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页(1 / 1)

律风和众人在工程作业船上,观看新闻播放的菲律宾情况。

肆虐的利苏过后,里可岛损失惨重,数万人流离失所,死亡人数持续攀升。

国家设计院、建设集团送出去的援菲基建队,在里可岛没有负责的项目,但是他们所在的建设工程,大面积受到洪水影响,发回来的消息占满了会议室所有人的工作群。

前线受灾的程度,比新闻播报里展现得更加严重。

赤黄洪水淹没了低矮楼房,竟然找不到一座高楼矗立,只剩下残垣断壁。

失去住所的百姓漂浮在洪水之中,用木板托起自家孩童。

而面对这样的景象,菲律宾只能宣布进入“重大灾难状态”并且寻求国际援助。

中国不远处的邻国,落后得毫无抗击超强台风的能力。

居民房屋、商业楼宇毁于一旦,北部正在遭受有史以来最为惨重的洪水灾害。

律风见到新闻之中,一掠而过的救援场景。

没有先进的直升机、没有迅速神勇的冲锋橡皮艇。

更没有可靠的人民子弟兵。

普通民众在这样的天灾面前,全凭自救,然后汇聚到人头攒动的避难所,等候国际援助。

会议室沉默地响着新闻播报。

对讲机时不时传来检查完毕的汇报声音。

菲律宾情况如此惨烈,身为中国人更加能够感同身受。

中国建国后的重大灾难,成为了一代传一代的记忆,无论生活如何富裕,都会被这幅惨不忍睹的景象唤醒。

瞿飞叹息一声,“菲律宾有很多中国建设的项目,也没逃过这次台风。我们肯定是会派出救援队的。”

“救援归救援,老百姓还是太惨了。”翁承先摇了摇头,在核实地图上勾画了一下,“今晚我们一定要完成跨海桥的加固工作,全国都盯着南海隧道呢。”

立安港小风小雨不断,建设中的南海隧道,还是第一次经历这么大的考验。

律风熬了一整夜,在工程作业船和跨海大桥之间来来去去,反复用仪器检测每一棱六方三角。

他这样的行为有些多此一举。

跨海大桥的材质是全世界最稳固的碳钢,六方三角格栏支撑起的桥体,绝不可能出现任何的问题。

但是,他脑海里挥之不去菲律宾的惨状。

他最初做六方三角格栏设计,是为了迎接凶猛的浪涌、狂风。

而不是让一道恐怖得摧毁陆地的台风通过。

律风会忐忑。

即使跨海大桥拥有全中国最为先进的建造技术,从脚底的海上平台到桥顶的尖角,都从实验数据里显示它们能够在16级台风中安然无恙。

也挥不散他心中的害怕与恐慌。

因为,利苏将要刮过的不止是南海隧道,还有宝岛重建中的桥梁建筑,以及立安港整片宽阔城市与村庄。

跨海大桥深入南海的最后一段加固结束。

为了防止造成危害,工程师们拆除了平时施工搭建的临时平台与扶梯,放回工程作业船,准备返航。

可律风依然站在甲板上,眺望远处台风将来的方向。

本该熹微的晨光敛去踪影,变得阴沉无比,预示着那道恐怖台风即将进入南海。

“回船舱吧,台风要来了,我们得快点返航。”

翁承先的声音,清浅地从律风身边传来。

“翁总工。”律风看着身边的老人,问道:“您遇见过这么强的台风吗?”

他一贯温和的笑意,不见了痕迹,只剩下眉心深重的皱纹。

“遇见过。”翁承先扶了扶眼镜,“96年我在广东造桥。那时候我们技术还没现在这么强,能抗住的台风,也不过是10级左右……那时候,来了一个破坏力远超我们认知水平的超强台风。”

“楼塌了、桥毁了、人没了。”

他声音变得很轻,视线变得极远,好像透过辽阔海域,重回了曾经的人间地狱。

人在灾难面前,如蚂蚁一般挣扎,被无情的大自然吞噬。

人类尚且如此脆弱,又怎么有能力去保住一座建设中的桥梁。

但是,翁承先勾起笑容,恢复了他平时的慈祥。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我们一定可以从利苏手上,保住南海隧道的跨海大桥。”

他声线里满是自信,“因为我们研究了几十年的桥梁,绝对不会重蹈覆辙。”

第53章 桥,修得很好!

南海隧道工程作业船集体返航。

一路上对讲机汇报没有停过。

每一个部分的加固工作都按照计划完成, 就算是预测中不会登陆的宝岛区域,也进行了相同的防护。

工程作业船固定在港口,所有人进入了项目组大楼。

远处黑压压的乌云快速涌来,平时已经亮起来的天空重新沉入了黑夜。

负责人刚刚回到办事处会议室, 狂风乱作, 瓢泼大雨席卷而来!

律风站在会议室紧闭的窗前, 眺望着远处的大桥。

雨水逐渐变大, 铁灰色的桥梁,染上了墨海般的色泽,渐渐被窗户上的雨痕掩盖。

会议室打开的中国新闻台,正在持续播报着台风利苏的情况。

沿海地区严阵以待,电视里可以见到防台防洪工作人员四处奔走, 检查台风登陆地区的安全设施。

早上六点, 新闻进行了现场连线。

最新小说: 极品龙套 遇见刘大人 贞观帝师 极品谋士游三国 涂山丰 思想病毒 司礼监 盛唐血刃 我要当球长 血洗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