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顺明(完结) > 顺明(完结)第70部分

顺明(完结)第70部分(1 / 2)

>巍D俏扌沃斜涑闪舜竺鞅客诚降谋恚竺鞔耸币讶皇潜小?擅荽笠寤故羌匾怀⒌乇嘀乒傧翁自谕飞希芄槭腔嵊胁晃榷ǖ囊蛩兀苡行┲揖慕巧?br />

对于李孟来说,他需要的属下是只听自己一个人命令,不能有异心的士兵和将领,只要是按照朝廷的法度办理,等于是主动把队伍送到朝廷手里,让上面掺沙子下来,真是让人不甘心。

李孟的担忧是一方面,不过在初七那天,快马从逢猛镇出发,给分驻各处的胶州营士兵送去了已经填上名字地告身文书还有印鉴。

和众人的预料差不多,马罡领九百人,赵能领九百人,都为千总,陈六和王海和其他从前的队副一样,都是把总,只不过陈六和王海上面只需要和李孟负责,他们各领三百人。汤二为骑兵把总,领二百骑兵。马,赵二人的部队都是一半老兵,一半新丁,其余的老兵则是都在李孟地手中直领。

上报给上峰地报告里面,马罡和赵能都是各领四百人,李孟则是领一千七百人,而多出来的那些人都是按照盐丁地编制来算。

盐政巡检不管招募多少盐丁,反正没有定编,这样做却也有个好处,队伍里面老兵为兵,新兵为盐丁,档次自然而然就分出来,也算是给新人一个上进的目标。训练上自然会加一把劲。

这次把官职封赏出去,李孟这边虽然想要低调些,尽量不扩大影响,可不管是亲信还是非亲信的军官,都是大喜若狂的模样,按照李孟的了解,许多人都是在感谢李大人之外,满口的称颂当今圣上。

千总把总都是大摆宴席,无论地方上还是绿林响马们都是纷纷的道贺送礼,尽管李孟表面上十分平静,可心中却并不高兴。

大明朝廷的名份和大义居然如此重要吗,自己把他们从一穷二白中拉到如今的地步,可不过是个千总,把总的封赏,而且还是从自己手里签发出去的命令,却让这些人如此的对朝廷感恩。

“你们是我李孟的兵,不是朝廷的兵,是我李孟出钱供养训练你们,不是朝廷出钱供养。”

李孟倒是想把这句话发到胶州营每个人的手中,不过眼下显然不是说这句话的时候,就连给朱云瑶说都不行。

对于其他人来说,打胜仗,升官发财,崇祯九年的正月真是让人喜悦高兴,但李孟心里却有些不愉快,谁想到到了正月十四那天,这种不愉快却是更加剧了。

元宵节是古代难得不宵禁的日子之一,不管是大城小镇,都是彻夜不眠,各种***竞艳,很重大的节日,朱云瑶显然是在开封城见识过灯会的繁华和美丽,兴奋的要李孟领着她正月十五那天去看。

胶州城虽说也有自己的气象,不过比起开封这等繁华大邑可就差得远了,李孟正在分说的时候,外面却气喘吁吁的跑进来一人。

外面的亲兵护卫没有阻拦,那肯定就是熟识的人,果然是吴同知的管家,平素两家礼尚往来的交道也是打的多了,下面的人都是认得了。这管家跑进院子之后,先是喘了几口气平静下,然后小步进步,在地上磕头见礼,然后急促的说道:

“李大人,京师那边送来急信,说是一刻不停,不能耽误要送到大人手中,信使就在外面,小的是带来通报的。”

大过年的,到底有什么事能着急成这个样子,京师那边自然是刘太监的急信,难道真是大事,李孟连声的让人快些进来。

那名信使看起来应该是某营的士兵,脸上被冻伤的片片疤痕,很是难看,显然是这一路上吃了不少的辛苦,见到李孟之后,这名信使非得要验过印鉴才交信,李孟也是跟着紧张起来,心想到底是何等大事,居然这么郑重。

