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食王传 > 第25部分

第25部分(1 / 2)

>    初初见到王凌,客栈里众伙计还没人认出来,孙二就上前招呼去了,走近一看,原来是王凌,欢喜得他都不知道说什么了,捏了把自己的脸,疼的。又摸摸王凌的铜带扣,将自己脚上穿的软皮靴也伸了出去对比了下:“啧啧,就是不一样,官家的东西就是不一样。这一身到了大小东家身上,简直就是般配,大小东家就像换了个人似的,倒象个将军模样了。”他这一兴奋,又把王凌叫成了大小东家。

众人闻讯也都赶来瞧新鲜,你也摸摸“官服”,他也摸摸乌鞘刀,这些往常可是想摸也摸不到的,这时候不趁机过把瘾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孙铭前是知道王凌去州衙做事的,在他看来,这是好事。虽然直接管着客栈的还是建安县,州衙一般是不插手建安县的事务的,只有出了大事才会插手。但毕竟朝中有人好做事,有了王凌在州衙,以后富来客栈就更不会被人地痞混混上门来敲诈勒索了。见王凌回来,孙铭前笑呵呵的上前道喜:“恭喜大郎,如今也算是官家人了。”拍了拍手,又对边上一起围观的食客说:“今日富来客栈请客,在座的都免单了。”

众食客是一片欢呼,呼啦一下就都回各子案上端起酒瓯:“好,好。富来客栈会做生意,以后必定日进斗金。”又对王凌说:“王班头日后一定会步步高升。”一句恭维话而已,又不损失自己什么,平白得了一顿免费的吃食,他们也不会吝啬这一两句客套话,再说了,听说这个可是小东家的大哥,从战场上下来的,杀人无数,这种杀过人的,他们可得罪不起,正好也趁了这机会巴结巴结。

分割---

灰雀这两天仔细的推敲了下前面的章节;发现实在是不好改;有时候只言片语的更改就有可能演变成最后的通盘推翻;考虑来考虑去;决定还是暂时不做大的修改;但这两天也发现了一些前后矛盾的地方;这些是一定要改过来的。不过大家如果不在意这些矛盾,就不必再回过头去看了,因为灰雀这次更改的原则是前面服从后面。

还是求推荐求收藏和其他票,您的支持是灰雀的动力呢。

第四十四章 澄面

之后的日子对王况来说过得并没什么大波澜,保险桂很顺利的做了出来,一个送到了林主簿那里去,林主簿在看过之后又把黄别驾请了过来看,然后就由黄别驾做主,裹上红绸布,送到长安去了,随着去的还有王凌,因为他是王况的大哥,既然这保险柜是王况做出来,那么让王凌分点功劳也理所当然,而且经过王况的仔细讲解,王凌也比其他人更知道这保险柜的实用之处。只是保险柜这个名字王况并没说出来,只是叫铁柜子,说是名字该由林主簿来取,林主簿就又把这取名的权利转给黄别驾,黄别驾心想,得了,大家让来让去的,干脆还是交给京里的上官们去斟酌吧。如今黄别驾已经是事实上的建州一把手了,刺使早已经进京述职,听说述完职后就将直接转任他处不回建安了。

至于另两个保险柜,普通的那个就放孙掌柜那用着,特制的那个,王况让客栈几个伙计在床后的地上刨了个坑埋了进去,在底下和四周填上木碳,只留了门露在上面,然后上面再垫了块木板,把屋里原来那个木箱放在上面。原本王况是想在仅有的一面泥墙上挖个洞塞进去的,可一想到泥墙并不太厚,墙另一边又不是属于富来客栈,只好作罢。

有了保险柜,那么以后很多东西就可以放了,这保险柜寻常两个壮汉都抬不动,怕是有四五百斤重,倒也不大怕人来偷。看着保险柜,王况又忍不住想起了林家的李管事带来的那个华容道,究竟是谁带来的呢?

