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菜式多,又是晚上,陈大他们也是刚来,没具体分配什么活做,就给外面都配上了酒,让他们吃够喝够,要是在平时,晚餐外面的桌上可是没酒的,更别说午餐了,想要喝酒的,只能是等到入夜了,要睡觉了,这才可以去厨房里让厨师做上几样菜,配壶温好的酒,或者是三五人邀了,或者是自己躲自己房里喝去,这个王况不管的。
但其他时间,不能喝酒,这就是王况自从上次自己差点泄lù了天机后定下的规矩。当然他自己兄弟和王五不在此例。
王况这才刚坐下,就听到外面陈大在大声说着什么,起先倒没注意,但是一个词引起了他的注意,顿了一下,见王凌夫fù三个还是没动,想了想,也没说什么,拿起酒壶,先给王凌斟满一瓯,又给王冼斟了半瓯,最后是自己,斟完了笑道:“吃,开吃,这剑蛏可得趁热。”
陈丫儿笑着看了小娘子一眼,把个小娘子看得脸腾的又红了起来,那一眼分明就是说,这不就是等你们两个么,要不是小疲q去叫,早就冷了。
王凌却是注意到了王况动作,也听到了陈大的话,就没吃,起身到外间去了,不多时,回转过来,看了王况一眼,笑笑:“那一对按捺不住了哦。”
“哦,由他们去,在那里,他们折腾不起来,翻不了天去,且不管了,过些天,再看看。”王况抿了一小口温热的酒,然后夹了一个剑蛏,送到嘴里,轻轻一吸把ròu吸了出来,嚼几下咽了下去,这才说话。
第二五一章 寻亲
第二五一章寻亲
王凌说的那一对,说的就是从长安的三十里铺跟了王况一路来到建安,又被王况收留的那对假乞丐父子,甚至他们是不是真父子,王况都有所怀疑,实在是因为年龄差距太大,但因为有的人长得显得老,有的人显得嫩相,在没证据的情况下,只能相信他们是父子。
他们是不是父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目的。
他们来到建安,如果从在长安算起,在王况这边潜伏了也快两年了,就是从他们到了建安再找到王况算起,也是一年半多,却是一直规矩得很,被王况安排在孙家庄上做事,都很本分,也很勤快,要不是王况调查过,估计也就被他们的表现所míhuò了。
他们是从李胖子的府上出来的,这点是绝对可以肯定的。难得的是,这两人竟然这么能隐忍,到现在才开始蠢蠢yù动起来。
因为事关大局,所以,除了黄大,孙铭前,孙嘉英和王凌外,王况是谁也没说的,就是为的让大家表现自然一点。
虽然有过之前诓骗曹六的成功,但这不同于那次,骗曹六,只需要装几天,要骗过这对假乞丐,却是需要一年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如果让太多的人知道,时间一长,难免会泄lù出去,从而打草惊蛇了。所以王况就连孙家庄上的几个成jīng了的老爷子也都没说。
唯有如此,大家表现自然,才能更好的监探他们的来意思,究竟是要搞破坏呢,还是想偷什么东西,依王况猜想,可能还是要偷什么东西的嫌疑和探听虚实的可能更大些。
陈大他们几个,是刚被chōu调回来没几天,闲着没事做,要是在王村里,他们还能时常的cào练打闹一下,可这是在王家,他们担心自己的cào练会影响到小东家的休息和日常生活,就都停了下来,没事可做,那就只好到处去逛逛。
孙家庄子就在郊区,离城很近,加上又是番薯的种植和存储地,他们以前在王村要吃的番薯都是从孙家庄运了去的,有爱吃的都没能放开肚皮吃,又不吭声要,王况和孙铭前自然是不知道他们有人爱吃,王凌带着他们在军队里的时候,还没番薯呢,所有王凌也是不知道。
这回好了,这么近,所以他们这几天是天天往孙家庄里跑,只留一个人在家里听命令,有事做就骑了快马去庄上喊人,一柱香都不用就能回来了。
在孙家庄,他们是可劲的变着方的吃番薯,用烤,用煮乃至生吃,番薯生吃本来就是又脆又甜,他们吃得自然是津津有味,尤其是烤着吃是最多的,番薯这东西,容易消化的很,吃饱了,就在孙家庄上cào练几趟,就消的干干净净的,回来饭照吃。
也因之前他们也去过几趟孙家庄的,孙家族人也有曾去王村帮忙做辣椒酱的,都知道陈大他们几个是属于核心中的人物,不然也不会让他们去看辣椒地,而不是孙家族人去看的。既然他们爱吃,就干脆的将库房敞开了,由着他们折腾去,反正现在番薯够多,多到晒成番薯干都堆满一库房,现在地里的一些个头太小的,都没人爱捡。
这是孙家庄上从没有过的,开了库房由着一帮人去糟蹋番薯这么好的东西,至少,在那对假乞丐眼中就是如此,所以他们就判断,这帮人定是属于核心人物,就算不是核心人物,那也是很接近核心的,肯定肚子里藏不少秘密,就开始试探着接近陈大他们。
陈大他们要烤番薯,他们就帮着挖地起火;陈大他们要吃煮的,他们就主动的去帮着洗了煮上,陈大他们想喝点番薯粥,他们也是不辞辛苦的去淘米熬上,还帮看着火,盯着锅里。e^看……
两天下来,他们就和陈大这帮人hún了个捻熟,不熟不行啊,开始陈大他们都是自己动手的,孙家几个老头是这么说的:“喏,库房开着,你们爱怎么吃怎么nòng,就自己nòng去,某等眼不见为静。”他们可是活了大半辈子的人,什么饥荒没见过,所以是见不得糟蹋粮食的行为,即便陈大他们没糟蹋,全都吃进肚里,在几个老头看来,还是糟蹋,这不是么?吃饱了就去打闹蹦跳,这不是糟蹋是什么?
一来二去的,两个假乞丐就开始试探着打听起王况兄弟的往事来,尤其是对王凌从军的那一段时间最感兴趣,这恰恰又能挑起陈大他们的话头,一说起来就是眉sè飞舞,这个说他掌劈了几个逆贼,那个说他枪挑了个逆贼的伍长火长等等。
陈大他们吹牛归吹牛,心里却是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的,加上王凌从军的那段,光明磊落,也没什么隐密事,所以倒是没给这俩假乞丐听到什么有用的东西。
刚才陈大他们就是在吃饭的当间,说起这对假乞丐的。
这对假乞丐报上的名王况早就忘记了,只知道身边有这么颗钉子存在着,但时间一长,他们又没个动静,差不多都忘了,要不是刚刚陈大他们提及,他就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想起来。
假乞丐父子姓贾,年长的叫贾拾,年幼的叫贾小三,这姓起得倒真贴合他们的任务,贾(假)么,不过王况却不知道,这二人还真姓贾,没luàn起名,这按排行来起名,天下重名的多了去了,不信你就站在建安的钟楼上,大喊一声:“二郎”保证应声的人没有一千也有八百,这换不包括那些不应声的呢。
当然了,要是喊一声王二郎,可能就没那么多人应了,顶多就那么三五个,或者是没有,整个建安,就只有王村是唯一的王姓村,其他地方虽然也有姓王的,却是不多,也不是王况这一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