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盛华 > 第195部分

第195部分(1 / 2)

>  “我家爷闲是挺闲的,不过这会儿正陪我们夫人逛园子说话呢。”承影话没说完,就被郭胜打断,“这哪能叫闲?这叫忙,算了,我去找徐大郎,对了,你来有事?”

“是,我们爷让小的过来问先生有空没空,要是得空,请先生傍晚过府说话,我们爷说了,花生和酒,都是上好,我们爷还说,世子爷说得空也过去,和先生好好喝几杯。”承影欠身笑道。

“有空!正闲着。”郭胜爽快答应,承影拱手告退回去了。

看着承影出了院门,郭胜眼睛微眯,富贵袖着手,看看院门,又看看郭胜,不等他说话,郭胜脸一板,“怎么交待你的?昨天半夜就该忘个干净!”

“已经忘了,早忘了,真忘了!我啥都不知道!”富贵急忙摇头,两眼瞪直,摆出由于傻相,以示他早就忘干净了。

郭胜嗯了一声,看了眼滴漏,打了个呵欠,转身往屋里进,晚上的事得打起精神,他还是再去睡一会儿,养养精神吧。

夜幕笼住京城,郭胜悠悠哉哉进了陆府那间小空院时,金拙言已经到了,和陆仪一左一右坐在院子正中,见郭胜进来,两人都没起身,陆仪捏着酒杯,指了指三把竹椅中空着的那把。

郭胜冲两人点了点头,坐下,伸头看了看炉火,拿起火钳,先将火捅好,又抓了把花生均匀铺在炉火四周,这才拎起壶,倒了杯酒,冲两人举了举,抿了一口,看看金拙言,再看看陆仪,“出什么事了?”

“昨天王爷和九娘子在大相国寺抽了根签……”陆仪将昨天抽签的事三言两语说了,“……我再到大相国寺,刚进山门就遇到个老丑和尚,说是擅长解签,说这签是满签,九九归一……”陆仪顿住话,看着神情凝重的郭胜。

“满签是下下签,不过,只说九九归一就不对了,所谓否极泰来。”郭胜驳道。

“我也让人解了一回签,说是宜静宜缓,积善积福。”金拙言声音沉郁。

“打仗之时,特别是大战,士气极其重要,为了鼓舞士气,战前必定要卜出吉卦,次次都是吉卦,敌我都是吉卦,我是不大信这个的。”陆仪往后靠在椅背上,说着不大信,声音里却透着沉重。

“你说的这叫心计。”郭胜不客气道。

“你的意思呢?”金拙言脸色阴沉。

“宁信其有,不信其无。”郭胜干脆无比,“头一条,这签怪异,姑娘在观音殿抽这根也就算了,大雄宝殿那支,你亲眼看着王爷抽的不是姑娘放回去那根,签桶里一百根签,不多不少,每样一根,你后来让人数过签桶里的签数没有?”

陆仪垂眼点头,他不光让人数了签,还一根根看了,一百根,每样一根。

“我这个人,对鬼神之事深信不疑,游历多年,也亲身亲眼见识过不少回。我和磐石刚到绍兴府,还没到郭家认亲时,在文庙门口要饭,有个看相打卦的,买了两碗肉丝面给我和磐石,那面美味极了,这辈子最好吃的面,此后再没吃过。”

郭胜干笑几声,“说远了。除了两碗面,那人还送了我一卦,这一卦……要不是有那碗面,我就啐到他脸上了,可直到现在,他那一卦,一个字都没说错。”

“都说了什么?”金拙言上身微微前倾。

“说我要想称心如意,须得有位东主。”郭胜几声干笑,“我多说,也是漏露天机。你昨天刚进山门,就碰到解签的和尚,这事有点儿巧了。”郭胜看向陆仪。

陆仪眉梢挑起,他被这签搅的有些失措,确是如此,抽签解签这事,正经修行的僧人都视之不该,能解签肯解签的和尚可不多,昨天是太巧了。

陆仪呼的站起来,几步走出小院,招手叫了承影,低低吩咐了几句。

“老郭说的对,这事,宁信其有,皇上春秋正盛,也不在乎这一年两年。宜静宜缓,积善积福也不是难事,你明天进趟宫,把这事跟太后娘娘说一说,王爷那边,我去说。”金拙言低头看着杯子里的酒,好半天,仰头喝了酒,果断道。

陆仪一个怔神,他一向对卜卦看相嗤之以鼻,这会儿可有点儿反常,有什么事他不知道?

