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世家庶女 > 第50部分

第50部分(1 / 2)

>  明玉勉强给脸上添了笑,感激道:“大伯母好意我心里明白,只是,我若预备的不合理提醒就好了,这些东西还请收回去吧?”

“这般客气做什么?咱们到底是一家人,四弟妹若是觉得收下不好,过年时不如摆几桌请我们乐几天。你是不晓得,每隔三年,这个年便不怎么好过的。”

说罢深深吐了一口气,紧接着又笑问:“我听说五舅子去年去了国子监?”

国子监内一些是受到荫庇的京都贵族子弟,一些是各地选出来的举子,通过乡试考进去的,是为正途,陈明贤原本也有这样的机会,只是想到只身去京都,不如就在苏州,何况他在苏州就读的书院本来就十分不错。至于五爷,虽是举子出身,但还没到进国子监学习的程度。去了国子监唯一的好处是,有了替补的缺,便能入仕。当然,也可以参见三年一次京都举行的春闱,真正的体面还是要通过殿试,金榜题名的进士出身。

即便能入仕,也不是人人都有这样的机会,除了需要打点的银钱,还要有门路才好。三老爷之所以那么费力地将五爷弄进去,可不是指望着王家?

阮氏这样说,明玉真有些哭笑不得,且不说她和明珍的关系,楚文博如今不过是个秀才罢了,秀才若是有资格去国子监,那国子监岂不是天下人都可去的地方?

明玉苦笑道:“五爷和王家少奶奶是一母同胞的兄妹,我们不过是堂姊妹。”

阮氏与明珍的关系就隔得更远了,再说,这样的大事儿也轮不到后宅女人出面。即便五爷纳监一事和明珍有关,却也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

阮氏似乎早就料到明玉会这般说,笑着道:“即便不是一母同胞的亲姊妹,也是亲亲的堂姊妹,姊妹间嫁了人,也要走时时刻刻走动着才能亲近。不走动,即便是亲姊妹渐渐的也会疏远起来。”

可她和明珍,大概这辈子也难亲近起来。明玉委实不晓得说什么,坚持道:“这些东西既然是大嫂和大伯母预备的,要送也是大嫂和大伯母的心意,我总不能拿着大嫂和大伯母的东西去做人情。王家的礼,我自个儿也预备了,这些东西我真不能收!”

阮氏见明玉态度坚决,脸色不免有些不虞,不过到底没发作出来,离开时无论如何明玉都让她把东西带回去了。接下来便是楚二夫人的,楚二夫人没有阮氏这么热切,明玉亲自给她送去,她便叫人放在其他礼品当中。

隔了一天,由楚大夫人和楚二夫人派了管事以及体面的婆子亲自前往京都,反而比秦氏更重视这些亲戚似的,根本无需明玉和秦氏操半点儿心。

明玉每每想到都苦笑不已,她竟然还沾了明珍的光!

☆、074:画轴

更没想到的是,自此之后阮氏待她更为随和亲昵,年前庄子上的进项由她亲自派了信得过的嬷嬷管事清点之后送过来。连账本也做得比先时的清晰明白,在明玉看来,这一次的账本完全可以参考着以后如何立庄子上的新账。

当然,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楚大夫人得了大老爷的话,以后即便这些东西都还给秦氏和明玉自个儿打理,但他们的开支仍旧从大房账面上出!

就明玉所了解的来看,楚家大房、二房尚未完全分家,楚二夫人那一边的开支也是从官中出来的,不过是每个月定额的那些,细算起来虽远远不够,但楚家仍旧是照着以前的规矩来,总的算下来一房人的开支也不小。明玉就粗略地算了一番他们这头的开支,平常打赏不算,单上下的月钱以及下人们的四季衣裳,平常吃饭等等,一个月少说也要一二百银两,一年就是两三千。

这个数额不算少!

何况,楚大老爷和楚二老爷是亲兄弟,楚云飞的父亲和他们不过是堂兄弟,太老爷虽然在世,但……

秦氏迟疑着还没点头,明玉看了楚二夫人和小黄氏一眼,楚二夫人笑着朝秦氏道:“这原是应该的,当年堂叔老爷还在世,也给了我们不少东西。”

楚大夫人忙接了话,道:“你若是不答应,那些东西可叫我们如何有脸继续收着?”

