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盛华 > 第108部分

第108部分(1 / 2)

>  “嗯,你知道的很快。”秦王又抿了几口茶,放下杯子。

“是下官的大错。”江尚书神情内疚中透着悲伤,站起来,撩起前襟跪在地上。

“扶他起来。”秦王示意陆仪。

陆仪上前扶起江尚书,扶着他坐回椅子上。

“是下官的大错,只怕还要连累王爷,下官……愧疚之极。”江尚书看起来痛心疾首。

秦王微微侧头,仔细看着他,“江尚书,我又不是皇上,你跟我,有话实说,你我,一条绳子上呢。”

江尚书一个怔神,随即露出几分尴尬,沉默片刻,看着秦王,一脸苦笑,“王爷,兵驿统归兵部辖理,责,肯定是兵部的责,可这错,真不能算是兵部的错。”

“嗯。”秦王暗暗舒了口气,上身微微松驰,往后靠在椅背上,“初听金相说到这两份军报一起递进来的原因,我是惊呆了,又十分纳闷,离京城不过二百余里的军驿,溃烂至此,以江尚书的才干,何至于此呢?我是觉得,这中间必有缘故,你仔细说说。”

“王爷,”江尚书眼里闪过丝丝感激之意,“这兵驿,太祖立国时,定下的规矩,由各军轮抽十人小队,每年轮驻各军驿,与地方无关,一向极其快捷好用。

皇上登基第二年,因户部吃紧,皇上说军驿这一项费用不小,用的时候却不多,是个摆设,很不合算,就改了规矩,和地方驿站一样,由当地老病的厢兵充任,禄米比同邮驿,改由各州县自行支付,这兵驿,管还是归兵部管,可从人到钱,兵部都说不上话了。”

秦王凝神听着,慢慢叹了口气,皇上最爱在这些不划算的地方省钱。

“出了这样的大事,必定要追究出个责,这责,只能是咱们兵部承担。”江尚书跟着叹了口气,“王爷署理兵部时候不长,这件事并不知情,是下官连累了王爷。只怕皇上已经命人严查此事了,下官草拟了道请罪折子。”

江尚书从怀里摸出份折子,双手递上,“请王爷过目,都是下官老朽无能。”

秦王接过折子,随手放到几上,看着江尚书道:“我既然署理兵部,兵部有责,是江尚书的责,也就是我的责。断没有有了功劳我在前,有了罪责,就让江尚书冲到前头的理儿。江尚书的心意我知道了。”

秦王抬手止住欠身往前,还要说话的江尚书,顿了顿,低低叹了口气,“两份军报,丢了两座关,不管皇上想不想,这仗都是要打的,至少那两座关,要夺回来。这战一起,兵部可以没有我,可不能没有江尚书,如今国难当头,你我,都要先以国事为重。”

“王爷。”江尚书喉咙一哽。

“先这样吧,兵驿之责,皇上交到金相手里彻查,先看金相那边查的如何,有我呢,江尚书放心,你回去好好准备准备北边的战事吧。”秦王看起来十分疲惫。

江尚书忙站起来,长揖告退,退了两步,再次长揖到底,才转身走了。

秦王示意陆仪送江尚书出去,陆仪送江尚书出到二门,虚扶着他上了马,才转身回去,进到书房,秦王已经换了身舒适的家常衣服,坐在炕上,正看着封信。

“坐。”看到陆仪进来,秦王将信递给陆仪,“柏景宁的信,你看看,通篇的痛心疾首,说没想到练出来的兵都是花架子,腊月里遭遇了一小股海匪,三百对五十,他的人,竟然不等靠近就四下溃逃,事后他一个一个的审,那些来当兵的,几乎个个家境殷实,说是当地人送子弟当兵,是为了军中有人,至少不受人欺压。”

秦王话里透着怒气,“高邮军恶霸在高邮一带,连胡磐石那样的泼皮,都远远避开,不敢招惹,南安军连拙言都要暂避锋芒不敢轻动!帝国溃烂至此!”

秦王的话戛然而止,片刻,深吸了口气,示意陆仪,“你先看信吧,柏景宁说要到浙南挑人,还有几家铜矿上,这个我不懂,你看看,回封信,再交待他,耐下性子,还有,提醒他一边做事,一边也要留心上头,唉,这事,急不得。”

陆仪一边听着秦王的话,一边已经将信扫了一遍,“浙南一带,还有铜矿上,郭胜极其熟悉,他见识不错,正好还有北边的事,我一会儿好好和他聊一聊,一并听听他的意思?”

