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神奇圣人王阳明 > 第20部分

第20部分(2 / 2)

说起刘大夏这个案子,都要怪田州的土官岑猛。话说那岑猛乃边疆少数民族出身的领导干部,是当地的土著人,所以称土官。但是土官制度太原始,都是世袭,这样就会导致当地的群众产生错误的思想认识,以为土官才是最大的领导,认识不到皇帝的重要性。所以朝廷就考虑,要不改土归流吧,废除土官制度,建立流官制度,把边区原始部落的土官调到外地去,再派京官们进入当地,教育广大群众热爱皇帝。

官员委任制度的变革,听起来好像是吏部的差事,但边区少数民族比较凶,稍有不慎,就会抡起刀子来砍人。所以改土归流的工作,在当时是由掌握了兵权的兵部来负责。于是兵部尚书刘大夏就下达命令:调任田州土官岑猛,去福建平海任千户。

可是岑猛又不傻,他家世世代代生活在田州,此时调到福建去,岂不是断他的老根?于是岑猛断然拒绝了这一调令。

岑猛不肯赴任,朝廷有令不行,事情有点儿麻烦。于是兵部复议,却不料复议的时候出事了,刘瑾和众官吵了起来,刘瑾认为:对田州少数民族部落的处置,关系重大,稍有不慎就会激起叛乱,刘大夏必须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众官抗议说:岑猛并没有叛乱,现在说这种话还太早。刘瑾回答说:等岑猛真的叛乱了,再说这话就太迟了。

传旨:岑猛无须调离,径任田州同知。刘大夏工作不力,有激起民变之险,流放到肃州充军。

这一年刘大夏已经七十三岁了,花白的胡子,佝偻着腰身,布衣徒步至大明门下,京城的百姓一片哭声,扶老携幼为刘大夏送行,说:这刘瑾太不像话了,七十三岁的老人了你还流放他……不过话又说回来,刘老头都七十三岁了,怎么还不退休回家抱孙子呢?这下惨了吧。

刘大夏被流放,只是故事的开端,涉及人性的智慧思考,在后面才真正展开。

良知的彼岸

话说那兵部尚书刘大夏,虽然惨遭流放,并没有被罚多少米,但是他上路的时候,只有一个粗布包裹,身后还跟着一个老家仆。北京城中有许多他的老朋友、旧门人,纷纷出来替他送行,拿了许多银子送给他。

但是刘大夏全部拒绝,他说:银子你们一定要拿回去,倘若朝廷知道了这事,你们是知道后果的,这可不是我吓唬你们啊。

他一路流放走来,不断遇到送银子给他的门人,却总是这同样一套说辞,拒受分文。

但等他进了肃州地段的时候,又有一大群老门人蜂拥而来,送酒送肉送银子给他。刘大夏说:你们诸位,要是真的想帮我的话,求求你们把这些银子拿走,全部拿回去,我求你们了。

众人道:老恩师,你不要怕成这个样子,此地离京师,何啻百里之遥。你拿了这些银子,让自己少受点儿苦,少遭点儿罪,那刘瑾也不会知道的。

刘大夏摇头:实话我也告诉你们吧,自打离开京城,想送盘缠给我的旧故门人,不知道有多少,可我始终不敢收。人人都以为我是害怕刘瑾,不敢收下这些银子,可你们不想一想,我都七十三岁的老头了,黄土没了半截腰,岂会怕刘瑾那个没卵子的太监?

众人不解:既然如此,那你为什么不敢收下这些银子。

刘大夏道:你们听我跟你们说啊,我不敢收下这些银子,拿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是因为我的心里,确实是害怕。但我怕的不是刘瑾,而是人性。

人性?人性又是个什么东西?众人茫然。

刘大夏说:人性这东西……我要是知道人性是怎么回事,还至于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吗?但我跟你们说吧,只要我坚决不拿你们的银子,就这样布衣芒鞋,吃糠咽菜,保证能平平安安到肃州,再平平安安回来。骏马照骑,美食照吃。但如果拿了你们的银子的话,我还能不能活着回来,这都是一个疑问。

众人面面相觑:说得好深奥哦,能不能解释得更明白点儿呢?

刘大夏:天机不可泄露,人性不可点破。一旦点破,事情就会走向对立面,到时候有什么更可怕的结果,我可就不敢说了,真的不敢说。

众人心里生气,你说这个刘老头儿,好心好意给他银子,他却跟你整这景儿,闹心不闹心啊?还说什么拿了银子有可能不会活着回来,不信,要不要试试?

