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页(1 / 1)

水天一色尽头,它们便是最为清晰的分界线。

“走啊,出去看!”瞿飞可不是老老实实守在室内的性格。

在南海舰队出现瞬间,他就招呼着律风、殷以乔往外走。

指挥船的甲板,乘风摇晃。

他们走出来扶着栏杆,见到的舰队影子更为清晰。

那些在海洋巡航的巨无霸,安静地等候在预定地点,像是训练有素的士兵,在等待演练的信号。

“师兄你看,护卫舰、驱逐舰、补给舰都在那儿了!”律风只看它们的外观涂装,都能清楚分辨每一艘船的不同,“在救援方案里,舰载直升机会迅速飞到事发地点,降下最为精锐的救援人员,把落海的工人,救上救生船。”

他在说救援方案,殷以乔却能感受到面前庞然大物的威武肃穆。

这些装载利器的神兵,几乎可以不费吹灰之力,震慑住那群色厉内荏的宝岛人。

殷以乔不清楚南海舰队,但他清楚宝岛人。

爷爷的担忧,似乎突然变成了一种远离故土产生的隔阂。

像这样的军队,根本不需要动手,宝岛人自然而然地就屈服了,哪里还会有什么军民冲突。

殷以乔的心情变得轻松。

他说:“我想任何人见到它们,都不会想与它为敌。”

宝岛人更甚。

南海舰队整装待发,指挥室里的通讯简短频繁。

演习指令发出瞬间,海平面发射出了无数标记浮漂和泡沫,作为垮塌大桥的记号。

南海舰队与搜救船队,必须在最短时间,完成人员救助,并且在一小时内结束海上通信、编队与转运伤员工作。

守在岸边的观众,看不见搜救船的影子,仍旧可以捧着手机看大船。

远在南海海峡中段的救援行动,已经由中国新闻台进行了实时转播。

飞在空中的无人机,成为了所有观众的眼睛。

他们迎着海风,闻着海腥味儿,各自捧着手机都像亲临现场。

呼救的落水“工人”,零零散散上百人。

舰船上直升机迅速飞起,船舶快速靠拢,尽然有序的模样正如民众心头想象的南海舰队该有的样子。

转播中时不时掠过庞然驱逐舰的身姿,它们好像守护救援现场的卫士,等候指挥员发号施令。

海洋没有垮塌的桥,但是救援队伍的迅速、可靠,看得人大声叫唤。

“我们救人演练这么帅,岛上还在抗议呢。”

“哈哈,我今天看岛坛说,好几个学生,假装抗议去蹭了他们的大巴车,有吃有喝还有军舰看,赚翻了。”

“这种顺风车也敢坐啊?不怕被抓?”

“抓什么呀,好多人都在富云县等南海舰队,跟我们似的看热闹!”

随风散去的喧闹声,夹带着对宝岛抗议的嘲笑。

举横幅的人数连真正的居民气势都压不过去,怎么好意思说自己代表民意。

估计那边的海岸,也只是一群好奇的宝岛人在悠闲看风景。

常常意见相左互看不惯的两岸居民,忽然就变得和谐统一。

毕竟,在凑热闹这件事上,他们和宝岛真的没有隔阂,都想一睹南海舰队英姿。

手机里,是中国南海最强舰队的迅速救援。

耳畔边,是各种懂帝对时局的分析,对南海隧道的展望。

他们想着,看完这场演习,南海隧道就该开建了。

浩荡壮阔的建筑工地,设置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怎么想都透着中国人征服自然的浪漫与勇气。

这座备受期待,有南海舰队护航的通道,绝对不会垮塌的。

国家安排了这么完备的搜救计划,为的就是永远用不上它!

民众饱含信心,盯着落水“工人”被救上船艇,溢满对舰队、搜救中心的赞美。

突然,弹幕跑过了无数突兀的话语。

“桥塌了!”

“这都会垮?好惨啊!”

捧着手机看直播的民众,闲聊里渐渐泛起了一丝困惑。

哪里来的时差党?

泡沫浮漂做成的模拟桥早就塌了,怎么现在才知道?

但是,弹幕传递的讯息接二连三带着桥塌的惊呼。

上百万围观直播的弹幕里,逐渐清晰传递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惶恐。

疑惑的民众,退出直播,刷新自己惯常使用的论坛、社交平台。

各种帖子标题刺目,霸占页面——

《桥塌了!对面看热闹的,把桥压塌了!》

《富云县的桥垮了,我的天啊,这是什么豆腐渣工程……》

《我们还在做垮桥救援演习,怎么他们真的垮了?!》

第44章 替它做到

富云县聚集了大量等候的民众, 人数不比对岸立安港少。

突如其来的轰隆声,带着脚底震颤,好像地震似的, 带来一片寂静!

刚刚还悠闲眺望海面的居民,神色惶恐。

就连那群抗议扯横幅的人, 都吓得忘记在国际媒体摄像机前喊口号。

“怎么回事?”

“地震啦?”

各国人士不同语言, 表达出相同意思。

很快,黑压压的人群如浪潮般散播着零星的呼救声——

“桥垮啦!救人啊!”

海上救援联合演练的指挥室几乎在桥梁垮塌的瞬间, 得到了消息。

最新小说: 暴君宠婢 宦妻姜芙 大明:我,开国王爷,带头反对分封制 少年战歌 三国董卓大传 制霸北美:从一战劳工开始 刚刚权倾朝野,就被女帝模拟人生 极品龙套 遇见刘大人 贞观帝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