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是他在衙门等了黄良半天,现在又是在这里等了半天,也不知道哪句是真,哪句是假,不过王况料定,必定是后者为真。黄良不是喜欢弄菊的人,自然也不会愿意待见这样装扮的,所以,躲着他也是正常。
“好罢,某最近确实是忙,这不,刚把别驾和司马又拉到了城外去查看水利去了,不知鞠郎君三番五次的来找某到底所为何事呢?”黄良眼睛一斜就发现了王况和徐国绪的动作,只好自己硬着头皮迎了上去。
“奴来是为的和使君相商一桩大生意的,不料你这建州衙门倒是难进哪,几次上门,不是您忙,就是您出门公干去了,奴就不明白了,使君都没见着奴一面,连个话的机会都不给,就忍心将奴拒之门外?”这话的极其的哀怨,好像黄良是那始乱终弃的负心汉似的。
话里藏针□况一听这话,背在后面的手就做了个手势,黄泽楷和几个护卫的手就按到了刀把上,脚下的重心及着力点也做出了调整,只要稍微有点不对头的地方,他们有把握在第一时间冲上去把黄良等人护住了,黄大这些年的调教可不是白给的,或许他们的马上工夫和手上工夫不如别人,但脚上工夫可是得了黄大的真传。
“什么大生意不能用书信明?非得要当面清,你用书信个大概,使君心中自然也就有了数,当然会安排和鞠郎君晤面,可你这样,使君哪有那么多时间?若是人人都如此,随便一句有大生意,使君就要接待,那使君不用处理公务了?”王凌踏前一步,和黄良站了个肩并肩,将马周又拦在了二人身后,别看马周年轻得多,但论起身手的敏捷性来,还要比黄良这个当年投笔从戎后来又常吃泥鳅芋子汤,又跟着王况学,每天只要有时间,都会去慢跑上半个时辰的老头子差了许多,兼且又是王晟的老师,王凌当然要护着点。
“好罢,既然这是王司马的意思,奴料想,也必定是使君的意思了,谁个不知道王司马有个好弟弟呀,如此,请清退左右,奴方好告知一二。”这个伪娘也不是省油的灯,别看嗲声嗲气的,但句句都带着刺,要是换了别州的刺史和司马,这下就不被他挑拨成功,也要在心里留下个芥蒂。
黄良想了想,点头道:“也罢,既然碰上了,某就听听鞠郎君到底有什么样的买卖,若是真,自然是某等的座上宾,若是欺瞒,后果你也知道。”手一挥,王凌便冲着街道两边围观的人喊了声:“使君有事,请诸位乡亲配合下,后退十步,十步内不留人。”
这些围观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冲着王况来的,王况最近难得回建安一趟,就有不少人想念了,现在一见到王况出现在街上,自然就舍不得走,想着多看两眼东家也是好的,对着真人祷告,当然要好过对着生牌好得多吧,因此这短时间内,王况周围的人是越聚越多。也是建安人从来就很少和王况用言语打招呼,都是按王况以前的性子来,笑一笑就算是招呼过了,不然的话,这时候那伪娘也就不至于忽视了王况了。
现在王凌这么一,大家一见东家也微微的点了点头,就都很是自觉的往后退了几步,有不少人还帮着维持起秩序来,拦住那些想要从这条街过的人,轻声劝让他们绕道而行,或者稍等片刻,使君,别驾及大东家都在呢,最重要的是,东家也在,正有事情要办,大家还是不要打搅的好。
那伪娘却是往王况和徐国绪这看了几眼,似乎要黄良也让王况他们退后,黄良不耐烦道:“某听得的,他们几位也听得,他们都是某信得过的人,但无妨。”
伪娘这才开口:“安息三十七城加上二百三十镇,这生意能入得使君眼否?”
