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所有人汗流浃背地把营地搬过这片荒漠的时候,所有人都被震惊了。
鸣沙这种自然现象在世界上不仅分布广,而且沙子发出来声音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说,在甘肃敦煌的鸣沙山像我国著名地质学家竺可桢描述的那样“发出轰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在美国夏威夷群岛的沙子会像狗叫一样的声音,人们称它是“犬吠沙”。苏格兰爱格岛上的沙子,却能发出一种尖锐响亮的声音,就好像食指在拉紧的丝弦上弹了一下。
最初人们经过了各种推测,认为是共振、摩擦、空气与沙粒的震动等等,但是后来我国的研究人员研究出来,鸣沙山的发音原理主要是因为共振,而且所有能发声的鸣沙都有一个共同点——所有沙子同样大小!
这些沙子全是流动过来的沙子,它们经过大风的筛选,能到达同一地点的都是大小、重量相似得几乎一样的沙子。这样的沙子在风的推动下通过相互之间的摩擦造成频率一致的共振,发出因沙粒大小不同而导致频率不同的声音。
神树族听到的是类似于空竹的那种“呼呼”声,声音较轻,边上还有一条沙丘是那种“呜呜”声,这说明它的沙粒比离神树族最近的沙丘的沙粒要大一些。
最让人振奋的是远远出来的轰隆声,那是远在千米之外的一条沙丘发出的声音,这与我国鸣沙山发出的声音较像,是同类型的大沙粒。铿锵有力,轰鸣有势,这是猎手们最喜欢的声音,像战鼓、如雷鸣,使人精神震荡,豪气万丈,很适合这些粗狂的汉子。
“我站在烈烈风中
恨不能荡尽绵绵心痛
望苍天
四方云动
剑在手
问天下谁是英雄
我站在烈烈风中
恨不能荡尽绵绵心痛
望苍天
四方云动
剑在手
问天下谁是英雄?”风逐渐加大,张凡虎听着远处传来渐渐增大的声音,此时面对此景,让他不禁唱起了这首充满霸气的《霸王别姬》,这在他现代也是最喜欢的歌曲之一。
所有族人都静静地站着,不知是在听张凡虎的歌还是在听数条鸣沙山神迹一样的一同鸣唱。
智月慢慢走过来,握着张凡虎的手,张凡虎看着智月:“人世间有百媚千红
我独爱爱你那一种
伤心处别时路有谁不同
多少年恩爱匆匆葬送
我心中你最忠
悲欢共生死同
你用柔情刻骨
换我毫情天纵
我心中你最忠……”
智月听到这儿突然有些害羞地低下了头,张凡虎停止了歌唱,他明白智月。虽然他们恋爱了两年了,但是却还停留在牵手个过程中,智月是个脸皮很薄的女孩,张凡虎也不好勉强她。
“我的泪向天冲……”当所有人还在停在张凡虎歌声后面的声音空白期时,却突然传来一声悦耳的声音震颤了所有人的心。声音虽然娇弱,但是却不失霸气,但是最主要的还是那一股浓浓的悲伤与辛酸。
这是智灵。与张凡虎相处数年,她当然知道张凡虎最喜欢的这首歌,数年前她在那晚月圆之夜那怪异的祭祀中被张凡虎带到小湖边时,张凡虎就知道她那天生的音乐细胞。她能唱这首歌,张凡虎是一点不奇怪的,但是现在智灵唱出这一句却让张凡虎一阵沉默。
周围一阵沉默。
(今天是《史前十万年》半岁的纪念日。听着《霸王别姬》码着字,心情复杂。)
第三十章:沙非沙
日子还是得过,部落的历练还是得进行,部落的成长当然也得继续,所以吸收其余的部落这种长期战略目标一步也不能松。现在,神树族的发展就以这几条为准则,每天过得忙忙碌碌,也很充实。
喀拉哈里沙漠西南部因降水量极低,因而几乎无树或大灌木丛,只有分散的生命力极顽强的旱生灌木和短草。如果向北行进,到达雨较多的中部,就能遇到有零星的树木及若干灌木及草地。但是首先得跨越过这漫长的南部沙漠,神树族也就只能滞留在荒芜的南部沙漠周边,等到明年雨季再向北。
生命无处不在,只要有一点植物,那就绝对有生命的生存,而且是一个物种繁多的生物圈。虽然南部沙漠干旱少雨,但是仍有很多的动物生活得怡然自得。主要的品种有跳羚、未迁徙走的角马和麋羚。相对于大草原来说,生活在荒漠中危机更为巨大,所以这些动物都会成群出现以降低自身面临的危险。
沙漠中还有神树族在非洲南部大草原上也经常见到的捻角羚,以前大荒族很多猎手的长矛就是用的捻角羚长角做的。捻角羚体苗条优美,肩高约一米三的大捻角羚成小群栖息,而且速度极快,非常难捕捉。
当然,有胆小的相对来说就有胆大的。俗话说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沙漠中还有一些“实力派”动物,如东非大羚羊、大角斑羚和许多非群居品种。
大羚羊是所有羚羊中的最大种类。这种大羚羊的肩高一般在一米七与一米八之间,身体的长度在两米八与三米二之间,体重超过六百千克,最大的几乎能达到一吨,这比非洲野水牛还要高大和粗壮。
而且雌雄的大羚羊都有锐利的角,雌的角较细较长,能达到一米;雄的角虽然不到一米,但是更为粗壮,杀伤力也不容小觑。它们即使单独出现在荒漠中也很少有猎食者敢打它们的主意,实力决定了一切。
当然还有胆子小、速度不快、力量小而且还是独居或者过着夫妻二人世界的低等级可怜动物过着胆战心惊的日子,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