转眼已经是腊月,天气越发的冷了起来,时不时的天上会飘下雪花,这和后世的闽北一年才能见到一两次下雪形成鲜明的对比,往来的商人贩夫越来越少,不过富来客栈的生意倒是越来越好了起来,只是客部住店的客人越来越少,年关到了,该回家的都已经回家了,只有偶尔几个动身迟的还在赶路。

天气冷,王况也很少出门去了,出去了也不可能听到什么东西,还不如呆在客栈里,他让孙二在堂前后面靠近厨房的门边给自己安了个火盆,天天就窝在那烤火喝茶,有时候兴趣来了,就拿起鹅毛笔写写画画什么,不过他画的东西也没人看得懂,都以为是在乱画。又或者,客栈里人闲下来后也跑过来烤火时,他就跟他们聊天,无非就是拿自己后世的知识,挑了当下不显得离经叛道的出来说给他们听,看他们目瞪口呆的样子也是一种乐子。

这天他又无聊坐在那烤火,身边围着几个客部那也是闲着无聊跑过来烤火的牛娃子几个,在听王况侃大山。他们都很佩服王况,怎么这么小小的脑袋瓜里竟然装了那么多东西,也没见撑爆了?

这天,王况刚坐下,孙二给他端了壶茶过来,现在王况喝的茶都是直接泡的,不煮了,大家不要以为唐时风行煮茶,那茶叶拿来泡就不好喝了,这是两码事,茶叶还是那个茶叶,可以说在隋唐时期的炒茶方式和现在并没多少差别,唯一不同的是唐时绿茶很少,几乎都是红茶。而且煮茶也未必不好喝,现在的客家擂茶以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或是湘西一带的雷茶,可以说就是唐代煮茶的工艺一直流传下来的。没喝过的可以去喝看看,那个味道绝对的好。王况爱喝泡的茶,主要也是因为他喜欢原汁原味的,就如同他做吃食,总要考虑到调料是能提味还是会掩盖了食材原本的味道一样。这是一种习惯,各人有各人的习惯,来唐时两年多,王况其实已经习惯了煮茶的味道,偶尔肚子饿了,暂时找不到吃的,他也会拿煮茶来填填肚子,煮茶里可不光是有盐,还加了其他很多东西的,按个人口味,有加芝麻的,也有加炒熟了的米粉的,还有加豆子的,现在还有不少客家人的早餐就是吃擂茶的。

才刚坐下不一会,牛娃子他们还没过来,虽说客部少有客人,但总还有那么一两个的,牛娃子总是要安顿好客人才会过来。这时候门帘掀了起来,冲进了一个人,一进来就抓住正端了食客吃完了的碟碗要去后头的高三:“你们的掌勺师傅在不在?”

高三被他唬了一跳,手上端着的碟盘差点掉到地上,连忙端稳了,没好气的回他:“什么在不在的?你见过哪家客栈食肆的掌勺师傅没大烊就走了的?”

“那就好,那就好。”来人明显的舒了一口气,又连连给高三作揖:“刚才实在对不住,是某太心急了。可否请他出来一见?”

“什么事?”高三戒备的打量来人,来人穿得很普通,普普通通的灰麻布袍子,背上背着个包袱。脚上穿的也是很普通的布靴,唯一不同的是头上戴的不是幞头,而是闽地和中原很少见的大皮帽。这种帽子整个建安也只有遏跃跟才有。莫非是胡人?再看脸庞,精瘦精瘦的,看起来好像有三十来岁,只是这样子又不大像胡人。

来人抖抖擞擞的在怀里掏了半天,掏出个纸包,瞧那模样估计是在外面走了很多的路,冻坏了,拿纸包都拿不稳,差点掉在地上。他把纸包解开给高三看:“某想请教贵店掌勺师傅,此事物能否做得出来?”说完眼巴巴的瞧着高三,一脸的期盼。

“这不就是面粉么?你随便去家米面店都能买到,怎地跑来消遣我们?”高三看了看,腾出一只手撮起一点捻了捻。

“这是面粉没错,可不是寻常面粉,还是请你家掌勺师傅出来吧,求求你了,人命关天啊。”来人可怜巴巴的:“你们富来客栈是我最后希望了,半年来某跑遍了整个江南,没一家食肆酒店能识得,某也听说了,富来客栈掌勺师傅厉害,做出的吃食与旁的不同,就来看看。”

“哦?怎么个人命关天法?说来听听。”王况听到了这句人命关天,无所事事的他来了兴趣,就走了过来问。

“你是?”来人狐疑的打量着王况,见王况穿着明显要好过一般的人家的少年,而且见王况过来,面前的这个伙计似乎还让了让,也就不敢质疑王况这么个小孩子跑来凑热闹。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