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孙策 > 第115部分

第115部分(2 / 2)

“主公,最近五斗米道颇为猖獗,我等应秘密派人向公祺具言,让其约束手下,否则到时候我军内部自相残杀,白便宜了外人。”一身材短小之文士向刘璋秘密的禀报着,刘璋书房内此刻仅他们两人而已。

“永年,这事我觉得有些不妥。此事就仅有三人知道而已,倘若有天张鲁不幸死了,那么汉中郡岂不是不姓刘而姓张乎?这段时日来,经常有人请战,虽然我竭力反对,但是各个郡县内仍旧有不少人惨杀五斗米道众。如果一直这么胡来,到时候恐怕我和张鲁不想翻脸都不成!”刘璋此刻也是身心疲惫的向张松抱怨着。

“主公勿忧,凡事松代劳。他日若真被发现有什么纰漏之事,松定然不负主公信任!”张松其实早就安排好了一切,早在几年前他就安排好了一切。

“永年……”刘璋想说几句贴心和安慰的话,突然觉得自己竟然说不出口了。

“主公,当年松所派人四处制造混乱。无非就是为了保我益州安定。松手下冒死假扮袁绍手下谋士郭图,不料后来却是被江东孙策破坏,这袁绍竟然因此而逃脱了一条罪名,反倒是成全了他和孙策两人的忠义。好在孙策后来被人刺死,这袁绍也经不起诱惑而实行了立新帝地举动。如今中原之地,袁绍和曹操之间的战争一出即发,徐州车胄之死。据传也是袁绍派人所为。曹操大怒,已经向青州进攻了。”(PS:当初那个假扮郭图而死的人乃是张松的手下。大家现在明白了吧,这完全是刘璋实施的嫁祸计划。)

张松赶忙转移话题,这刘璋什么都好,惟独做事却有些犹豫不决的,前怕狼后怕虎,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如其父刘焉成就大事,不过。他自被刘焉招募,甚感刘焉恩情,可惜刘焉早死,他只好把这些恩情还报在刘璋身上。早几年,为了刘璋能够安全坐镇益州,他鼓惑刘焉大力提拔张鲁,并且一手策划了张鲁割据汉中的局势,为益州地发展争夺了几年的时间。然。随着孙策一统江东,袁绍一统幽并青冀,曹操和刘备共谋徐州成功之后,益州地形势也越来越严峻了。因此他也不得不和刘璋两人继续相商,如何才能保益州这天府之国的安定。张松知道,刘璋没有乃父刘焉的雄才伟略。更没有如刘备一般的枭雄之心,因此,他也只好退而求其次,力保益州不落他人手中。

可,最近整个益州内,夷族开始出现了不满,五斗米道和益州军的冲突事件频繁增加。这像是有人在恶意捣鬼,可又却没有十足的把握。同时他也担心,这正是张鲁此人搞出来的猫腻。毕竟张鲁当了这么几年地汉中太守,也发展了不少五斗米道众。如若他真的想翻脸不认人。又能拿他怎么办。当初可是牺牲张鲁母亲及其母亲一家人的性命才换取如今这个计划的。

夷族一向和张鲁走得很近。如今夷州竟然会向周边的郡县攻击,这种事件可不是小事。张松开始有些后悔当初竟然只派了个贪财的杨松在张鲁身边。而且还是以推荐为由向张鲁派遣过去的,杨松和张松一样长得都有些抱歉,也因此张松和杨松成为了好友,可张松知道杨松贪材,因此而秘密书信一封给张鲁派遣了杨松给他。张鲁并不知道杨松是张松的人而非是刘璋地人,因此他一直把杨松尽力培养成为心腹,在他心中,以为杨松也知道,故而他对杨松的贪财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也才有了杨松从开始的秘密小贪到如今的公开大贪,凡是有事先委托杨松,几乎没有什么办不成的。就好比孙策入住房陵县一事,也尽是陈宫用钱财打通杨松的。

张松并不担心杨松会被张鲁识破,反倒是担心杨松太过于贪而忘记了自己交代给他地任务,虽然每个月杨松也是如约书信传递而至,汉中情景也尽掌握在自己手中,然而他却担心杨松反倒成为张鲁的心腹,被张鲁联合起来对付自己和主公刘璋。

“这事颇有蹊跷,好象是吕策入主房陵县之后,这事情就一件一件的发生个不停。而且听说这个吕策不但不尊奉五都米道,竟然还在房陵县内的所有将士下令不得尊奉这五斗米道,否则军法处置。而且这样的情况下,张鲁竟然都没有出声,显然这杨松有所隐瞒,莫非真让自己猜中了。到底是这张鲁有问题还是杨松有问题,或者是两人都有问题。”

张松专心的神情让刘璋有些奇怪:“永年,永年,想什么呢?刚才我都喊了你好几遍了,你到底想出了什么对策来没?”

