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说支持自己的不止这两位节度使,但终究是强大的助力。
况且现在李道已不是节度使,而是荆湖南路宣抚使。
稳稳重重的一方封疆大吏。
笑道:“一切都如我们意料,太子确实病入膏肓。”
皇甫坦长出了一口气,“那我们是否需要趁胜追击,让殿下那位高手再加一把猛药?”
赵惇还在思忖。
柳子承却摇头道:“没必要,既然已病入膏肓,太子殿下应该是熬不过几天,现在我们还去动手脚,一则被发现风险极大,二者有画蛇添足之感,反而存在潜在威胁。”
李凤娘点头,“确实如此。”
连王妃都这么说了,赵惇自然举双手赞同。
反正自己看赵惇那气色,还能活的了几天?
最多三五天。
接下来的事情,应该是让支持自己的那些势力,在太子赵愭死后除丧后,大概在年后,就可以上奏呈再立储君。
届时,自己将入主东宫!
柳子承却看破了赵惇的心思,“殿下,不可。”
赵惇愣了下,“为何不可?”
李凤娘却率先说道:“太子病死,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历朝为争夺皇位,也不是没出现过兄弟相杀的例子,如果太子刚死了没多久,殿下的人就上奏呈说立您为新太子,难免不会让父皇想歪了。”
柳子承暗暗吃惊,想不到李凤娘竟然还有这等眼光。
这个王妃不简单!
补充道:“况且殿下应该知晓,官家立邓王殿下为太子,都是不情不愿的事情,现在太子病死的话,马上又立储君,官家会不会想歪了是一回事,关键是官家肯定也不想又立即让一个太子去掣肘他,所以短期内,我们不能有这种举动。”
顿了下,正欲说,却不料李凤娘抢先道:“倒是可以想办法诱导一下枢密院的人,让他们提一下立储的事情!”
赵惇恍然,“枢密院一向是倾向于赵恺,如果年后枢密院提出立储,父皇就会认为是赵恺的意思,这样的话……”
“这样的话,赵恺在官家心中的分量将会越发低落,再无争储的可能!”柳子承不得不佩服,之前没发觉恭王的这位嫡妃竟然还有如此敏锐的眼光。
赵惇大喜,“如此,就依你和爱妃的意思。”
民间还有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说法。
反正太子赵愭一死,这天下迟早是自己的,早当几年太子和晚当几年太子又如何?
赵惇心中大定。
惬意无比,“两位就在王府一起用膳罢,待会我让影子也一起,两位也可一睹影子那双世间绝无天下无双的美手。”
柳子承和皇甫坦谢礼,“谢殿下。”
李凤娘却轻轻起身,“出去走了一遭,有些乏了,殿下,臣妾回去歇着了。”
赵惇点头,“爱妃好生歇着。”
走出书房,李凤娘的脸色变了,眼里是炽烈的妒意。
世间绝无?
天下无双?
哼!
太子赵愭已死,殿下等几年成为新太子已是无可避免的事情,影子留着有何用?
你不是喜欢那双手么?
我就让你好好喜欢,让你一次看个够。
看你还喜欢不喜欢!
李凤娘阴狠的笑了笑,忽然觉得好生快意!
如果有一天,能剁下李凤梧的手,那该是何等惬意的事情——这一天不会太久了。
李凤梧,你侮辱了我的尊严。
那你就得付出代价。
一想到那张刻薄得令人厌恶的嘴唇,一想到要将李凤梧做成人彘,李凤娘不知道为何,心里总会有一种莫名的快意。
也许她自己都没意识到。
这是一种我既然得不到,那就毁掉让其他人都得不到的睚眦心理。
李凤梧,本来就是个睚眦必报的女人。
一个漂亮女人。
也是母老虎,还是一个被人拍了屁股的母老虎。
三天后,垂拱殿的赵昚听到了东宫传来的消息:太子薨了!
