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是让李凤梧讶异的是,竟看见一个熟人悄然离开。
李凤梧虽然对文字可以过目不忘,但对人对事却没有这种外挂,只所以记得这个一面之缘的男人,无他,这人着实给李凤梧极深的印象。
赵恺夜访那一日,除了那个小太监,还有一人身材不高不壮,一双手如鹰爪一般,鹰目四顾间极其萧杀,能让李巨鹿如临大敌的人物。
他怎会在此出现?
而且貌似是刚和张浚商议了事情。
李凤梧有些讶异,难道张浚和赵恺之间有什么关系不成……
如今邓王赵愭、恭王赵惇都已回临安,只有赵恺还在侦办符离之溃的事情,如果是公事,大可以光明正大的交流,为何要让护卫来?
李凤梧心里隐隐抓到了些什么……
和李凤梧想的一般,张浚看了周必大的信后,也很是吃惊,“官家要宣召你入临安?”
李凤梧点头。
张浚皱眉沉思,“以某对官家的了解,虽然至孝重亲,但绝不是护犊子不讲理的性情,此次宣召你入临安,应不是报复于你。”
李凤梧苦笑,“可也没差别,到了临安,还不被两位皇子拿捏死。”
张浚点头,“话是这个理,不过我倒是觉得,这事好像是玉儿那件事的后续,官家宣召你,怕也是有着一种心思的。”
张浚没有说出的是,以自己对官家赵昚的了解,这货极其爱才惜才,你既夺得苏园学会魁首,也截胡了耶律弥勒,这货肯定要锻炼你了。
当今局势,什么地方最锻炼人?
出使金国啊!
如果自己这个猜想为真,李凤梧到了临安,官家肯定会赐予他官身,然后作为使团中的一员出金,这对李凤梧来说,并不算坏事。
反正你只是无足重轻的一员,这事办好了有大功,办不好天塌下来有高个子扛着,轮不到你来背黑锅。
但如此一来,李凤梧秋闱和春闱势必要流产。
这一来一去,三年的时光便荒废了。
以李凤梧如今的声望,秋闱无虞,春闱只要不发挥太差,也能进,殿试再差也能捞个同进士,不是张浚不看好李凤梧,是确实知晓自己这侄孙读书才一年。
读书一年时间考个同进士,这已是士林千年不曾有的传奇。
李凤梧苦笑,“我知道叔公想说什么,估计此次宣召入临安,我会被派遣入使,出使金国吧。”
张浚点头,这个侄孙确实聪慧的紧。
李凤梧脸色一肃,“出使金国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侄孙前来求教叔公,此事应当如何处理?”
张浚沉吟片刻,看了一眼虞侯张拭。
张拭便将左右挥下。
张浚这才伸手在案几上写下三个字。
李凤梧笑了,“巧了,先前去拜访老师放翁求教,老师也给我写了个人名。”
张浚哈哈大笑,“可是某这三个字?”
李凤梧点头,“君子所见略同,如此,侄孙便依叔公和老师的教诲,倒先请叔公惦记心上,届时勿要让侄孙孤苦无依。”
张浚轻轻拍了拍李凤梧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我老了,这天下迟早是你们年轻人的,虽然我如今不是枢密使,但要保你李凤梧还是不难,且你如今是我张浚最看重的晚辈,我不保你保谁?
得到陆游和张浚的保证,李凤梧心中大为放松。
忙了一天公务,张浚极其疲倦,道:“也到饭点了,不如咱爷孙俩小酌几杯?”
李凤梧受宠若惊,恭谨道:“谢叔公抬爱,不如移驾天一素斋坊如何?”
张浚会心大笑,“也好,也可去听听白玉蟾仙长的仙音妙谛,据说天一素斋坊的素菜极其有名,新近又出了道开水白菜,风靡了整个建康,无数达官富贾欲求而不得,听闻得还是你传授于厨子的?”