对于张松在自己面前竟然呆了有一刻钟的时间,刘璋觉得他实在有些过分,不过毕竟自己所能倚重的也只有他这么一个元老级谋士,其他人他可不敢大用,毕竟不贴心,而且这个张松还是益州蜀郡内的最大豪族张家的子弟,有他帮助,益州豪族才没有什么叛逆之举。

“主公,松思来想去,看来只有一招了,那就是再次和张鲁修好,免得夜长梦多!”张松见刘璋有些等得不耐烦地样子,赶紧把自己地计策说了出来。

“只是如今张鲁坐大,虽然当初有那事相约,但此刻就算他愿意,恐怕他手下也不愿意,听说张卫到此时还对我怀恨在心啊,当初为什么就不让他也一起参与进来,或许今日就不会有这麻烦事了。”

“主公勿忧,当初让张鲁掌汉中时,我们有意不给他配备强将,就算如今他兵多粮足,只要我军派遣一上将,就算是张鲁的手下众将士不肯,他们也战胜不了,最后只能被迫投降而已。如此一来,无论是战还是和,张鲁都将重返主公帐下!”

(PS:这章所出现地混乱,完全乃是陈宫挑拨离间计策的功劳,因此取章节名为挑拨离间!)

第五卷 东山再起 第十一章 求官之路

冬雪皑皑,道路难行。wWw、然而,身为男人,冠名之后,非身残、败家者,都纷纷外出寻找出路,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每一个男人都抱着自己的英雄梦不畏道路之艰难,千里迢迢的远赴他乡,此志至死不渝。

此刻正有两人冒雪前进着,或许是急切求官的心情,两人反倒丝毫不担心这寒雪天气的冷,或者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也未必。

“孝直,我就不明白,这种鬼地方有什么好查勘的,你竟然错过了拜见张鲁的机会,也要过来。”

“子敬,你还在怪我经过南郑、成固、西城都不进去,反倒要来这偏远的房陵县?”

一瘦弱的青年文士有些微笑的朝着自己的同伴问着,而他的同伴身材孔武,一看就是练过武艺,能扛得动重物的人。两人相伴,倒也显示出了文武搭配、干活不累的特性。

“孝直,我就不明白,如今这益州内,到处哄乱,以你我之能,若是投效张鲁,定然能获得个好出身。而且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我们正好可以大干一场,平定叛乱,正是建立功业的大好时机。你反倒好,偏说时机不对,再查看下这房陵县再说。”青年猛汉仍旧有些嘟隆着,作为同乡,他一路不畏艰难的保护着这青年文士,生怕他被路上的山贼、暴徒或者是官兵一个不小心给杀了,虽然很是不满意他的决定,但还是跟着一路南下。

“子敬。我们这一路上你都看到了什么?”不等猛汉回答,青年文士又继续说道:“所见之地,十室九空,田地荒芜,路有冻骨。这益州之地因为有天府之称,田地肥沃,良民众多。加之当初张鲁以五斗米吸引民众,关西有数以万计地民众举家搬迁。而今呢。无论是南郑、成固、西城甚至是刚刚路过的上庸之地,无一不是信奉这五斗米道,惟独听说这房陵县内却是少有人信奉五斗米道。难道你不觉得这很奇怪吗?”

“奇怪,我倒不觉得奇怪。听说这个房陵县主乃是吕策,这吕策就是昔日吕布的义子,吕布虽死,但其威名仍在。张鲁接济他的后人也算是一件善举。而这吕策,想来也是世家子弟,多有骄奢,恐难对这什么五斗米道有兴趣,自然其治下也就不敢有人信奉这五斗米道了。这根本就是合情合理的事情,我说你这人怎么这么死心眼,非要看个明白!”猛汉不见他问还好,一听他问。当下更是唠叨起来。

“哈哈,子敬,平时让你多翻阅点书,你就不是愿意。那好,我问你,如今这益州形势如何?”青年文士并未因为猛汉的唠叨而生气。反倒是爽朗的一笑,全然不在意这恶劣地天气和这不满的话语。

“如今这五斗米道众和刘璋地官兵起冲突,还有那巴郡的夷族也和刘璋闹矛盾,可以说是形势一片不好,战争一触即发。”猛汉知道这一路上文士向他介绍了许多天下的当今形势,什么远的曹操啊,刘备呀,孙权啊什么的大人物,近的如张鲁和刘璋以及马腾等等。正因为就近原则,他们才选择了这相对安定的益州。准备谋一官职。好建立功业地。

“可你有没有发觉,我们走过的这些郡县。几乎都是五斗米道众呼?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