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顺流逆流 > 第30部分

第30部分(2 / 2)

玉秀和元林已经离开原来的家具厂现在都有自己各自的工作,生活和原来一样,平稳而平静,玉秀看到玉华来了非常高兴,两兄妹好好的聊了个够。玉秀住的地方是宝山区工业园内居民修建的租屋,一间只有四五平方米,吃喝睡全在一屋。玉华觉得很正常,出外打工毕竟不是享受,能省则省,没钱的日子不好过。

玉华一人就跟着玉秀一起住下,铺了个单人床,好好的休息一天。国庆长假他们没有出去逛街,玉华在寻思怎样开始找工作。他在桃浦镇的一间网吧里,在51job网站上开始疯狂的投递简历,希望得到面试的机会。当然日后每周六的人才市场也没少去。外地人到上海找工作也只有这两条路。

时间在等待中一天天过去,玉华的行动路线只有网吧,人才市场,他觉得没有时间停下来看八万人体育场的壮观风景、浏览东方明珠及外滩绚丽的风光,在公交车上他看到的是闲庭信步的快乐人群,与他同行的是琳琅满目的各式轿车。他第一次看到双层的公车,幸好自己准备了硬币,要不在投币车上就会尴尬不已。对他而言一切都是全新的,连公共场所的感应式水龙头都使他觉得自己就象“刘姥姥进大观园”,还好,他认识字,英文也懂得不少,在一路的奔波中,他觉得自己来上海是正确的选择,自己应该到世界公认的国际大都市上海见见市面,要不怎么会了解到原来世界在飞速的发展变化,自己已经是个落伍者。

不过,玉华是个非常能适应新环境的人,因为他有颗平常的心。他对能人富人没有嫉妒之心,他欣赏他们,只希望自己可以通过双手来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可在他身边住的那些老乡们,却不少干着见不得光的事情,希望不劳而获,一有空就是赌钱打麻将。难到这就是有无知识的关系,玉华认为这是生活态度的问题。他不愿意与他们争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他们开心就行。

路费和上网费已经花去了玉华不少储蓄,十几天过去了,也没什么消息,他没有着急,他确信自己能找到工作,他现在除了相信自己别无他法。他相信,现在社会工作多的是,就是好工作难找罢了。他当然希望自己能找到有前途工资又高的工作,但现在只要是有工作他都愿意去做,有工作就有机会,他这样认为。

有好几家网络公司联系玉华去面试,他骑着元林的自行车拿着一张上海地图出发,他穿街走巷,从宝山到徐汇,几乎将黄浦江以西的几个区骑了个遍,看看建筑,风光,公园,草地他领略了现代化都市的美丽景观。穿梭在高层楼宇间,整洁的写字楼是他曾经向往的地方,在那里工作一定很舒服,玉华每次都这么想,可是最后都没有得到复试和录用。他安慰自己,下次面试一定行。

玉华在下一次下一次往复的面试中终于成功了,一家上海数一数二的信息技术公司录用了他,工资不是很高,但比他在港城高了很多。他记得面试他的是一位漂亮的小姐,标准白领的装束,言谈举止脱落大方,典型的白领丽人,问了些专业的知识后,填写好相关表格叫他回家等通知,玉华相信一定会成功,在回家时一个与他同去的上海青年还争着给他付车费,让他觉得上海人热情无比。

公司在徐汇区,从玉华住的宝山到公司坐公交转轻轨再转公交要两个多小时才能到,每天七点不到就要起床,要不就会迟到。仅路费一天也的十几元,坐了几天车后,他就改用自行车了,快时一个半小时,慢时两小时,他从不迟到,这是他的习惯。他相信一个守时的人会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每天来回骑四五个小时上班,连那些打了多年工的老乡都不相信,问他干嘛不买个电动车,又舒服又方便,玉华只是笑笑,这可以锻炼身体有可以减肥,很好。其实他是想省钱,何况骑自行车花的时间真比坐公交快。

在老乡眼里,大学生原本就不应该和他们生活一样,应该住大屋,干动脑不脏手的工作。其实他们怎么会明白,现在的大学生如果不靠父母简直是一无所有,一切都要靠自己。他们至少还有个家,有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即使不在外面打工,还可种地为生。而玉华他们就不同,他们必须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生存中求发展,可能就这样平凡的过一生。

玉华被公司分配到市政信息事业部,这个部门是专业为上海室政府各部门做信息化工程的,现在正在做的是市政府公共信息平台,实现政府各部门无纸化办公,是政府非常重视的工程项目,听说是上亿元的工程,这个部门已经为此忙了一年多。整个部门都是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原来那个面试他的漂亮女子是事业部项目主管。

