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顺明(完结) > 顺明(完结)第438部分

顺明(完结)第438部分(1 / 2)

>

阿塔穆带来的消息,让满清鞑虏的上层更加的慎重重视,有火器,而且火器精良的蒙古部落,并且火器来源自山东,又有十几万的规模,能够动

五万的骑兵,这是何等可怕的力量。

必须要慎之又慎的对待,必须要调集大兵才才可以应付,做好完备的防御才行,英亲王阿济格和贝勒勒克德浑率领将近两万兵来到这里,在辽中这边屯驻了将近四万兵。

如果说当初阿塔穆的那场伏击战,大车队的士兵和护卫的骑兵,想要把这些偷袭的鞑虏骑兵全部歼灭也不是不可能,之所以要放他逃出去,就是要让他传出去这个消息,让满清对草原上的土默特部重视起来,达到牵制鞑虏兵力的作用。

而今的情况,就连在定辽左卫凤凰城镇守的豫郡王多铎和鳌拜率领的部队,也要时时兼顾着盛京哪方面的动静还有宁古塔、齐齐哈尔、黑龙江、墨尔根几个副都统的辖区,因为那边从草原上也可以长驱直入。

这种牵制,就让多铎和鳌拜率领的黄、白两旗的部队无法对在朝鲜盐川定州一带的朝鲜驻屯军保持军事压力和攻击的态势。

当然,上面的这种说法反之亦然,王海率领的朝鲜驻屯军也牵制了满清盛京以南以东的大部分注意力。

所谓的土默特部骑兵仅仅是为了牵制,并不是为了决战,那就没有必要给他们放在太靠近辽中的位置上,在那里太容易和满清鞑虏的大军爆发决战,那并不是胶州营的战略需要,既然如此,那就后撤出足够的空间,让彼此间的小战斗始终是不断,既不能刺激的满清有出动大军决战的念头,也不能让他觉得没有威胁,从而让兵马专注于大明和朝鲜方向。

七月、八月之间,土默特部控制的小股骑兵和满清鞑虏的骑兵以及依附于满清的骑兵彼此厮杀,草原上处处不得安宁。

同时在利州城又形成了一个奇怪的集市,这边有从关内运送来的大批盐货物资,都是草原上部落需要的。

更让牧民们惊喜的是,这边还有大缸大缸的烈酒,长生天,在关外,就连台吉们一年也就是喝这种酒喝几次,就算是拿着马匹来换也值得啊,尽管这白酒的价钱单位的确是用牲畜来计算的。

战斗尽管在发生,可还是有不少小部落和零散的牧民前往这利州一带,或者是买盐或者是买酒。

对于土默特部的突然崛起,很多人都在琢磨原因,并且百思不得其解,不过土默特的强大却是毋庸置疑的,许多依附在满清周围的蒙古部落,立场都是在动摇,想要重新判断自己将来何去何从。

利州这边突然变成了土默特部的金帐所在,有这么多的商品,有这么多的财富,不是没有些胆大包天的小匪帮想要打这个主意,利州本身他们不敢进去,但是在周围埋伏劫掠却不是不可能。

不过这些匪帮都是被毫不留情的剿灭,想要打利州主意的,也都是看见了那些穿着铁甲,手持火器的强悍士兵,看到这些,众人都是不敢在妄动了。

原来的土默特汗胡作非为,据说已经是被土默特部的台吉和官员们合议,被放逐出部落,彻底的驱赶出去。

目前的土默特部主事的是台吉阿尔斯楞,据说这位台吉阿尔斯楞之所以有主事这么大部落的权利,是因为草原上最尊贵的血统,黄金家族的继承人额哲给他的,林丹汗的儿子额哲已经从女真人那边逃了出来,目前正在恢复他祖上的荣光。

