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老了,还在这种偏远县当县令的人,通常人脉都不是那么的广,而且也通常是属于人走茶凉的那一类,致仕后,一般就只会在家中颐养天年,基本很少再和官员往来。因此,虽然是个漏dòng,倒也不是那么的大,运气好的话,不会再有人怀疑到这上头,而王况相信,自己主角运势肯定不会那么背的。
当然高三那边的工作还是要继续进行着,做两手准备,两手抓,万一一手落空了,还有另一手。现在王况还没想到办法怎么把那县令给调走,如果是高三能在那县令走之前就把土地收了,那么就是没任何的破绽了。自己也用不着再找李老2说要那块地方。
只是,李老2肯等着,让自己到时候才要这次的封赏么?恐怕不能吧?那自己还是要想法子把这次的封赏要了,嗯,得要少些,让李老2过意不去才是。
看情形,徐吃货恐怕还有个任务在身的,这个家伙,估计是想给自己个惊喜,可自己却记得呢,李老2答应了的,等自己婚后,要给小娘子一个诰命身份,徐吃货估计就是想到时候再把册封拿出来罢,却不知道,当他把长孙皇后给的凤冠拿出来的时候,自己就已经想起了李老2的承诺。
流水大席忙完了,接下来该忙的就是自己的婚礼了,本来王况已经被排除婚礼安排之外了的,但下午的事情却让他一定要把房间搞暖和来,这时候才初冬,就已经要穿夹袄了,要是到了冬天,温度降到零下是平常不过的事。
想到就想去做,不过看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是麻烦太多,除了炕,或者火炉,真的没办法,因为没有水泥,没有防火材料,没有隔热材料,你想做暖气真的很难,现在的铸造技术没过关,不可能铸出不漏水不漏气的暖气片,而且能承受一定压力的水管也是问题,尤其是锅炉,不是现有的技术能解决的。
但是,火炉却是存在着煤气中毒的隐患,或许你刚开始做起来的时候会注意到,但时间一长了,就会麻痹大意,等到火炉的烟囱锈蚀漏气了那就来不及了,不怕一万,只怕万一,自己知道煤气会中毒,可小娘子不知道啊,怎么跟她解释?万一自己哪天不在身边,她图暖和,将烟囱取掉了,到时候哭都来不及,不行,这个绝对不行。
可是,究竟有什么办法可以做到呢?看来,这个冬天只能这么过了。
去南靖的家人已经回来了,也带回了一大木桶的树胶,带回来的时候,桶上面一层已经干了,揭下来后,就是弹xìng很好的胶,不过王况却是犯了难,因为他不知道接下来要怎么处理才能得到很好的密封材料,所以,做暖水壶的事情也是暂时动不了。
第二0五章俩活宝来了
第二0五章俩活宝来了
王况这时候就是绝对的没有王屠户,就得吃带máo猪那种心情。4∴⑧0㈥5
生胶肯定要经过硫化的,不硫化的生胶弹xìng低不说,一受到外力挤压就会变形,密封没压力的东西还可以,但只要有了压力差,不消半会工夫,生胶做的密封圈肯定是要被挤掉的。
暖水壶刚灌水后是肯定没压力差的,但等到里面的水冷却后,那就有了压力差了,所以,生胶肯定不行。
做个炕不是不可以,但木结构的房子,做炕还是存在风险的,万一哪天晚上起风,这一烧可就是一大片,建安不像是长安,一个个的坊区有坊墙隔离,每家每户间又有山墙(两户相邻的建筑之间的一堵高过房顶几尺的砖墙火土墙,用以防火)隔着,建安此时的房子,还有不少是茅草铺的屋顶的,冬天天干物燥,一点小火星都能引起大火。
王况还记得自己以前小时侯,家乡有个老人晚上烤火盆,结果引起大火,将整条街的上百间房子全烧了,那个骇人场景,王况至死都忘不掉的。
所以,即便要做炕,也要做的万无一失才行,王况以前没做过,他可不想拿自己当试验品。所以,这事只能先搁着,以后有了解决办法再说。
好在即便是温度会降到零下,盖够了被子,也不怕冷,这么多年都过来了,怎么一想到取暖就坐不住了呢?还是骨子里的享乐主义作祟哦。
整个王家,都已经被改造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了些收尾工作没做,在孙铭前指导下的改造工作很是成功,基本上处处都透lù出一种和谐不造作的气息,仿佛那建筑就该那样的,那树木huā草本来就在那里,搭配的很是恰到好处。
这让王况想到了一个问题,许多东西,你单单拿出来看是好东西,但是跟其他东西一配,就会觉得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和其他东西不协调,就像你在一个庙里的大殿上,看见一个冰箱一样别扭。
还是文化背景不同啊,后世,已经丢掉了太多的传统东西了。
孙铭前最近都是乐呵呵的,大概是有事可做的缘故,也是因为孙二和李大胆被派去长安了,不然这许多活肯定都是孙二他们揽着做了,他孙铭前也只有在旁边干看的份。
你让一个一直在忙着的人突然闲下来,他会憋得慌,孙铭前就是如此,王况来到富来客栈后,他突然发现自己没事可做了,该做的,王况都比他做得好,所以这几年可把他憋得够呛。
而同样,对于一个一直很懒的人来说,你要他一下子勤快起来,那他也是很难受的,王况就是这样,偶尔让他做点什么是可以,你要让他跟孙铭前一样准备个婚礼都要准备几个月,他也要被憋死。15
经过这次的婚礼准备,王况发现了这个问题,决定以后还是把富来客栈放手,让孙铭前去管了,虽然自己是个散官,也是被李老2莫默许了可以从商的,但还是要收敛点的好,以后的产业,要么就挂在孙家名下,要么就挂在林家名下就是。
猛然间,王况发现,王村仅剩的自己兄弟三个,王凌是官身,自己是官身,将来王冼肯定也是要入仕的,这以后家族的产业总是要有人打理吧?不能总挂别人头上,孙铭前父子是没问题,但不能保证他们的后一辈没问题。
林家也是一样,暂时没问题,但等到今后过上个十几年,几十年,也是说不准的事,看来,得让王凌抓紧造人计划了,早点培养出接替人来,至于自己,年龄还小,可不想这么就搞出几条人命,太早生育对后代的发育不好。
好象孙yào王对fù科儿科是有一定研究的吧?嗯,得把这老头招来,让他帮着瞧瞧才是,用什么来吸引yào王注意呢?对呀,臭蒿呀,治疗疟疾的良yào,不愁这老头不动心,后世是个中国人都知道,青蒿素能治疗疟疾,准确的说,是青蒿中的一种,叫臭蒿的,但王况可分不出青蒿臭蒿,没关系,孙老头知道就行。
chōu个空,找了孙铭前商量了下,听说是想把孙神仙给招来,而且王况保证孙神仙肯定会来,于是就把坐镇在富来客栈的孙掌柜给叫了过来,商量了下,决定经由富来客栈的各个分号的伙计传播出去,说是建安有人有办法可以治冷热病。
据说孙老头很喜欢跑西南大山里去找yào的,所以,王况估计他这会多半是在西南地区,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