一言未发。

倒是消息传到陵州宣王府邸时,赵绪轻声说了一句,皇姐从前,极喜岭州荔枝。

定乾元年,帝缨御驾亲征南方,持战数月,击退南疆,重定大盛。

老镇南王以年老故,乞骸骨回京,又因痛失长子,上书请求不再另封世子,镇南王府的封爵,将随着老王爷的来日故去,而土崩瓦解。

老镇南王解甲,裴府以余下二子皆有官职故,分府另居,裴贺仍为骁骑营统领,裴赞仍任编修一职。

明珠郡主向定乾帝请求往南方边境从军,被定乾帝发了一道旨意,赐婚武定侯周贞,当日便由自北方回来的武定侯亲自带去了北境灵川。

裴家虽元气大伤,根基未断,仍有一朝明朗来日。

倒是对于大盛朝的百姓来说,多了许多的奇闻轶事,前头方说道那场春日里战死北方的宣王赵绪一朝死而复生,被定乾帝重封陵州,赐丹书铁券,仍领宣王之号。

后头还未曾感慨完大盛战神不死之身,又说道定乾帝击退南方半年以后,从前身死的裴世子同样一朝死而复生,重新回到了帝京,惊起了满朝的文官武将。

听闻裴贤回来那一日,曾经去了帝京城外一些距离的无名处,那儿有一座墓碑,上刻了一行无名氏。

裴家阖府坚辞重封世子,定乾帝便另封了裴贤威远侯,仍然去了南方。

时有人称定乾帝乃真龙天子,上天因而赐下大盛一南一北两战神不死之身,将佑大盛千秋万代,治世永昌。

定乾五年的一场春日,大盛南方一个无名的小镇,有一须发皆白的老叟捧了个棋盘出了小院木门,寻着了街头卖饼的老翁,席地而坐,在和煦的春风中下起了一场百无聊赖的棋局。

“老卫头,你听说过天兵吗?”

“何事?”

“听说元年的时候,南方打仗,老将军本来要输了,突然出现了一群和尚模样的人,神出鬼没的就把仗给打赢了。”

“有这等事?”

“哎,老卫头你不要趁机偷我的子啊。你没听说么,贵人住的帝京里头,原本有座什么寺,可大了,一夜间人去楼空,连只耗子都摸不着了呢!”

那须发皆白的老叟笑了笑,面目间的沟壑都蜷曲成苍老的模样,他淡淡摇了摇头,“不曾听过。”

那卖饼的老翁正说道,“老卫头你瞧着像个文人,这一手棋可太臭了!”

那须发皆白的老叟登时面色大变,怒道,“你骂谁臭棋呢?”

春日里光线明亮处,徐徐送来一道微风,拂过人心头的所有往事前尘。

即使曾经行走在最黑暗的茫茫大雪中,亦会有人从容前来,为你点上一豆亮光。

那是一条最温柔的前路,有人愿作春风,为你拂开所有冰雪消融。

(正文完)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