上海果然是卧虎藏龙之地。

徐凡在年末如期来到上海和玉华会面。两人在玉秀旁边租下一个房间,一百元每月,徐凡觉得面积比在港城大多了,关键是能省钱。两人都不怕苦不怕累这也许是他们能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原因。同甘共苦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也是玉华和徐凡互相欣赏对方的原因。

几月上海的生活,让玉华体会到贫富的差别,豪华区与他们所住的平民区的差别,这也是天堂与地狱的差别。玉华住的地方表面平静其实暗流汹涌,那里龙蛇混杂,游手好闲的人游荡其中。每月都有几次来查房的,查暂住证,交卫生费,来势凶凶,大家都出门躲避。玉华在公司办理了居住证,不怕和他们争论,那些人也不敢怎样,灰溜溜的离去。这些都让徐凡感到不安,她希望能找一个便宜又安全的地方住宿,找了一段日子没有找到合心意的地方,只能将就住下。为此玉华也觉得对不住徐凡,徐凡也没再提搬家之事。

夏季的夜闷热难忍,整夜的电风扇不停的转,还是难解酷热。一日起床,玉华发现自己放在床边的衣服和裤子还有徐凡的包都没了踪影。玉华跑到屋后,发现自己的牛仔裤丢在沟里,其他没什么发现。幸好身份证等重要的东西都没放在衣服和包里,细细一算,损失一千多元财物。里面有好几百元现金是徐凡前一天才提出的,徐凡记得昨晚到小卖部打电话,好象说了有关取钱的事。徐凡整整哭了一早上,双眼通红,自己还没找到工作,又被偷了这么多钱,她觉得自己没用,不能一起分担压力。越想越生气,玉华只得费尽口舌劝安慰她,看到她伤心的可怜样,也觉得该离开这个不安宁的地方。

不久他们跟别人合租了一套二室一厅的公房,房屋虽然没有装潢,但徐凡和玉华都觉得安心,正规的小区就是不一样,离玉华的工作地点又近了不少。虽然房租要比原来贵好几倍,可安全最重要。玉华知道自己公司的同事,花费都大手大脚,上海人,在工作的地方还要租个一二千的装修房住,自己觉得不算奢侈。

其实,在都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聪明的商家引进了信用卡,可一提前消费未来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负贵公主”和“负贵公子”,自己公司的同事中“月光女神”多的是,在下班和上班听到的都是去购物去消费,玉华有时再想他们怎么那么有钱,自己省吃俭用也存钱不多,他有些忙然。后来想想知道了知识青年下乡为什么会痛苦,因为他们要自力更生。现在的都市人,有祖传下来的房产,不用劳动,房地产价格猛涨不止,原来单位分配的房屋转眼身价百倍,一个个成了百万富翁。

玉华觉得这很不公平,如果大家都在一条起跑线上,失业流浪的大多数就应该是本地人。不过玉华不感到失落,相信天道酬勤,只要付出便会有收获。

徐凡也进入一家台湾公司工作,两人开始为他们的将来奋斗,一年后,他们回到港成买了新房,每月还贷款供房,成了当下时髦的房奴,开始一生为居所奋斗。徐凡的家人对她的选择没有提出太多意见,两人便组织成立家庭,他们没有去拍婚纱照,他们想等以后经济宽余了再照,玉华而言心里总觉得对不起徐凡,徐凡说这就是普通人的普通生活,没有必要和别人攀比,我们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靠我们自己双手累积起来的,别人有好的家庭、背景、关系我们为他们高兴,不过我们自己更快活。在徐凡的言语中玉华听到了幸福。

很快,徐凡已经大腹扁扁,她怀孕了,十二月生产,她辞去了工作,在家待产。玉华每日回家看到徐凡慢腾腾的走着企鹅步就兴奋不已。

玉华叫自己妈妈茂仙到上海照顾徐凡和以后的小孩。茂仙到上海半月后,徐凡顺利的顺产下八斤重的孩子,全家都开心无比。

茂仙离开老家到上海照顾徐凡起居时,一场突变正在家里发生。

第二十七章 开拓(下)

这个突变,玉华早就收到过庞川的消息,说玉清在深圳跟别的男人跑了,那个男人也是个流氓,离过婚,还有个女儿,也在外面打工。玉华真希望玉清能找到一个好的人家,过上正常的日子,没想到又是个流氓,出了狼群又进了蛇窝。这些都是玉清自己的决定,也没有和家人商量过,她自己认为和那个男人是相爱的,而且他愿意为玉清出头,面对倪建中,因为他也是在道上混的,而且有很多道上的朋友。

玉清的决定是无法改变的,和以往一样,都是做出来了再通知家人,让庞川摸不着方向。在茂仙离开家几天后,倪建中突然回到庞川家中,摆出架势让庞川交人。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庞?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