明玉不解,莲月悄声告诉她:“当年咱们老爷临终前,就拿了两处庄子出来。”

两处庄子的收益不算多,看来还远远不止这个数,不过这些年大房从他们庄子上贪去的也不少。

楚大夫人和楚二夫人只怕之前就商议好了的,所以这会子才异口同声。秦氏迟疑片刻,最后点了点头,楚大夫人就笑道:“这才是一家人!”

说罢,就示意阮氏,阮氏从身边嬷嬷手里接了红绒布包裹着的银钱,笑着递给明玉:“这是过年上下打赏的,本来照着规矩是给下面的丫头们多做一套衣裳,四弟妹身边的丫头,长个子的没几个,衣裳一年四季也不少,不如给她们零花,或买线买头油都使得。”

明玉看了一眼,大概有好几十两银子。正犹豫着收不收,秦氏客气地和楚大夫人说起话来:“这些钱哪里需要嫂子拿出来?”

“你又外道了。”

明玉道了谢替下人们收起来,大伙围着炉火商议起过年的事儿。大老爷从任上回来的可能性较小,但长房为大,团年饭自然是在长房吃。不过是商议着到时候办个堂会,邀请那些客人,又请什么戏班等等。

闲话说了两盏茶的功夫,在秦氏屋里吃了午饭才各自散去,明玉送她们到了院子外,复又回来。只见秦氏临窗而立,窗扉半开,院子里冬阳映着白雪,细细碎碎的光芒照耀在她常年深色的衣服上,仿佛一层朦胧的光晕笼罩着。

她盯着窗外半晌,才喃喃自语地似是说了一句话,明玉却没听清楚。刚移动了两步,秦氏转过身来,笑道:“等过了年,我也想去一趟京都。”

此言一出,正在收拾茶碗的莲蓉立即眼前一亮,笑道:“奴婢也能跟着去京都长长见识了!”

几个丫头立即雀跃地讨论起来,秦氏微笑看着她们,半晌才问明玉:“不晓得你娘什么时候回淮安?我也好些年没去南京了。”

四太太估计没那么快回去,但也不可能在京都长久地待下去,明玉笑着道:“不如等太太她们回去的时候,咱们跟着一块儿走?”

“好,也可去拜见拜见陈老太太,这么多年,我从未离开直沽一步,不晓得外面到底变成什么样了……”说了好一阵才打住,笑道,“左右要等过了年才成,咱们就在年前把新账立起来,等过了年就可动身了!”

明玉也有这个意思,因吴氏那样提醒了一回,她和楚云飞商议后,也觉得过了年要去各个庄子上看一看。等过了年,事儿好像特别多。秦氏这样说,明玉立即来了精神,秦氏也无心午睡,索性叫丫头备了笔墨纸砚。

家家户户的账本大同小异,立新账反而比平常做账更容易,楚云飞的这些庄子产业,几乎送来的都是现银,也只有北边两处庄子出产一些人参、燕窝、鹿皮等物上缴东家或自家用或送人。

即便如此,忙了一下午,也才刚刚理出个头绪。等忙完已经是两天后的事儿了,明玉把做出来的账目拿给秦氏过目,秦氏连连摆手笑道:“以后这些事儿你自个儿做主就成了,不懂的再问我。”

几乎把所有的家当都交给了自己,明玉的神色不由得变得郑重起来,恭恭敬敬地应了是。

等到了腊月中旬,前往京都的管事、嬷嬷带着几大车回礼回来,四太太、赵家、王家均有回礼,同行的还有明菲打发的嬷嬷,带来了明菲写给明玉的亲笔信。

熟悉的字迹,却已经很久都没看到了,明玉盯着信封看了良久,这才拿剪刀拆了信。香桃等人都围着她,尚未看完便忍不住问道:“十姑奶奶都说了些什么?”

四太太等人也有话带给明玉,不过都是让随行去的嬷嬷口头上带回来,不外乎是嘱托明玉孝敬长辈等语。明菲单独写了一封信,肯定是有些话不好让嬷嬷带的,她们最想知道的就是明珍的现状。

如今明珍在京都,明玉在直沽,虽然隔得不算是天南地北,好歹也有几天的路程,即便如此,也影响到了明玉。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