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食为天 > 第5部分

第5部分(1 / 2)

>“红豆腐”从外观到口感,都和熏肠无异,却又多了种独特风味。其实是用猪血制成,再经晾晒和熏烤。

“凉拌珍珠菜”据庆东介绍说是采自山里的一种灌木,嫩芽上缀满许多珍珠般的花蕾,不仅味道鲜美,还可降低胆固醇,预防和缓解动脉硬化、高血压。

“将军菜烧土猪肉”将军菜品起来,口感生脆、有嚼头;猪肉呢,软糯可口、其味隽永;大锅土灶烧菜就是香。

“熏肉蒸千张”这是庆东推荐的菜。把腌好的土猪肉挂放在厨房的锅灶旁,由于没有使用煤气天然气炉灶,当地百姓大多还是采用不同料质的柴火,这样经过长时间自然的烟熏,充满了百草的香味,王云天的评价“与四川那种集中的、短时间突击熏制,不可同日而语。”

此情此景充满了山野情趣,每道菜又都是山外轻易吃不到的,加上小伙子不凡的技艺,吃得大家心旷神怡、心满意足。

“我给大家唱个歌,助助兴吧”在座的不禁有些喜出望外,小薇放下筷子,站了起来,清了清嗓子:

哥,唉

你是山来妹是水,水绕山啊不停留。

放心地走莫悲伤,妹妹送哥去远方。

带上这瓶家乡酒,想家你就喝一口。

绿水青山永相守,哥哥永在妹心头。

带上这瓶家乡酒,想家你就喝一口。

临行敬上这杯酒,妹妹等哥再聚首。

哥,唉

你是山来妹是水,水绕山啊不停留。

莫悲伤放心地走,妹妹送哥手牵(着)手。

带上这瓶家乡酒,想妹你就喝一口。

家里事儿(你)别担忧,多点快乐少点愁。

带上这瓶家乡酒,想妹你就喝一口。

哥哥早日回家乡,妹再陪你喝杯酒。

唱完了,每个人都好像还沉醉在其中,好久没有声音,没有掌声,任由歌声随风飘散在夜空中。

在学校怎么没听过你唱这首歌?真好听啊,滢滢搂着刚坐下的小薇,小薇吐了一下舌头,在学校里,哪有我们农村丫头的展示舞台呀。

“好听,真好听,来大家喝杯酒。”王云天邀着大家又喝了一杯。

“当年我们这里有10万人参加革命,现如今又有10万人走出大山。”小薇自己也算是走出去的一个。

“是啊,你可以说是穷则思迁,但是我认为这是老区人又在为国家做贡献。真不容易啊,很多人不打仗了、和平了,就忘记山沟沟了。”王云天很有感触。

两间卧房,王云天和爷孙俩在一间,两张床都很小,而另一间屋子里有两张大的双人床,最后商量的结果是小女儿跟滢滢阿姨一起睡。

等小女孩睡着后,滢滢小声地对小薇说:“我回家带点东西,回到这里呆一段时间。”

“真有你的。看上帅哥小厨师了?”

注:

请您上网搜索一下,听听这首作者作曲的“哥是山来妹是水”,希望您喜欢。

第八章 茶

一杯好茶、一本好书、一盏小灯,当然如果加上一个好女人,那就更好。这就是刘利民心中的理想休闲,躺着坐着无所谓,只要舒服就行。

唐代李肇《国史补》记曰:“天下名山,必产灵草。”安徽山川秀美,出产的茶叶名传古今,可谓是名山名茶,相得益彰。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顶尖大方、涌溪火青、九华毛峰、珠兰花茶、齐山毛尖、霍山黄芽、敬亭绿雪等享有盛誉。

银钩、绿牡丹、红牡丹、天柱剑毫、岳西翠兰、黄花云尖、金竹毛尖、泾县特尖、天华谷尖、银龙、龙须、银针等新创名茶亦是闻名遐迩。

但是刘利民对六安的茶叶情有独钟,一是因为距合肥较近采买方便,二是因为山里有朋友比较放心。六安瓜片、霍山黄芽、金寨翠眉、舒城兰花和华山银毫,这五朵金花被当作待客迎宾的首选。

露蕊纤纤才吐碧,即防叶老采须忙;家家篝火山窗下,每到春来一县香。每年茶叶上市时节,他都会托山里的朋友用老法炒制一些,供自己享用。作为独一无二的礼品,每年给北京、广东、上海等地喜欢绿茶的朋友寄上一些,颇受好评。

七碗清风自六安,

每随佳兴入诗坛。

纤芽出土春雷动,

活火当炉夜雪残。

陆羽旧经遗上品,

高阳醉客避清欢。

何日一酌中霖水?

重试君谟小凤团!

这是明代的三位名士李东阳、萧显、李士实,以六安茶为题,联句赋的一首七律。被放在“别具阁”的一个包厢里。

刘利民什么事都喜欢尝尝鲜,这不最近又迷上了徽茶新贵“华山银毫”。说起华山银毫,可有些不简单,大约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六安人研制出来的。

六安市金安区东河口镇大华山和毛坦厂镇东石笋一带,地质、山川、土壤、气候,非常适宜名优茶的生长,自古即为名茶产地。“华山银毫”的研制者叫奚得发。此茶加工极为不易,关键在于连枝叶采摘、连枝叶杀青、半成品机械抽蕊、无烟枫香木炭烘焙等十多道工艺,从采摘到成品的整套工艺不触人手。成品茶的极品,每500克有芽蕊17万个,凭此优异的表现,97年获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芽蕊茶之最”。

华山银毫外观:外形细秀匀齐、嫩绿显毫。刘利民最喜欢观看此茶冲泡以后:杯中如万龙飞动,片刻徐徐下沉,似云雨连绵,芽心如金似玉,散发着纯真香气;喝起来:香气鲜爽,滋味醇美、甘醇爽口,美妙无穷。

让我们看看古人对茶的点评,华陀认为,苦茶久饮,可以益思;茶圣陆羽的《茶经》中说道:“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痛、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本草纲目》则更是说:“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每当您捧着一杯香茶,怎能不感叹祖先的智慧与勤劳,竟然为我们留下如此优雅美曼、丰富有趣、深厚藏韵的茶文化。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