于是那些门人弟子,表面上唯唯诺诺,连连点头,暗地里却乘刘大夏不注意,悄悄地把银子塞进了他的小包裹里。

几日后,刘大夏到了肃州的一家客栈里,却突然病倒,躺在床上呻吟着,叫老家仆拿碗水来。可是左喊没动静,右喊也没声音,刘大夏先是诧异茫然,然后突然醒悟,大哭起来:王八蛋啊,你们这群王八蛋,我告诉过你们的,不要塞给我银子,你们肯定是偷偷地把银子塞我包裹里了,完了完了,这下我老头子死定了……

我之所以不敢拿银子,不是害怕刘瑾,而是害怕侍候我的老家仆!

这个老家仆,侍候了我一辈子,端茶倒水,洗碗刷锅,表现得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典型的劳动人民本色。但这种表现只不过是一种假象。他也是个人,也有人的喜悦与憎恶,他侍候我的时间越长,心里对我的憎恶就越深,只要有机会坑害我,他是丝毫也不会犹豫的。

他早就想逃走了,把我一个人撇下,没人管也没人问。之所以还没有逃,是因为他在我这里拿不到什么东西,我手里一锭银子也没有,他逃走后也是穷光蛋。但一旦我手里有了钱,那么他就会立即揣银子走人。如果不这么做,那么他就不算人了,因为他的表现,正是人性。

现在那些门人偷偷塞银子给我,于是那老家仆立即将他这么多年的忠诚与付出套现,拿着银子跑掉了。可怜我七十三岁的孤老头子啊,谁来照管我啊……

人性!

刘大夏最近距离地接近了它,但是他的年纪太老了,已经再没有力气,推开圣贤这扇紧闭的门。

铁面无私大权奸

刘大夏,历史人物,忠直老臣,尚且还要承受着人性之煎熬。

更何况别人?

这个别人,比如说刘瑾。

刘瑾不是个大权奸吗?难道说权奸也要承受人性之炉的炙烤吗?

说刘瑾是个大权奸,那是被他在审计大风暴揪出来的贪官们的打击污蔑之词。至少在刘瑾的心里,他就从没有认为自己是个什么权奸,而是一位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朝廷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好领导。如果要让刘瑾来评价自己的话,那么,他肯定会挑选这么八个字:

铁面无私,公正执法!

这八个字,不是瞎掰的,历史上的刘瑾,真的是这样做的。

头一桩事,有个太监王秀,在御马监建了豪宅,请武宗皇帝住进去。然后跪在武宗皇帝面前,要求由他成立一家公司,全面垄断京城的银草业务——也就是运输物流业务,垄断业务赚钱啊,赚到了钱,通通归武宗皇帝。武宗皇帝听了大喜,立即准奏。

不料这事被刘瑾察知,盛怒之下,刘瑾来找武宗天子,问:皇上,问你一件事,古往今来,你听说过哪个明君自己开公司,垄断皇城的物流运输的呢?

武宗皇帝:……没听说过有这样的皇帝……

刘瑾:那么皇上,咱家问你,怎么我听说你和王秀合股开了家公司,垄断了北京城的物流运输,有这回事没有?

武宗皇帝:这事……没有!

刘瑾:真的没有?

武宗皇帝:……真的没有。

刘瑾:没有就好办,传旨……不对,传咱家的命令,将那欺君罔上的王秀及公司全体员工,通通枷于户部大门之外,枷死为止!

结果,武宗皇帝好不容易刚开了家公司,全体员工就被刘瑾这厮活活给枷死了。

像刘瑾这么个搞法,算不算铁面无私,不畏权势?

谁说不是,那让李东阳、王守仁、唐伯虎这些人来搞搞试试,吓不死他们——刘瑾不畏权势的事情有很多,武宗小皇帝为了供养太后和太皇太后,在外边开办了许多皇庄,这事满朝文武,无人敢吭一声,唯有刘瑾,他明确表态反对。有个小太监跑到武宗面前,要求在临清开设一家皇庄,经营利润全部归武宗皇帝,此事不幸被刘瑾察知,立即将那个小太监捉来,打个半死之后,丢到大牢里去了。

被朝臣将之与刘瑾同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