这话一出来,整个场面都如同凝固了一样,空气冻结着,令人窒息,任是谁也不会想到,这伪娘一开口就是如此惊天动地的话语,三十七城,这可不是开玩笑,不要王况,就是臭老酸也不敢开这样的口。若是李世民在这里,会不会开这口也不好,江山可不是他一人打下来的,随便的拿出来这么多,他也要承蹬众多功臣的责难。(未完待续
第六三四章 交换
徐国绪一脸的诧异,他看了看那伪娘,又看了看王况,不明白究竟黄良或者是建州有什么东西可以换得如此之大的一块地域,三十七城,几乎就是安息三分之一强的疆域,那二百三十镇,都应是这三十七城的所辖之地,这伪娘是安息人的说客?想要用土地换取刀兵或者说是其他的东西?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伪娘必定是冲着王况而来,只是不知道他想要的是什么?土地当然是不可能,王况也没这个权力1;。
安息地处荒芜,境内多荒漠,所谓的城,不过就是设立在绿洲中堪比大唐的一个集镇而已,而所谓的镇,不过只是个简单的聚居之地,有一眼泉水的地方,就可以称为一镇,至于其他地方,大多都是荒无人烟,然而也正是因为其所处的地理环境特殊,虽然贫瘠,但也让邻国对其土地即使有想法也难以下手,现在突然的送上三十七城,这是法理上送出来的,和用刀兵夺下来的不同,任何他国都无法在这点上挑出大唐的不是来。。
徐国绪于军事上也不是一窍不通的人,只不过他所懂的大多都是做随伺黄门时从李世民那里学来的,在他的心里,也没有王况这样装着整个世界的地图,许多国与国之间的口诛笔伐勾心斗角他还没有真正经历过,因此第一时间想的就是如此简单。
王况心中却是一跳,换成他是安息国主,也断断不会事前没有任何的努力过就直接的想用土地换取什么的。如果他王况想要他国的什么东西,第一个念头就是想办法不告而取,实在没办法了,这招行不通了,才会考虑用交换的,交换不成了就用强的。就算是他第一个想到的是交换,也绝对不会拿出如此之大的代价来。谈判么,总是要你进我退,我进你退的往来交锋数次。哪里可能一下就开口送出三分之一强的疆域出来?
黄良楞了一楞,他没想到对方竟然说的是如此的买卖,老狐狸毕竟是老狐狸。心中不解却也没表现在脸上,而是笑了一笑掩饰了过去,然后开口道:“既然是如此的买卖,鞠郎君当去长安找朝廷才是,某区区一州刺史,建州离着安息也有几千里之遥,别说我大唐目前无对安息有任何的敌意,也没有谋求安息城池的意图,就算是有,也轮不到某建州来说话1;。”
“不然。不然。”伪娘又将掩在嘴角的丝巾在两边嘴角按了按,然后右手一挥,将个丝巾挥出个半圆来,收回了袍袖里去,“奴找的正是使君。如今天下人都知道使君和建安侯是一个鼻孔出气的,奴原本是去长安找建安侯的,但却是被告知建安侯外出公干了,不知几时能回,奴的时间也是有限,因此就来建安找使君了。只要建安侯答应了这买卖,那么这买卖就做成了,而使君又是唯一能和建安侯说得上话的,使君若是不信,大可将奴扣押下来,派人按奴所说的去查证,奴可是真心的哦。”
“哦?那不知鞠郎君想要建安侯答应什么条件呢?”黄良嘴角挑了挑,有点忍不住想笑,还说找建安侯呢,人家建安侯眼下却是好好的站在你面前,你却是有眼不识泰山,刚刚还想将他赶走。
“就这里说么?”伪娘很是诧异。在他看来,这事情已经是顶了天的大了,要是换了其他人,怕是忙不迭的邀请他去衙门好茶好水的送上来后,然后再来细细详谈的,可这建州刺史却是让他就在这里说,难道说,三十七城竟然不在人家的眼中么?
“就这说。”黄良很是肯定,大有一副你不说就算,某要拍屁股走人的架式,开玩笑,若要是将你迎进衙门里去,二郎的身份还不马上就曝光了?衙门里的衙役书吏可还有不少人称呼二郎建安侯的来建州没几年的人的,他们当然还没有适应建安人与二郎的打招呼方式。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既然你连你要找的建安侯就在眼前都不知道,那么自己就又多了一层筹码,或许,又能马上做下一桩震动朝野的大动作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