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食王传 > 第65部分

第65部分(1 / 2)

>酥隆!?br />

“原来二郎你还有这等兴致,不过也别说,能从贩夫走卒中听到并为己用,也是真本事,就说你这辣椒酱罢,怕是我们听了也只是一笑置之,不会当真的。倒是二郎能有此才能,竟能从中得出法子为皇后调理,着实难得,难得啊。”一直沉默寡言的秦怀玉冷不丁的冒出了这么一段话,王况听了心中一动,这家伙分明是有所指,敢情是要自己去给秦老爷子也去搞搞食疗调养?可秦老爷子的病王况根本就怀疑是他装的,为的是躲避朝中的权力斗争,自己还不少掺和的好,再说了,自己可不是郎中,能调理长孙皇后的病一来是自己经历过,二来也是因为长孙淖的原因,即便是秦老爷子真有病,那也是伤病,自己可没这个能耐。

王况不由得开始佩服起自己来,自己这些年来为了深入的了解真实的唐朝,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兴趣去听奇闻趣事,书上写的历史,王况可是从来报怀疑态度的,因为历史,总是由当权者来写的。却是没想到发展到现在,自己说出什么奇怪的话来,都不用自己解释了,别人就会很自觉的往自己喜欢听奇闻上面套。

说到鸭子,林荃淼突然福如心至,一拍脑袋:“二郎你这姜母鸭若是用金陵的鸭子来做,岂不更美?”心下就决定要劝伯父去引进金陵鸭来养着,以后建林酒楼又有一道丝毫不逊色于金陵板鸭的吃食了。

对于林家堂而皇之的将自己的菜式引到建林酒楼的事情,王况没有任何反对意见,从建林酒楼的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建应该指的是建安,林自然是林家了,这就表示了林家并没有把自己撇在外面,而且据去过酒楼的黄大说,酒楼里有好些个菜牌后面还特地标注了“源自建安富来客栈”,等于变相的为富来客栈做了广告。这些已经很能说明问题,林家也很会做人,有这样的合作伙伴,王况没什么不满意的。

既然孙嘉英都得到徐国绪这个吃货的认可,程处默他们自然也就没话说,都同意把家中厨子派去建林酒楼帮忙并学艺,林荃淼见平白得了一帮不用工钱的厨师,而且又把林家和几个国公拉近了一步,心下当然欢喜,这事就换了林老太爷来也是肯定拍板的,昨天回来后他就得了林老太爷的嘉许,说是小淼淼终于长大了,会独当一面了。所以他这会就更不会推掉,明摆着是王况暗中帮忙,因此他直接就答允了下来,着人去通知酒楼做好准备,至于说程处默他们会不会也开个酒楼,林荃淼完全不担心,有王况在,管你开几家酒楼,那也动摇不了建林酒楼的根本,当然了,除非富来客栈想在长安开个分店又另当别论。

这里他们三言两语的就定了下来,却不料几个国公的厨子过去这么一帮,整出了一大堆事情来,倒是林家始料未及的,这是后话。

分割---

推荐,收藏,点击都不能少啊。

您的支持是灰雀的动力呢。

第一一0章 逛长安(上)

两天后,徐国绪那有了好消息传来,他回去翻名册后,还真给他找到了两个烧璃的匠人,这两人还是师徒,因为师傅长年在炉火边劳作,受火邪所侵,再也无法劳力,因此便辞工回家养病,师傅又是无儿无女的,徒弟便也辞工回家照料师傅。只是碰到个难题,按制,在内府的工匠是不得随意离开长安的,即便是辞工后也必须时时去当地衙门报备。那么这师徒俩也就只能在长安呆着了,而王况是要带工匠去建安的,看来只能从前朝工匠中想办法。

但是,即便是找到工匠回到建安,加上建窑,试窑等的时间,怕是也来不及,所以王况想清楚后就不再着急,大不了,今年的璃罐从长安运去就是。人,可以慢慢找。

王况只知道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石英砂,石灰石等,但具体配比早就已经忘得一干二净,而且窑要怎么建他也并不大清楚,自然就全交给程处默他们处理,自己只管要璃瓦就是,只管结果,不管过程。

本来刚开始的时候,徐国绪是准备让内府局来烧造王况所需要的璃瓦的,可王况秋霜前就要回建安去,因此没有王况在,今冬肯定是没法种出蔬菜来,若是调用了内府局的资源,又没成果,徐国绪担不起这个后果,所以,从利益最大化上来考虑,还是自己烧造更为合适。等到真的在冬天种出菜蔬了,再去请功也来得及,而且,又造成了既成事实,皇上也不好再和程处默他们抢果子。