草原上的牧民们对这血统的事情看得很重,有额哲在土默特部主持大局,这是会招揽许多人过来加入。

事实上,自从额哲这个旗号打出来之后,很多小部落直接就是从满清那边叛逃出来,过来投奔土默特部这边。

此消彼长,土默特部实际上完全可以对满清发动一次大的攻势,当然这种乌合之众碰上有足够训练组织的军队,胜败实在是不好说,但足够让满清那边灰头土脸,狼狈异常。

但一直到现在,土默特部始终没有发动太大的攻势,始终是几千人或者是一千人左右的部队,这些小股的骑兵在辽中附近的草原,还有辽河套这边游弋,进行骚扰或者是满蒙的小股部队进行厮杀战斗。

土默特部的骑兵眼下完全不用什么督战队,小股部队也没有办法用上督战队,在这个草原上,依附在越大的群体上,生活就会稍微好一些,也越有保障一些,何况现在土默特部的情况是蒸蒸日上的局面,越来越富,越来越大,牧民们尽管没有得到什么太明显的好处,可那些在战场上活下来的,总归是会有战利品的分配,会有一定的好处,这比当年给台吉、那颜们免费卖命不知道要强多少了。

牧民骑兵尽管马术精熟,可比起满蒙兵马的小股部队来说,战斗力或者是勇气之类的,都是差太多了。

每一次的遭遇战都会造成很大的死伤,这样一直做下去,不会给山东控制的蒙古骑兵任何的好处,只是会降低一方的士气,让满清那边越来越有信心。

这个政策是大同边镇总兵陈永福的坚持,众人都是很不理解,特别是胶州营嫡系的那些军将,而率领步卒的欧曼加里斯却是格守本份,对主将的指挥仅仅是服从,不发表自己的意见。

作为曹操罗汝才的前任心腹,杨承祖对这些事情可是颇为的多疑,他单独找了副将张坤密谈。

副将张坤和杨承祖商谈之后,也就是迟疑了几个时辰,然后也不顾天色已晚,很失礼的主动去找总兵陈永福商谈,这次的密谈倒是时间不长,等张坤从陈永福之处出来后,对他的命令再也没有什么异议了。

双方谈了什么,在很久之后才公开,陈永福说的是“此时小败与大局无碍,蒙古弱,乃是中国之福。”

八月十三,河南南阳府唐县。

唐县曾经是平贼将军左良玉的驻扎之地,在这位左将军走后,当地的盗匪没有肃清不说,唐县这个豫西南的繁华之地,也是变得凋敝衰败,人口户数减少了将近七成以上,不过

占领这边之后,却变得热闹起来。

这里算是湖广和河南的中心腹地,前后都有大军环绕,所以老营的妇孺老幼很多人都是居住在这边。

有这么多的妇孺老幼,顺军尽管在前线和明军作战连续的失利,可眼前的日子比起当初的艰苦生活不知道要强了多少,顺军因为这半年来的经营,各种物资也是变得丰富起来,大家都是快快活活的要过个中秋节。

因为前段时间,在汝州一带,几乎是被明军压着进攻,所以闯王李自成开始抽调各处的兵马前往,准备下一步的大战。

各地的守备兵马虽然多,可大都是那些没有打过什么仗的流民,眼下一太平,很多人都是直接放下武器,安安稳稳的种田吃粮,良善百姓没什么太高的追求,能太太平平的种地吃饱肚子已经是了不得的好日子了。

顺军守备部队的不堪用,骨干部队又是聚集在汝州一带,造成了防务上的空虚,如果是从前,洛阳总兵牛成虎率领的六千多人马,肯定不会这么从容的通过鲁山、丹霞山、方城山一带的小道来到这唐县一带。

对于官军来说,凡是在顺军在一起的人,无论老幼男女都是附逆,都是皆可杀的乱臣贼子,所以官军对于俘虏的顺军人马,除却招降的这一类,其余的结果都是毫不留情的杀头处死,甚至是更残酷的手段。

而对于因为流民大军家破人亡的各处豪族大户,特别是最近拷饷更是让许多自以为平安无恙的富贵人家也是败亡,以这些人为骨干组成的武装民团,跟顺军真是仇深似海,明军被顺军击败,往往将领兵丁要是投降,还能在顺军之中得到个差不多的官职待遇,可这些武装民团和顺军相遇,却往往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或许这些民团的战斗力未必很强,也没有官兵那么训练有素,可却因为跟流民军队的仇恨,每次都是死战不降。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