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他从雪中来 > 第14部分

第14部分(2 / 2)

“平安便好。”赵绪淡淡笑道。

他温柔摩挲过信笺上每一寸笔墨,盯着那迎春花半晌,方才将它折叠起来,置于贴身处收藏妥帖。

赵绪走出帐外,见北境无春,风卷黄沙,眼过处皆是寂寥,却不觉冷清。

赵绎向来纨绔,来了北境也未曾改变,不着戎装而衣锦绣,独自躺在营地旁的巨石之上,以臂为枕,闭目而眠,似是不曾发觉一旁来了人。

赵绪站定了片刻,便听得他正轻声哼着一些轻轻的小调,温柔旖旎,恰似江南。

他垂了垂眼,那是他母亲从前在宫里喜爱弹奏的江南曲调,细指拢弦,如惊鸿春来,如杏雨沾衣。

少年时的记忆里,李妃清贵自矜,待其子十分严厉,偏偏赵绎纨绔成性,未袭淮河李氏半点门风。皇后小秦氏温和,待赵绎亲近,他便经常与赵绪一道,承欢小秦氏膝下,时澜婧皇后善奏琵琶,常弹江南之音。

后来赵绪出征,小秦氏越发安静,哑了琴未再有音,赵绎便少有真正的欢乐之时。

赵绪听他哼了许久,眼底渐有感怀之色,也未曾出声打断他,不过是缓缓转过身,悄然离开而去。

赵绎仰面躺在巨石之上,北境寒冷,他也不曾觉出寒意,只是兀自沉浸在过去的一点温暖之中。

待赵绪走的远了一些,赵绎便停了哼唱之音,倏而睁开了眼睛。

他静静望着灵川苍茫宽阔的天空,心想他与三哥年少相交,到了如今,竟已无话了。

从前光景如新,人还是旧人,心境却早已是不复从前了。

他笑了笑,心想若是从此不回帝京,也没什么不好。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心情真的跌宕起伏,可能因为断更了一下,没涨幅还掉收了TOT,但是看见好几个小天使给我的留言,菜鸡作者一把老泪纵横,感人TOT

不管有一个人在看文还是有十个人在看文,菜鸡作者都会把它好好完结的。

希望我温柔的小天使们,事事顺遂,天天开心~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小鱼 10个;浮生岂似风中雪 2个;姒蓁、汨汨、是秋秋吖!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2章 佳儿

“沈女官去过了重芳宫?”

赵缨负手立在案前,向着孟砚问道。

“是,沈女官初一清晨去重芳宫见了长公主。”

孟砚躬身回道,“后来沈女官还去了一趟崇文馆。”

赵缨垂眼瞧着袖边的天子纹饰片刻,“她给宣王送了信?”

孟砚应了声是。

赵缨淡淡笑了笑,“孟砚,你跟随孤多久了。”

“禀陛下,已有三年多了。”

三年了。

赵缨轻轻叩过手边的红釉杯盏,缓缓道,“从前跟在父皇身边的孟千,是你义父。”

孟砚一愣,跪地回道,“是。”

“与孤说说,孟千公公是个什么样的人。”

孟砚跪在地上,见新帝面色平淡,无有悲喜,只是静静打量着手边的红釉茶盏,便犹豫着开口道,

“初先帝好酒,澜庭元皇后心忧先帝身体,不欲其多饮,便命义父每日于承明殿奉茶以备,每每先帝欲饮酒,便以热茶奉之,时日长久,义父便成了承明殿的总管。”

孟砚小心觑了一眼新帝的脸色,继续说道,“义父为人忠义……”

“忠义。”赵缨淡淡接道。

“陛下!”

孟砚伏地而拜,不敢起身。

大殿之内寂静万分,赵缨抬头瞧着伏跪在地的孟砚,自登位之日,便跟随于自己的身边,他似乎也不曾仔细打量过孟砚的模样,在他眼中,内侍都是长得差不多的,都是面白又虚弱的模样。

“说下去。”

孟砚不敢应,只伏地不起,“陛下!”