因此现在程处默他们的任务很简单,就是烧造出足够的璃瓦和璃罐运到建安,由王况在建安先种出菜蔬来,然后再将人手派回长安盖大棚种菜蔬。等到明年冬天才能献上,在此之前,一切都要保密。

不过王况也给他们先打了预防针,首先是璃瓦的烧造并不是那么容易,这就决定了即便大棚盖好了,也盖不了多大面积,而且成本高就决定了种出来的菜价格高,没几个人能吃得起,只能走奇货可居的路子,面向的就是那些豪门大阀和商贾巨富。这不免让原本想大干一场的程处默有点失望,还是秦怀玉想得开:“有冬天献菜之功就已经很不错了,做人莫太贪。”这话说得很有点老秦与世无争的性子。

至于林家,能搭上国公就很高兴了,他们才不管这个赚不赚钱。因此除了钱财按需拨付外,其余不再过问。就是想过问,也没这个胆啊,都说宰相门前七品官,他们可没敢想着在这里面有什么发言权,再说了,不还有王况在里面么,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其实林小娘子给王况的字条上就是很简单的几个字:言之有物。

也是王况自己当局者迷,程处默他们都是一样,只想着怎么最快的把东西整出来,却忘了最最根本的一件事:不管你说得如何天花乱坠,没有东西出来都是白搭。因此当王况看到这几个字的时候,也就明白了过来,只要自己把东西搞出来了,大冬天的往李老二面前一放,再开口说需要保护,那就容易成功得多,毕竟,这里面可关系着长孙皇后的病情。相反,你没有任何的东西,无凭无据的,李老二凭什么关照你?那么多天下大事都忙不过来,还会管你这个目前还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但王况在回建安之前还是有事要做,至少,他可以让李老二发话让内府局给他烧些璃罐,借口是现成的:要回建安去制金桔给长孙皇后泡来喝。当然这里面还有个潜在的好处,只要李老二给他璃罐,那么自己在建安烧出璃罐后就可以说是皇上给的,更有利于保密;而且,由于金桔只有唐兴才有,那么以后自己在建安烧璃罐也就顺理成章,再出现璃瓦的时候,也就有托辞了:放着身边的璃窑给自己谋点福利总是说得通的吧?王况相信,若是自己显得太过清高,反而更容易招人惦记,相反,若是自己表现得爱贪点小便宜,别人反倒不会那么注意他。古今中外不管是官场还是职场都脱不出这个圈圈,没有一个同事和领导喜欢没有缺点的人,太完美的人,领导会提防,同事会嫉妒并中伤,若是你展示个缺点给他们看,他们反而不再会鸡蛋里挑骨头。

本来王况是准备过段时间就回建安的,长孙皇后的病情已经稳定了下来,他再留下来起不了更大的作用,但现在却是不能那么快走了,一来是要给孙嘉英留点时间,在建林酒楼好好的培训下那些来“打下手”的厨子,二来是他也得好好的游览下长安,现下可不是后世交通那么发达,想去某个地方一两个小时就飞到了,自己下次要再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了。到目前为止,自己还没好好的游过长安呢,倒是王冼被黄大领着出去了很多趟。

林家处于长安城东南角的升平坊内,离延平门不远,这里一大片的坊街都是类似林家这样家中有人在外做个小地方官的人家所住,西南边的坊区基本上就是平民区,而像程家这样的军中要员他们的府邸都是位于东北角更靠近皇城的坊区内,西北边的则是文官系统家的府邸,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西北的坊区多和文有关,不是文宁,就是居德之类的,而东北的这叫安邑、靖恭之类的坊名。这两边的一个坊区就有林家所处的四个坊区大,没办法,都是豪门大宅的,据说长孙府就独占了一个坊区。而一般的京官就住在皇城正南的坊区内,这些都是有定制的,而且各坊区都有兵丁把守,因此上,一般的平民也进不了高级坊区,而那些豪门贵子自然也是很少来西南边和东南边的坊区。整个长安有一百一十坊,小坊长百步,宽一百一十步,大坊则长宽均翻倍,以南北向的朱雀大街为界,东边属万年县,西边属长安县。每个坊区都筑有高高的围墙,一来是防盗,二来则是防火,即便走水了,顶多也就只烧掉一个坊区而已,相邻的坊区不会遭到殃及。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