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食为天 > 第11部分

第11部分(1 / 2)

>点头,深表欣赏。

“两扭一划,很有看头”新龙在厨房忙了半天,这时才坐在桌前。

“如果再穿着低胸装,那么就又多了一低,成了一低(头)两扭一划,哎哟”京生好像不只对胖油条感兴趣,自然又被拧了一记。

“你以为在拍黄金甲啊。”看着大出风头的小姑娘,京生身边的女子很有些失落。

“我在说正事,别捣乱。是吧大哥?”京生向刘利民求助。

“注重每个细节是对的,不过低胸装,那也太夸张了,服装可以更民族化一点,把小姑娘可爱的一面充分地展示,甚至考虑是否加一点中国戏剧中的元素,比如手势。”刘利民自然为他开脱,面向老张岔开话题“这道菜可有名字?”

“我们叫它炸面筋。我也知道不好,在座的可有好的建议?”阜阳老张回答道。

“是不好,不好,还要动脑筋想想”刘利民觉得太一般,可惜了这道好面点。

一连做了10个面筋,并按照各人的要求,或夹入菜肴、或加个鸡蛋。

小姑娘接着拿起擀面杖,把面团揉了一会,拽成十个小团,自然是擀死面饼,然后上笼蒸,这没什么稀奇,妙的是擀得飞快、每个饼大小基本一致,厚薄适中,奇的是每个面饼擀好后,不是用手把它放入笼屉,而是用了巧劲和技法,右手握着擀面杖夹着薄饼,让小薄饼飞进了笼屉。转眼间十张薄饼擀制完毕,干净利索,完美无缺。

“蝴蝶纷飞荷叶饼,欢迎品尝。”小姑娘第一次说话。

自然赢得满堂喝彩,掌声一片。

黄山的王老板也不甘落后,他带来的人是个话语不多的小伙子,刚才已经在后堂忙活半天。这时也站了起来,指着桌上的一道菜,外观有点像红烧桂花鱖鱼,鱼头自然对着刘利民:“大哥,我们黄山分店的生意也很好,我一直没有忘记您的教导,今天我也带来一道菜,请大家尝尝,水平有限,多多包涵啊。”

“有什么不同?”刘利民隐约感到他们会在鱼肚子里做文章。

“老板您真有口福,下午才说鱼羊鲜,正好我们带来的正是一道鱼咬羊。”王老板这么一说,几位吃过的自然就明白了。

“新龙、京生你们先说说。”刘利民先品尝鱖鱼。

“色泽红润、鱼皮完整、卖相好。做这道菜,整条鱼是不破肚子的,而是用筷子从鱼口中绞出内脏,这样才好内藏乾坤。”李新龙先从外观评价。

“鳜鱼本身就是刺少肉多,肉质酥嫩、鲜美无比,鱼中有羊,对得起‘鲜’这个字。”京生从口味评论。

再尝鱼腹中的羊肉,创新原来真的在鱼肚子里的羊肉。内行的人一吃即知,这是带皮的羊肉。

“没有猪皮的猪肉没有吃头,同样没有羊皮的羊肉也没有吃头,大家不妨细品一下。”王老板邀请着大家。

大伙一致认为带皮的羊肉,口感既有嚼头又不失鲜嫩,更何况此时的羊肉已经吸收了鱖鱼的鲜美,确实有独特的味道。

“鱖鱼始终占据淡水鱼中的头把交椅,那些火过一阵的鲟鱼、虹鳟鱼、斑点叉尾、淡水石斑等等都不能比。不仅因为它是中国独有,而且因为它具有独有的口感、奇特的肉质。”随王老板来的黄山小伙也站起身介绍了这道菜的用料。

刘利民细细地品着鱼肉,张志和在《渔歌子》说道,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你们带来的鳜鱼和桃花季节的鳜鱼口味几乎没有差别。

“老板,就是老板,行家,大行家。我们这条鳜鱼是从黄山一家渔场订购的,他们从广东引进的优良品种,用了独特的饲养方法,基本上保证四季吃起来味道一致,他们的鳜鱼那可是供不应求,极为抢手。”

刘利民又问那么羊肉,除了带皮之外,又没有特别的地方?不要告诉我,你们的羊肉比草原小肥羊还要细嫩。

“那倒不好比,也要看怎么比,你们细细品味,这个羊肉的膻味是不是与一般我们吃到的不同?这可是黄羊肉,野生黄羊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我们是不会吃的。今天桌上的是黄山引进的西北黄羊,全部是野生放养,现在数量还很少,而且我们带来的是小羊羔肉,所以细嫩程度上还真可以和草原小肥羊比一比。”