“孤叫你说下去。”

孟砚声音有些发抖,“义父为人忠义,又是元后旧人,很得先帝看重,在下人面前很有些脸面。那时候奴才,奴才因为瘦弱,常被人欺侮,多亏了义父心善,将奴才带在身边,一道在承明殿当差。”

“崇武二十四年,你与孟千一道在承明殿当差。”赵缨神色淡漠,“先帝已经病重。”

孟砚深深一拜,“是。”

“孟千公公在先帝崩后便自尽殉主了。”

孟砚低声道,“义父与先帝主仆情谊深厚,殉主乃全了忠义。”

“孟砚。”

赵缨缄默了片刻,抬头盯着他问道,“崇武二十四年,先帝驾崩前,立了遗诏。”

孟砚浑身一颤,猛然拜伏在地,不敢再抬起头,犹能看见他的手指在剧烈的颤抖。

“孟千公公随侍先帝身前二十余载,那遗诏中写了什么,他可知情。”

孟砚不敢抬头,颤抖着回道,“奴才不知。”

“孟砚公公身为孟千义子,又一道在承明殿服侍,可知情那遗诏中写了什么。”

“陛下!”孟砚叩首道,“奴才不知!”

赵缨面上不见喜怒,只平静地瞧着地上叩首不已的孟砚,他的眼底翻滚过一些不明的情绪,沉声问道,

“孤在问你,先帝遗诏中写了什么。”

孟砚磕的额前已然见了血,犹不敢停,在大殿之内愈发显得声声悲切。

“孟砚。”赵缨冷淡道,“你要知道,如今在问你的,是大盛天子,孤,如今是大盛的天。”

孟砚停下了动作,任凭鲜血自额头缓缓流下,他阖上双目,心情似是平复了一些,不再抖得那样厉害。

他将双手高举额前,缓缓一拜,行了大礼,方才低声道,“陛下,孟砚当真不知,求陛下不要再问了。”

赵缨目光沉沉,打量了他片刻,将案边的红釉杯盏握在手中,自台阶而下,缓缓走到他的面前。

他将手中的红釉杯盏轻轻一抛,便见那脆弱的杯盏如同一道命运的推手,抛洒了一地沉默的碎片。

“四年元月,宫人孟砚毁新帝心上红釉杯盏,愧而不能自抑,自尽而亡。”

赵缨抬头不再瞧着孟砚,又道,“新帝感其情真,赐忠义二字。”

孟砚再次深深一叩,颤声道,“孟砚谢陛下。”

他缓慢地自地上爬起身,比平常稍稍站直了一些,又躬下身向赵缨行了个礼,才低着头,迈着细碎的步伐退出了这座已然待了很多年的承明殿,神情间俱是麻木与平静。

“还请陛下保重。”

赵缨看着他的背影渐渐消失在回廊之下,忽然于刹那间感觉到千百种孤寂向他涌来。

孟砚死了,因为失手打碎了新帝最爱的杯盏,沈羡听得消息传来的时候,正在承明殿后头的小馆整理先帝从前的书卷典籍。

她呆愣了许久,方才问来报的小内侍,“陛下可有说什么?”

那小内侍年纪尚幼,懵懂道,“陛下赐了忠义二字。”

沈羡沉默了片刻,温和笑道,“多谢。”

“沈女官客气。”

那小内侍行过礼便退下了,沈羡重新翻开了手中的先帝手抄。

“孟千得澜庭谕,常备热茶,以红釉盏奉之,谓之曰同为杯中物,聊以消渴,其义子孟砚年幼伶俐,常以美酒换之,孟千得佳儿,孤亦得佳儿,乃人生乐事。”

孟砚原来也是从前先帝的旧人。

沈羡翻看了手抄的年月,见是崇武五年,乃是二皇子赵缨出生那一年。

她合卷而叹,不知为何,竟有悲从中来之感。

红釉盏已然碎了,沈羡便用了寻常的白瓷茶盏奉了茶,同往常一样轻轻摆在了赵缨的案头。

赵缨批阅奏章的手微微顿住,也不曾言语,沈羡便退到了一旁的小案,拟写日常的文书。

替代孟砚的是一个年轻许多的内侍,叫杜义,新帝看中了他的名字,便将他调遣到了身边,瞧着为人很和善,见沈羡过来,便笑着招呼了一声沈女官。

沈羡颔首而礼,“杜内侍。”

赵缨抬头问道,“孟砚的身后事如何了?”

杜义为人稳重,做事也爽利,便回道,“元月白事不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