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吟了下,还是说道:
“黄大人,若是有可能,还请保全我家小侯爷,感激不尽了。“
黄千户没有理会,不过却轻微的点点头,那冯忠只是叹了口气,在马上抱抱拳,然后径直离开了。
先来这些兵丁已经是封锁住各处的路口,那些被驱散的闲人也不允许回来,李孟在楼上冷眼的看着下面的变化,这些南京的兵马和他在其他地方看到的明军官兵不同,衣甲兵器作风都是感觉更加的正规些,只是有些暮气沉沉的样子,而且在自己的印象中,南京城在东虏女真南下的时候,并没有太激烈的战斗发生,真不知道眼前这些兵马都去干什么了。
下面这些士兵看起来就是方才最先撤走的那一批,也是围在下面所有的兵丁之中,最精锐,最有军人气质的那一批。
李孟缓缓的调整了下呼吸,只是在身上留下了一把短刀和火铳,心想,真是到了拼命的时候了。他低头看了那小侯爷一眼,饶是他心平气和,也禁不住狞笑了下,心想光说千刀万剐,今天老子就试试。
外面一直很安静,南京的官兵们鸦雀无声,院子里面也都是全身戒备,却听到有人在前院拍门。
“梆……梆”
寻常人家叫门都是这样,没什么稀奇的,可现在那前门里外足有刀枪上百,还有谁敢动手拍门,李孟也是皱着眉头顺着缝隙看去,却听到有个老人的声音,虽说是衰弱,可倒是清晰:
“侄少爷,侄少爷,是我,小的刘迁啊!”
外人听到这话都是感觉糊涂,可李孟紧张的身心骤然间放松,他表情依旧是平静,起身走到那小侯爷面前。这位小侯爷一看到李孟走到自己的跟前,顿时是惊恐万状,尽管手脚都是被捆住,嘴里也是塞了破布,整个身体像是个虫子一样拼命的蠕动,口鼻处发出呜呜的声音,想要乞求李孟不要动手杀自己。
到了跟前,李孟咧嘴嘿嘿一笑,猛地一脚踢在冯小侯爷的肚子上,那小侯爷的身体顿时跟虾米一样弯曲了起来。
李孟嘿嘿笑着走下了楼梯,走到走廊之中的时候,猛地放声大笑,他中气十足,笑声回响在整个楼中,郑家人彼此叹气,眉楼的女人们都是吓得瑟瑟发抖,心想这人莫非是失心疯了。
正文 第一百六十六章 孟浪
更新时间:2009…1…9 9:51:11 本章字数:3382
李孟的手下也是紧张的盯着他,一场血腥的搏杀就马上就要开始,可自家的首领却这般模样,实在是有些丧失士气。
在院子里结阵戒备的护卫们看着李孟大摇大摆的从眉楼出来,直接朝着前门走去,几名头目都是大惊,心想这是干什么,要上前劝阻,却被李孟挥手制止。
“可是老刘吗?”
“侄少爷,正是小人我啊?”
“怎么突然到南京这边来了,我派人去京师问候,都说是找不到家在那里了。”
“老爷一直忙着调任南京镇守的事情,来到南京之后就给山东那边送去了急信,可信使回来说少爷您已经是来江南了,老爷整日惦记,让下面留心着。再说这十一月的邸报和各省的塘报都是说了……”
李孟干咳几声,心想看来这信和邸报恰好是在自己出门之后来到的,这要说是巧合也不然,只能是说自己太着急了。
几名头目也是听出些门道,各个脸露喜色,毕竟这种搏斗,那是有死无生的局面,虽说心甘情愿,可能活下来还是好的,李孟那边招呼,十几名护兵七手八脚的就把门口的石块和障碍搬开,卸下门闸,打开了院门。
李孟的护卫还是警惕的站在最前面,如果万一有什么不对,还能有个准备。
眉楼的院门打开,门口站着几名明军军官和一名穿着管家服饰的老者,那老者一看就看到了站在护卫后面的李孟,连忙屈膝跪了下去,开口说道:
“小的刘迁给侄少爷请安了,老爷正在府上等您呢!”
