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山有木兮木有枝 > 第6部分

第6部分(1 / 2)

>

汤药并不曾间断过,日复一日,由宫人端来,再由云英服侍我喝下。

罗敷痴儿,痴儿罗敷,但,敷儿又岂是真真痴傻之人 ?'…87book'

我虽言不出,其实敷儿自个心内比明镜还要通透。他让人给我喝的,并非是调理身体的良药,如果非要敷儿明言,那一碗一碗,他命人端来让敷儿三餐服下的,实是虎狼药。

服药之前,我的身子原本已经渐渐痊愈,虽是忆不起前事,整个人,却并无大碍。自打进到这府中,服了他让人端来的这些药汁,敷儿的身子一日一日,日益衰弱,不过豆蔻一般的年纪,却恐怕熬不过冬去。

再见,怕已是无期。

敷儿不会推搪,也并不点破,他既要我喝,我便喝。左右横竖不过是个死,既已无缘再见,既知他本无心,就让那一阕《越人歌》,自此成殇。

到了第十日,雨终于渐渐止住。

是夜,我也不管云英,自己出了门,缓缓登上那半坡之上的最高处。体力终是不支,别人不过一盏茶的工夫,我行了足有数倍不止。

果然,院墙外,依旧是灿若星子的熠熠灯火。

此时,瞧在敷儿眼中,却分明有了一丝温暖与亲切,因着院墙之外的隔壁人家,轩窗之内,伏案疾书的,已是敷儿的子期。

高山流水,得遇知音。

墙外之人,虽是书生,却是书中真君子,他虽自诩是墙内之人的子期,怎奈伯牙是罗敷。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女,罗敷女,先生为我起的这个名字,实是再恰当不过。当日她不为赵王逼迫,投潭而死,留下千古伤事,现如今,敷儿比之她,又好过多少。

云英,默然跟在我的身后,照例为我将一只宫灯高悬于亭角的飞檐之下。柔和的光影,晕染了我足下的方寸之地,天地纵小,又岂能阻隔敷儿的一支笛音?

我取了自个怀中的玉笛,轻轻,再吹起。

这一次,换的是一支古曲,《清平乐》。

清平乐,清平乐,唯有清平才成乐,天下间,若真是清而平,人间几多乐事。

雨后的夜阑,如此温凉宜人,晚风徐入,吹起我的罗裙和鬓发。曲声,平和而清丽,直比那莫愁湖畔的酽酽池水,还要绮丽动人。

果然,我的笛音刚乍歇,墙外,即传来一把熟悉的声线,皎皎而朗朗,堪比九霄的明月。

“应海见过秦姑娘!姑娘近日可好?”

是,以文换曲,我的笛音,因着敷儿的病重沉疴与连日的暴雨,俞伯牙与钟子期,一对天涯沦落客,确已多日不见。

我笑曰:“好。”

他随之松了语气,朗声再道:“姑娘这阙《清平乐》,真是人间极乐,应海受教。”

我莞尔:“官修,今夜,可安眠。”

我的笛音叨扰了他多日,笛音哀婉凄凉,令人不忍蹙听。敷儿犹记得他说过,他因了我的笛音,已经数日不得好睡。

话音既落,他似被我的话语感动,放低了些许音调,低道:“是,今夜如此清平笛音,应海总算可以安眠,多谢姑娘盛情!应海,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以报,不知今夜,姑娘想要燕王何时史记?”

我伫立良久,始接道:“去岁。”

“好!应海早已料到姑娘想要去岁,一早备好,就请姑娘接文!”

随着他的声线,墙角处,果然应声落入一件东西,落地之声,低不可闻。

云英疾走几步,上前拾了,再返身入亭,交予我手中。

怪不得它方才落地之声比之前次,要小了许多,这一次,他不再用卷轴,青色的丝绦束着的,仅是一卷柔若无物的素纸,依旧是女子手掌长短,不盈一握。

我轻轻解了丝绦,就着宫灯的光亮,缓缓展开书柬。

依旧是短短数行,寥寥数字而已。

我逐字逐句地将之刻入眼中,心内,再轻轻掩卷。未及我开言,云英已一早为我取下了宫灯,我就着她手中的火烛,燃亮素手之内的史记。

纸柬,触及火苗,即刻,燃成袅袅的青烟,再随风散尽,宛如那北疆漫漫朔漠之上飞卷而起的狼烟。

“经冬未春,帝命晋王率师西出,燕王率师北出,会期同征北虏乃儿不花。”

“晋王素怯,兵既行,不敢远出。”

“燕王候敌日久,敌弗至。”