听到这个消息,虽然有了心理准备的赵昚,还是蒙圈了半天,愣在那里,许久说不出一个字来,泪水在眼里不断打转。
谢盛堂在一旁,哀戚的不敢说话。
良久,赵昚才近似悲泣的说了声,“吾儿啊……”
旋即泣不成声……
几乎就在这日下午,太子薨了的消息传遍了临安大街小巷。
庆郡王府里,赵恺听到消息后一直发愣,许久许久,才拿起桌上那本书,翻开被李凤梧夹了枚书签的那一页:胡亥假传旨意赐死扶苏。
一声长叹。
恭王府里,赵惇差点笑出声,旋即做出了一个悲伤表情,“皇兄啊……”
梧桐公社听雪院里,李凤梧正在换药。
听到消息后只是笑了笑。
历史终究还是回来了,只不过接下来,自己得让历史暂时走偏,不能延着它该有的规矩继续走下去,否则赵惇登基,自己和张杓一般,不会有好下场。
睚眦必报的李凤娘,怕真是会把自己做成人彘。
太子薨了。
临安朝野一片哀鸿……大多是表现出来的。
太子而已,又不是自己亲人。
当然,也有真正黯然神伤的,太子党人,包括张杓在内,皆有些哀伤。
至于是哀伤太子之殇还是哀伤自己的未来仕途。
那就只有天知地知。
德寿宫那两位,其实倒还好,又不是亲孙子,况且作为老人,对生死早已看淡了许多,反倒频频去看望官家赵昚,宽慰他。
毕竟是死了亲儿子。
赵昚确实很悲伤,悲伤得第一日连太子的丧事都不想去操劳。(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六章谥号庄文
丧事的具体事由惯例是礼部和太常寺负责。
一般来说,皇帝丧事的山陵使以当今左相为使,太子的规格当然要降低一档。
于是落在太尉、礼部尚书魏杞头上。
这个山陵使也就是护丧之人,主持、协调丧礼各方面的事情。
护丧确定,便是发哀。
发哀,就是举行哀悼仪式,礼部、太常寺参照已行典故,规定发哀日的一些事项,到了发哀日,于东宫正厅之东设素幄,由仪鸾司钉设排办。
官家身着皂幞头、白罗衫、黑银带、丝鞋,就幄发哀。
其余文武百官先是着常服、吉带入丽正门,诣宫幕次,等时候到了,则常服黑带立班,发哀完了,再常服吉带退下。
发哀吊唁完后,是入殓。
又有小殓和大殓,这是个非常隆重的程序。
入殓之后是安葬。
不过南宋都是浅葬,以待将会恢复白净,可以迁回祖墓。
出葬日,相公汤思退诣灵柩前,行烧香之礼,陪位宗室使相、南班、本宫幕僚并引揖班次,并诸色祗应人应奉……
于是南宋史上,葬礼规模最大,耗费银资最多的太子赵愭的葬礼,轰轰烈烈的呈现在世人面前。
经过官家几年的打造,大宋已从隆兴北伐的泥潭里走了出来。
如今大宋不差钱。
随着葬礼落幕,临安变得安静下来。
官家沉浸在丧子之痛里,赵愭生前的太子势力则安静的看着局势变幻,赵惇的势力则明白了暗示,没有在这个时节去提重新立储的事情。
枢密院那群主战官员,目前也并不热心立储。
反正官家是一心恢复江山的,储君对他们而言,并没有多大的影响。
赵恺么……自从那日在王府书房见过李凤梧后,还没去梧桐公社。
显然有些东西还没有拾取回来。
李凤梧也不催,只是安静养伤。
这日正在院里调戏两个小妾,没有伤势的那只手借口秋凉了冷,不老实的捂在朱唤儿的胳肢窝里,又借口有伤的那只腿酸麻,让耶律弥勒将脚捂到她小腹间,轻轻推揉小腿上的肌肉。
手稍微一动,是朱唤儿的酥胸。
脚被耶律弥勒捂在小腹上,随着她微微前倾用力推揉,也是能触摸到胸前风光。
李凤梧那个惬意啊。
在书房里教导铁木真识字的耶律观音看见这一幕,狠得牙痒痒的。
朱唤儿却忽然开口问道:“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建康,可是很想浅墨妹子。”
耶律弥勒乐呵呵的笑了。
李凤梧也乐了,朱唤儿这可不是想浅墨,是想着让自己早些回去办了及冠礼,也能早日和文浅墨成亲,才能给她一个名分。
李凤梧想了想道:“快了罢,就这几日,等我伤势再好一些,我就去找官家告假。”
朱唤儿大喜,媚笑如花。
耶律弥勒倒是无所谓,反正自己的小妾名分有了。
正妻平妻什么的就不去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