“这话极是,皇上春秋正盛呢,就算没有这签,也是宜静宜缓。”郭胜拍椅子赞成。

陆仪慢慢转着手里的杯子,沉默了一会儿,嗯了一声。

第432章 主考

出了正月,李夏每天抄经的时间悄悄多了大半个时辰,到三月初一,一大早,李夏到大相国寺上了柱香,在悠扬的早课声中出来,悄悄回去。

三月过去了,进了四月,李夏如同沉在水底的鱼,安静的听着看着周围。

四月末,李文山回到京城,其它几路钦差也陆续回来,这个月,京城空出两处府邸。

六月初,陈江上了第二份折子。

江延世和苏烨同时拿到了这份折子,游说威胁,使尽手段。晚上往长沙王府求见金相的人,骤然多出数倍,可金相已经年迈晕花,早已不复当年。

秦王府一反近十年的态度,仿佛要激流勇退了,秦王署理兵部的事不了了之,开了春开始修起了园子。

从秦王府开始修园子起,李夏隔三岔五去一趟秦王府,仔仔细细的商量着怎么修怎么建,为了一挂帘子是用湘妃竹还是用青竹,两个人能反复斟酌商量上十天半个月。

看风赏景的一年过的很快,治平二十四过去了,治平二十五过去,秦王府的园子一直修进了治平二十六年,才接近尾声。

刚出了正月,钦天监就卜定下了秦王和李夏的婚期,定在八月里,李文岚婚期之后。

过了年,李文岚刚过二十岁。两年前,他就盖过苏烨,成了京城公认的风仪第一,这几年,他跟着郭胜和舅舅徐焕,虽说还是没能长出多少心机心计,却也学出了个眼明心亮,你来我往暗枪暗箭,九转十八弯的精巧心机,使是使不出的,却能看明白一二了,李夏十分满意,这就足够了。

一年前,李文岚定下了朱翰林的长女朱大娘子,只等今年春闱之后,希望能够喜上添喜。

从去年腊月前,李文岚就闭门读书,准备三月里的春闱,李夏则吩咐郭胜,留心京城动静。

和往年不同,这一年的春闱主考,直到出了正月,还在争论较劲中,不能定论。

治平二十三年春闱,太子一系占了上风,主考点了礼部尚书郑志远,丁泽安下场尝试,名落孙山,今年这场春闱,太子一系极力举荐努力保持了不偏不倚的工部尚书罗仲生。

苏相一系,则毫不避嫌的极力举荐二皇子的丈人,翰林学士、国子祭酒侯明理。侯明理十几岁就以天才闻名,博闻强记,学问精深,号称问不倒,至于德行修养,京城公认不亚于,或者说仅次于唐承益,完全可以让苏相一系理直气壮的说一句举贤不避亲。

秦王难得的发表了意见,推病情已经稳定,至少这两三年没恶化的唐承益主持今年的春闱。

四位相爷,金相为国考虑,提议由唐承益为主,侯明理为辅。

魏相坚决反对,唐承益小中风至今,右手还是不能写字,什么时候听说过不能写字的主考?侯明理确实博闻强记,学问是不错,可他连秋闱都没主持过,全无经验,春闱乃国之大典,用他这样一个全无经验的人主考,太冒险了,极力举荐罗仲生,罗仲生在地方辗转多年,主持工部以来,特别是接手都水监之后,成绩斐然,学问政务德行,都极其合适。

苏广溢也不赞成唐承益压在侯明理头上做主考,侯明理学问人品闻名天下,又主持国子监多年,虽说没主持过秋闱春闱,可作为考官,参加过不只一次秋闱春闱。这主考之人,不管是谁,都有第一次,就是唐尚书,头一回主持京城秋闱之前,不也是一无经验?不照样做的让人无可挑剔?

严宽对三位相爷的意见,都十分赞同。

三位相爷各持已见,皇上就有些举棋不定,召集六部尚书及枢密院诸人议过一回,意见就更多了,皇上十分头疼。

第433章 静而动

李夏凝神听着郭胜的话,“……金相举荐唐尚书,大约是不想附和两方之一,又不想节外再生枝。罗尚书很想做这一任主考,舅舅昨天寻我,问我能不能在柏枢密面前说上几句话,替罗尚书说上几句话。罗尚书要是能主考今年春闱,于咱们有利,今年,咱们府上二爷,四爷,六爷,丁家姑爷都要下场。”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