刘迁看着倒比在胶州见面那时候年轻了些,看来在南京这个地方很是享福,跟在刘迁身后的那些军官,看衣甲的样式最低也是千总。其余的都是守备和都司的职衔。脸上都有一种隐隐的倨傲。
不过这些军官看到刘迁跪下,脸上都是露出震惊地神色,一时间显然没有反应过来,只有那位黄千户干脆利索的跟着跪下。
众人迟疑下,都是屈膝半跪准备行大明军礼,李孟身穿短袍,却是平民的打扮,站在那里接受一帮军官的行礼真是怪异之至,李孟连忙上前一步,把那刘迁搀扶了起来。开口苦笑说道:
“要不是老刘你及时过来,今天我和手下就要交待在这里了。”
听到李孟亲热的叫刘迁“老伯“,那些军官更是吃惊,刘迁被李孟扶起来,面子也是给足,在那里笑着说道:
“怎么当得起侄少爷搀扶,还是黄平这小子警醒,跟着奴才去胶州见过您一面。”
李孟目光转过去,那黄平连忙又是打了个千,恭谨的致意。李孟点点头,心中却琢磨,刘迁去胶州的时候,自己却没有见过这人,不知道是什么来历。
刘迁脸上全是喜色,连声说道:
“既然来了南京,就不要在这个地方多耽搁。老爷想见侄少爷的紧啊!”
“稍待片刻,我去把手下人安顿下就过来。“
“不忙不忙,不若都搬到府中去吧,咱们府可比京师那边大不少呢!“
看着刘迁笑意盈盈的解释,站在他身后的那些军官越发地没不清楚李孟的底细了,只有那黄平熟悉一二。
南京城是大明立国定都所在,有朱元璋和朱允文两代皇帝在此,靖难之后都城迁往今日的京师,不过南京依旧是有整套的中枢机构,比如说南京六部。这边实际上是大明统治南方的中
皇帝自然是在京师,所以在南京并没有规定的人统领百官,不过约定俗称的却有三位,南京兵部尚书,南京守备,南京镇守太监。
兵部尚书自不必说,在京师若是兵部尚书,那都是要入内阁为大学士的,在南京城地位也是高崇,南京守备一般都是最大的勋贵来担任。多少年来,在大明南京担任这一职务的就是魏国公徐家。
尚书是官员升迁到这个位置,守备几乎是徐家世袭,而镇守太监则是当今天子地亲信人,明朝素来是内廷权重。正德年间之后。所谓的南京三驾马车之中,镇守太监最为煊赫。统管南京皇城禁卫,江南税监,监军,监视南京城中宗室权贵官员。
而且和京师司礼监,御马监,东厂各个衙门不同,那边周围有内阁大学士和皇帝,诸位高官牵制,而南京城则是镇守太监,尚书和守备三人做主,严格来说,在法律程序上调动兵马甚至可以不需要通过京师,这边就是印信手续完备。
几方面结合起来,这镇守太监的地位自然是极高,他手下有护卫皇城的禁卫,这批军队实际上也担负着监视城内勋贵官员的作用,装备最是精良,而且都是精悍士卒。
当年刘瑾的管家就算是朝中二三品的高官都是笑脸奉迎,今日这南京城镇守刘太监地管家众人也是小心的伺候。那些军官平素在南京城中也是颇为的跋扈,唯一惧怕敬畏的也就是镇守太监和他府上的人。
可今天这些人都是看着刘迁用对待主子老爷的态度来对待李孟,这个穿着短袍,一副平民打扮的年轻汉子。
人人心里都是倒吸一口冷气,琢磨今后是不是要做什么巴结下,院子恢复了正常之后,郑家人和眉楼里面的下人都是被放了出来,那吴妈妈眼力倒是不错,看到门口这番情景,真是上吊的心思都有了。
看着李孟走进眉楼的宅园里面,刘迁回头地时候却是绷起脸,开口怒喝说道:
“真是胡闹,协同守备就能在城中乱动兵马吗,为什么不及时的禀报上去。”
众人都是低头不出声,反正也就是发点脾气,那刘迁说完之后,冷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