这侄孙啊……利用我作了一回刀还不够,现在还想让我给你宣传天一素斋坊。
李凤梧略略惭愧的道:“叔公见笑了。”
只是脸上哪有惭愧之色,暗自想着,吃过饭后怎么也得让张浚给天一素斋坊题个牌匾,好歹也是拜相过枢密使人的,而且十二月还会除枢密使。
第一百三十八章财源滚滚啊,滚滚!
隆兴元年的六月,天气异常燥热。
临安人心燥热,建康亦是如此。
庆王赵愭一纸奏章送至临安,引起轩然大波,至此符离之溃的真相大白于世。
而破天荒的,出乎赵昚和所有朝臣意外的是,此次侦办符离之溃的真相,赵恺罕见的没有仁厚立身,而是极其铁血强硬。
奏折中指出李显忠的自大骄傲,更浓墨批判邵宏渊自私挟利见死不救,这才导致符离大败,谏言重罚邵宏渊,处斩中军统制周宏,以正军纪。
连仁厚老好的赵恺都如此谏言,赵昚不得不重视这份调查和奏折。
左相陈康伯虽然为邵宏渊说了些许好话,朝堂之上的主战派也多有谏言希望从轻处罚,但赵愭在建康侦办此事,有江淮宣抚使张浚坐镇,有中护军薛岭统率大军,赵恺依然如此上奏,显然已和张浚和薛岭达成了观点。
因此朝堂之上主战派的声音弱了不少。
而太傅、兵部尚书汤思退力附议赵恺谏言,力主重罚邵宏渊,处斩蛊惑军心的中军统制周宏。
几经权酌后,赵昚批了赵恺的谏言。
六月下旬,旨意抵达建康。
邵宏渊自私挟利贻误军机,剥其武义大夫,降为保义郎,夺其淮南、京东、河北招抚副使之职,贬职夔州任部将。
从正七品的武义大夫贬为正九品的保义郎,从招抚副使到部将。部将辖五百人,简单直白的解释就是相当于一位营长,类似从军区副司令到营长,被贬之重,几同于废了邵宏渊。
如不是看在其北伐初期有功,杀了他都不足为过。
而周宏就没这么幸运了,被判了秋后问斩。
与此同时,官家又下旨,果州团练副使李显忠移镇抚州。
邸报随即送达全国。
李凤梧知悉这件事,赵恺谏言重处邵宏渊、处斩周宏就是那****赠自己桐木,自己回赠鸡毛时那封信中的建议。
看来这货还是听从自己的建言,打算要摘掉仁厚的个人标签了。
只是李凤梧有些高兴不起来。
恐怕再有几日,赵昚宣召自己去临安的旨意也要送达建康了。
这真是愁人啊,愁人!
想我李凤梧,痴呆十六年后开窍,忽然发现我特么是几百年后的读书人,好吧,读书人来到南宋貌似是很爽的事情,青楼什么的不要逛的太欢。
什么百人斩千人斩都只是时间问题,各种行首那也是要滚床单个够。
虽然事实也是如此,这不,自己就刚收了耶律弥勒这妖孽,只要愿意每晚都能玩得飞起,以后还能享受白莲朱唤儿的清纯,再以后就是浅墨的惊艳……
可特么我原本只想进士及第当个富贵大官人,如果可以做点丰功伟业也是可以的。
但并不想参与夺嫡之中,也不想出使金国啥的。
现在倒好,世事无常,自己被逼得和赵恺站队且不说,现在赵昚还有意让自己出使金国,这有点违背自己的初衷啊……
李家小官人当下很忧伤啊……万幸裆下不忧伤。
赵昚宣召的旨意还未到建康,李凤梧干脆不去想,反正对策都已定下了,且享受今朝再说。
落日熏熏。
归隐的大国手嵇闲背着药箱从李府离开后,无奈的摇头叹了口气,搞不得李家小官人的心思,然而医者父母心,心里其实有些恼火小官人如此作践自己。
西院里,李凤梧躺在躺椅上,肩上又意思意思的裹上了布。
当然,肩伤好了许多,不会傻得真严实裹上,那样反而对伤势不利。
朱唤儿在一旁焚香,耶律弥勒轻轻帮小官人揉着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