“嗯。”秦王点头,眉毛突然挑了下,“拙言说他想请郭胜到他门下,郭胜一口回绝,没给他留半分回转的余地,你再探探话,多看看他。”

“是。”陆仪欠身答应了,告退出来,吩咐承影悄悄请郭胜过府说话。

……………………

永宁伯府,李文岚眼看就要下场考试,李县令还没回来,郭胜正好闲得很,年后,这课,就从下午一个时辰,改成了现在上午一个时辰,下午再一个时辰。

第277章 光脚

下午一个时辰的课,李夏没什么事,都会去上,至于上午的课,那就随她了。

不过今天,李夏到的比六哥还早,郭胜进到那间小院时,李夏已经坐在她那个靠窗的位置上,专心写着字了。

郭胜脚步一顿,又急走了一步,下一步却又和平时一样了,进了屋,下意识的四下瞄了一圈,长揖到底,“姑娘。”

“嗯,坐。”李夏答了两个字,没抬头。

郭胜有几分拿捏的坐到李文岚的位置,微微伸头,看了眼已经几乎写满了的那张金粟纸,心里颇有几分忐忑和懊恼,他又没想周全,北边丢了两座城,出了这样的大事,他今天该早早过来的。

“姑娘,昨天将近人定时分,陆将军把我叫到他府里……”郭胜赶紧说大事。

“嗯,陶家二少爷的事,查的怎么样了?”李夏打断郭胜的话问道。

郭胜一个怔神,嘴里却答的极快,“已经查出来了。”顿了顿,郭胜收回那一丝怔出去的神,“这事好查,我让银贵走了一趟,先搭上了陶二少爷那个小厮,说是陶二少爷前年年底,和百花楼的幽兰好上了,过了年,弄了笔银子,这笔银子的来历,正在查。”

郭胜中间解释了一句,“给幽兰赎了身,在第三条甜水巷里,闪记胡饼铺子隔壁,租了间小院,做了外室。”

郭胜一边说,一边看着李夏的脸色,李夏已经放下了笔,端正坐着,面无表情的听着郭胜的话。

“正月十四那天傍晚,陶家去了十来个婆子,将幽兰塞了嘴带走,把院子里收拾的一根线头都没留下,院子也退租了,前前后后,不到一个时辰,十分利落。幽兰的去向,还在查,今天中午前后,就能有信儿了。”

郭胜看着李夏。李夏斜了他一眼,“你说说。”

“是,辰光太紧,没来得及细查,不过,照陶家这份利落劲儿看,这外室的事,陶家只怕早就知道了,这是赶在陶二少爷相亲前,清除干净,看这样子,陶家很希望结咱们这门亲。”

郭胜有点儿摸不大清楚李夏的意思,这话就有些含糊,态度居中。

“看来,陶家这家风,不是说的那样好。”李夏脸色如常,眼里却带着丝丝阴沉之意。

“连外室都容得下,这家风很是一般。”郭胜听出了李夏语调里隐隐的不满,放下了心,“利落成这样,只怕不是头一回抄拿这样的外室。六娘子脾气太好,这门亲事,得慎重。”

李夏有几分出神,陶家这门亲,她听大伯娘说过,她们到京城前,两家就说的有六七分了,只等过了年相亲这一关,这外室,要抄,当初议的差不多时,就该抄拿了,怎么那时候不动手,偏偏赶在正月十四傍晚,突然就动手抄了?

“陶家最近出过什么事没有?从咱们到京城起?”李夏突然问了句。

郭胜一个怔神,随即醒悟,“姑娘是说……我这就让人去查。”

“还有陶家老爷任上,这事不急,留心就行,这门亲事……没有这门亲事了。”李夏眼睛微眯又舒开。

算了,其余不提,这门亲事不结,陶家和他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了。

“是。”郭胜欠身答应,愧疚之余,敬佩不已,姑娘心思之深之远之密,真是令人仰而视之!

“说说那两份军报吧。”李夏提起了笔。

“是。”郭胜看了眼屋角的滴漏,“昨天到陆将军府上,陆将军问了我两件事,算是三件事,一是北边蛮族,我还知道哪些,怎么看,没得姑娘示下,我含糊过去了。

二是柏帅练出的兵,遭遇海匪,三百对五十,柏帅三百。”郭胜看了眼专心写字的李夏,解释了句,“官兵望风溃败,柏帅准备到浙南一带挑人了,一切如姑娘的安排。”

李夏嗯了一声。

郭胜接着道:“第三件,陆将军问我愿不愿意到王府参赞军务,我回绝了。”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