其实做功不复杂的菜肴,如果想体现其名贵,往往会在用料上加以体现。但是如果不在吃前介绍,往往令请客之人功夫白费;因为一些细微的口味上的差别,往往会被一般人忽略掉。

果然经过小伙子的一番介绍,再品尝这道菜时,大家感觉又不一样。

这几道菜让所有人都来了情绪,恰在这时主菜“三蛇羹”终于端上桌来。

“秋风起,三蛇肥”,“三蛇”指眼镜蛇(俗称“饭铲头”)、金环蛇(俗称“金脚带”)和“过树榕”。将三种蛇去骨撕成肉丝,加生姜、陈皮、桂圆肉、竹蔗水、绍酒等配料煨熟,最后以马蹄粉调芡。

汤盆盖一打开,浓香扑鼻,乳白的羹液稀稠适中。

“大家赶紧尝尝,张书记你看看是否比猫耳洞里的蛇汤好?”刘利民亲自为每个人舀了一小碗蛇羹。

“确实鲜美异常,超过了那时的感觉。不能比啊,这花了多大的功夫啊”。

“味醇肉烂。”

“珍馐无双。”

“不可多得。”

“你们猜,这里藏的是什么?张老板,你来开奖。”新龙忙了很长的时间,受到大家的称赞,自然笑得合不拢嘴,指着随汤一起上来的一个精致的瓷罐。

阜阳的张老板打开瓷罐,居然是别具阁自己腌制的香肠、咸肉,下铺雪白的千张丝。

到这时,下午大伙谈到的美食都得到了满足,虽然没有肉夹馍,可也有面筋可夹天下美食;虽然没有刘利民他奶奶的“鱼羊鲜”,可也有黄山的鱼咬羊。

“终于又吃到咱自己的菜了。”阜阳的张老板动了感情,眼里有点泪光,和大伙一别两年多,终于又吃到别具阁腌制的小菜,老板的细心,老同事们的热情,让他回想起当年在这里打工的日日夜夜,这香肠、咸肉虽然不是偷的,可也是分外鲜美,令他回味无穷。

战友聚会的饭桌上,酒酣耳热之际,荤笑话自然不少,但总少不了军事话题。从神六飞天,到中国要不要建造航母,再到95式突击步枪,再到信息战。大家都夸刘利民有眼光,把女儿送去学电脑,以后信息战水平上不去,现代战争都没法打。

前些年,每逢新兵入伍、老兵退伍、民兵打靶这三个时候,刘利民总会找战友帮忙,去过过枪瘾,尤其是部队配发新式武器,更要去看看,这几年就少多了,原先还有一把双管猎枪,也送给了一位朋友。合肥也有一个射击俱乐部,可是运动手枪、运动步枪在他们当兵的眼里,那简直就是玩具。

好男就要当兵!没玩过枪,哪能算男人?这是刘利民以前经常挂在嘴上的,后来觉得太伤人,就不再多说了。中国人口太多,就是好男儿想当兵,也不是想当就当的。韩国那样独特的兵役制度毕竟是少数国家,他们人口少、地方小。我国的台湾省也规定男子都要当兵,反攻大陆是不敢想了,只能为“台毒”壮壮声势,可是一口台湾普通话,怎么看怎么像演“言情剧”的,哪像个真正的兵?

枪就更不用讲了,现在买杆汽枪都很费事,更不要说让老百姓玩真枪了。合肥本来也有个真枪实弹打靶的地方,后来出了点事故,就一直停办了。

话题转到台湾问题,张书记又发话了,“调子不是已经定了吗?搞台独就打。每次台湾搞一点小动作,大陆都要报道啊、抗议啊、军演啊,哪有这么麻烦,根本不是一个级别上的对峙,哪有时间和阿扁那样的鸟人废话?我看08奥运后,立马拿下台湾。”

“就是,不就是我国最小的一个省吗?居然还有一个报道台湾的专门频道,地位太高了吧。”一位战友附和着。

“高有高的好处,台湾暂时不要收回来为好。”刘利民话一出口,就语惊四座。

“你老小子讲讲,别瞎扯谈。”

“老刘一般不会扯谈,听他讲讲。”

等众人静下了以后,刘利民谈了最近对台湾问题的思索:

首先,中国目前的对外政策和外交手段,就是希望可以争取到足够长的和平时期,短期内打台湾,牵扯精力不值当;各方面关系一旦处理不当,把事情搞大,再把美国牵扯进来,把经济打倒退十几年,实在不明智;等中国的实力积累到一定程度,不战而屈人之兵,岂不更好,就好像当年苏联打捷克,其他国家又能如何,更何况我们是保持领土完整、维护国家主权。我相信有那么一天,老美会找个借口,不再揽台湾的闲事。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