彼时,天降大雪,千里冰封,万里雪落,鹅绒一般的白雪,铺天盖地席卷。他所率的大军一连数月行进,人困马乏,却,依旧不辨敌营,更,前无去路,后无退径。

数万大军,就这样冒着风雪在莽莽苍原之上艰难深入,岂知男儿也非铁铸,七尺昂藏之躯,也是血肉。

亮甲怒马,旌旗飞扬,那些远征之前恢宏的场景,不过是人前的幻象。

敷儿,可以想见他当日的隐忍与艰辛。

“遂,直抵迤都山,薄虏营(意:迫近北虏的营地),获乃儿不花及其名王酋长男女数万口,羊马无算,槖驼数千。”

他竟可在如此恶劣的冰雪中,顶着军士的哀怨之声与将领的彷徨之意,凭着自己过人的胆识与智谋,率孤军深入敌境,直抵迤都山,先于天地不辨、皑皑白雪之中找出敌营,再,不顾众部下的请战之命,令自己的大军先行驻扎,派北元降将观童去敌营劝降。更不顾皇子身份亲自至营外迎接降将,以贵宾之礼待之,最后,竟不费一兵一卒,俘获了北元著名不败骁将太尉乃儿不花,及其所率的十数万北元军主力。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不战而屈人之兵者,善之善者也。

“及燕王捷报至,帝大喜曰:燕王清沙漠,朕无北顾之忧矣。”

然,即便是立下如此赫赫战功又如何?等待他的,终不过是一句空言,和人前人后的寂寂。

“先,晋王恐燕王有功,遣人驰报太子,谓燕不听己约束,劳师冒险。”

“太子果言于帝。”

“已而(意:不久),晋王旋师。(意:回师)”

“太子言晋王虽未深入,然张声势,有掎角(意:分兵牵制或夹击敌之助。燕王亦未可独为功。又言燕王得善马(意:良马与武艺精熟的勇士),不进(意:不率兵前进)。”

彼时,我大明朝除他之外,再无率兵之雄才,即便是如此又怎样?自古,立嫡立长,即便他是众皇子中最出色的那一个,终其一生,他都将是大漠中守边的藩王,驰骋疆场,以卫国戍边为己任。而他的兄长,才是当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储君,天子亲拟的日后的九五至尊。

纵然是此刻出师大捷又怎样?等待他班师回朝的,不过是兄弟相胁,步履更加维艰的人臣之道而已。

敷儿,直至此刻,才稍稍懂得——

那一日,为何在他的同母弟周王府内,人前,他分明是班师大捷、承恩沐眷的儿与臣,不卑不亢,落落大度。

而,于人后,于燕王府的深禁之中,那副天下间男儿罕有的俊颜之上,终是不再掩那一抹眉间的淡淡阴霾。

今夜,云初收,天际之上仍是氤氲密布,又因着连日落雨,石径路滑,云英扶着我,在这夜色中,一路小心踽踽前行。

方才,敷儿离开听风亭之时,仍然不曾与墙外之人辞行。想必,他也知晓我的离去,因为,那一盏高悬于亭内的宫灯,片刻之前被挂起,片刻之后,再被人解下。

一起一落之间,一如,罗敷被他先虏俘,再抛掷。

罗敷并不会怨责于他,先前不曾,死后,更不会。

墙外与墙内,不过咫尺。伯牙与子期,终结知音。

墙外之人,自诩为罗敷的子期,他确实是。但,敷儿虽为女儿身,纵,不为人所喜,敷儿亦可戚戚焉自诩为另一个昂藏男儿的子期。

樵夫子期,尚可懂得琴师伯牙的琴音,况乎罗敷。

高山之于流水,落花之于流水。

巍巍乎若泰山,洋洋乎若江河,子之心而与吾心同。

彼年,彼时。

宫灯旖旎,灯影朦胧,正门之前的石狮,张牙舞爪,踏球而立。大红的宫灯高高挑,只将这暗夜中的十数级玉阶,照得通如白昼。

朱漆的大门,被两旁的护卫轻轻在内推开。

一件半旧的蓝色衣衫,不过是最平常的玉簪束发,却是贵极,美极。一张俊颜,更带着三分笑意,七分疏离,缓缓步下门前的长阶,一步一步,缓步行至我跟前。

彼时,敷儿不过才自轿内步出,始睁开眼睫,第一眼,便望见自个的——春闺梦里人。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这一阙词,记得云落院的姊妹们时常唱及。

但,与君相遇,再重遇,已属不易。此情此景,敷儿此生又得以亲见,虽终是有憾,再无恨。

第二卷 攻玉 第一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

八月,月半。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