接过信笺之后,那名信使自然被人领走安顿,好好休息,李孟慎重的屏退了身边的人,而且安排人护卫把守好各处,这才打开了信。

士兵们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都是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看守,每过多久,却听到李孟在屋中怒吼一声,有什么东西被摔得粉碎。

信是京师司礼监秉笔太监刘福来的密信,信上的内容却是罕见的带了训斥的口气,要知道,双方虽然对外称叔侄,可实际上的关系是李孟对其有恩,而且帮助颇多,别的不说,年前还是送出来五万两银子的巨款。

刘太监虽说身居高位,可对李孟一直很客气,双方努力的营造一种亲戚来往的气氛,但是今日这信笺话语就是说的很重了,完全没有什么客气和亲切可言。

但李孟的怒火却不是为了对方的语气,因为刘太监的信笺完全是为他好,信上的内容看起来非常的可笑,可却让人根本笑不出来。

比如说有一句“而今平贼督抚报中枢兵部称大捷之役,不过斩首几百级而已,如此大捷都是十几万军兵厮杀得来,你一小小守备,以步对骑,一战斩首过三百,几乎完胜,谁人信焉”。

按照报捷,报军功的程序,李孟的报捷文书在有地方官副署之后,派人送到了登莱参将和巡抚那边,杨嗣昌,洪承畴等督师,率领十几万大军在陕西,山西,河南和八大营的农民军大战,才不过是报功斩首几十,几百。

这边胶州守备剿灭地方贼寇,而且还是步卒打马队,居然有如此辉煌的战绩,巡抚和参将谁会相信。

正文 第一百四十一章 八闽郑掌柜

更新时间:2008…12…27 20:54:13 本章字数:3344

这话说出来我都觉得别扭,昨天下午身体极为不舒服,请假回家,结果到家之后想了想,还是码这九千字出来,累得快要吐血,真是。。。。。。

求月票支持,拼死拼活就是为了这个

若是那无权无势的将官,估计巡抚马上就要下文书来拿人问罪了,但是李孟不同,这人升任胶州守备虽说也是真功实绩,可背后却也有京师秉笔太监刘福来的关照,巡抚朱大典也是心里有数。

本来这报功文书在巡抚和参将议定之后,就要报到兵部,不过这次巡抚朱大典直接是压住了这文书,先是派人快马进京给刘太监送信沟通下,因为他们也摸不准,或许是刘太监授意他子侄这么做。

信笺一到京师,刘太监一看,自然是知道利害轻重,立刻是派人给登莱巡抚那边去信,一边给李孟这边来急信。

也难怪李孟发怒,明明自己打了个大胜仗,偏偏没有人相信,而且还有可能因为这大胜获罪,刘太监到最后还说,如此大胜的规条,即便是各处都核准相信了,也不会有什么便宜赚到。

最大的可能是向上升官一级之后,然后把你调到前线去打陕贼,为了和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他们打,大明死了多少总兵参将,多少巡抚镇守因为这件事情掉了脑袋,去送死干什么。

刘太监把利害分析之后,让李孟一定要把口径统一好,改为斩首十五,然后重新报功过去,再把应该孝敬的银两奉上,巡抚和参将那边自有人关说。

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李孟处处小心,却没有想到在这里居然还有疏漏,而且这疏漏让人笑不出来,说白了,让人太过恶心了。刘太监也是一片好意,李孟发完火气之后,还是写了一封感谢的信笺。

本想在李家庄园多呆些时间。李孟看完信之后,直接带着朱云瑶回到了胶州城。倒是让女孩非常高兴,还以为李孟是因为她看灯才回去的。

回到胶州之后,李孟让宁师爷重新写了份报捷的文书,说是与丘家和彭家的贼人交战,斩首十五,贼人尽皆溃散云云,算是按照刘太监地要求写出。

这报功的文书写完之后。抄录十几份,安排骑兵快马送往胶州营驻守各处的人马,务必统一口径。

胶州营驻守各处人马接到这封文书之后,几场大胜所带来的欢欣鼓舞顿时是被冲淡了不少,人人都是纳闷,心想这大胜可是实实在在得来的,为什么要自己给自己降低战功呢?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