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人精神为之一紧,老实说何晨平日对这两人几乎是言听计从,推崇至极,今日忽然来了这个说法,必然是有极重大的事情发生,要不然州牧表情也不会如此严肃。
“十余万流民视情况分批安置南阳三十六县,特别是土地荒芜历害的地区重点迁徙,然后按人口分派土地,免徭赋收,又拨钱让他们添置农具,购买种子,十户提供一耕牛等等,这些是没有问题,但我们不能只盯着眼下,要目光长远。如今地广人稀,大面积土地荒芜,这时候没有问题。一旦治所稳定,百姓安康,随之而来就是人口大面积暴涨,据不完全统计,就去年人口比往年增加十余万。可用耕地就这么多,将会日渐饱和,到时候矛盾就慢慢会尖锐起来,最终演变成不可收拾的势面。如今当一城一池之时不解决这些问题,将来更难解决。”
“州牧想趁胜之威,一手解决土地制度问题?”
何晨席话,满堂皆惊,皆一脸震憾表情。
解决?何晨苦笑一声,中国上下五千都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自己能有多大能耐?能顶个毛线用?解决肯定是解决不了,哪怕发上几十年几百年时间,自己能做的就是要把危害控制到最小范围吧?
“州牧果然一心为民,泽被苍生。纵观秦汉数百年,历代王朝更迭,表面上看来乃朝廷**,官员结党,实际上就是由于贫富不均,大量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因而产生巨大危机,失去土地的农民,贫苦无靠的流民,最终铤而走险才走向这才反抗的道路。其归根结底,还是世家豪族索取无度,不停霸占土地的结果。无论是清议、党锢还是黄巾暴*,起因皆是土地制度的原因。”田丰率先出口赞同道。
哪里知道田丰话锋一转,慷慨激昂道:“只是无论高祖还是武帝,皆以世家豪强为援或者本身就是地方大族。哪怕文景之治的“弛山泽之禁”,光武中兴强行推出“度田”制度,依然效果甚微,盖因侵犯了地主、商人、豪族的利益,因而遭到了强烈反对,特别是京都附近新贵和皇亲国戚。地方官员自然得罪不起豪强,只好袒护他们,把负担转嫁给中小农和贫苦农民身上。自此改制无疾而终。进乃引发了全方面的矛盾,天下动荡不安。州牧虽然一片拳拳之心,只是这事情实在棘手,而且似乎现在还不是好时机。”田丰不管不顾何晨脸色有如何难看,依然义正言辞道。
“若要从新丈量土地,增其税赋,只怕一来要得罪南阳各世家大族;二来只怕长久下去土地兼并事情依然会发生。再说,州牧本身就是以地方豪族起家,此时刚刚有所建树,便过河拆桥,只怕有损声誉同时,也会造成南阳人心不稳。还望州牧大人三思。”这时候荀攸紧随着田丰的话,语重心长道。
“主公为国
1/2
五章妈勒个逼
五章妈勒个逼
六章 乱世用重典
六章乱世用重典
会议连续召开三天三夜。
随后何晨开始雷厉风行,大刀阔斧的内政、军事改制。
首先开始颁布均田制。
均田制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荒地,有了安居乐业的可能,生产积极性提高,同时大片荒地被开垦出来,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从而积极推动了南阳经济发展,加重战略储粮;其次,均田制并未触动世家大族的核心利益,一方面有利于南阳征收赋税和徭役,另一方面促进政权的巩固。
均田制其实也是何晨一时无耐妥协之举,在不能动世家大族的利益下,只能用这个方法。也许前期因为战乱照成大片土地荒芜而没有什么问题,但后期各种原因依然会造成土地兼并。
这条制度在南阳受到很大的欢迎,特别是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
而世家大族也没有什么反应,不支持也不反对。
其中,何晨重点推荐水稻种植,这个时候除了川蜀已经出现水稻梯田外,长江中下游地带,并没有多少普及,为了此事,何晨还专门派官员入川考察取经。此时何晨真恨不得化身度娘,搜一下什么都有了。
随后何晨又对部曲制度改制。
部曲就是私兵。
自新莽末农民大起义中,地方豪强曾以军事编制部勒所属的宗族、宾客、子弟等,组成武装力量。宾客的部曲化,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和其后的军阀混战时,许多苦于战乱的百姓求庇于世族大族,这些豪门大族为了自保或者延伸自己利益,也需要充实武装力量。于是按照新莽末豪强的作法,更多地采用军事封建制来部勒自己的宗族、宾客、佃客、门生、故吏。部曲又大量地形成,成了世族大族私人武装的常用代称,也称家兵。他们承袭了东汉以来私兵的传统,作战时是部曲,平时是佃客,即且耕且战的武装耕作者。后来,将帅见有利可图,更广为招募部曲从事生产。乱世人无所归,部曲永随将帅,部曲绝对服从所属军官的命令,一旦心有不满或者分配不均,便随时叛乱,拥兵自重。
可以说,部曲制度,直接形成豪门的武装力量。
为了改制,何晨着实费尽心思,因为部曲制度,直接关系到农耕问题。
首先,何晨从荀攸那里索要自己讨伐董卓时那些阴奉阳违世族名单,让张辽、徐晃领起精兵,以雷霆之势,铲除十余家大族直系,抄起巨资,满收良田,余下旁支、门生、佃客或驱散或编军或发配轘辕关不一而足。
随后何晨召告南阳榜书,言其家族心怀异心,天下生死存亡关头,不思报效朝廷,反而与董卓暗通曲款,其罪当诛。此事一经颁布,南阳引起宣然大*,不少世家震惊于何晨雷霆狠毒手段同时,又暗暗庆兴自己当日幸好没有出格之举,乃是借出家兵,帮助何晨讨伐董卓。
此事余波未了,何晨便召集南阳三十六县当地各豪门望族来到宛城,齐集一堂。
会议中,何晨明确表示,佃户与部曲分开。
部曲为私人家丁,等同自己的私财,但无独立户籍。若有战事或者事情紧急时,南阳军方有权调动部曲,若有不同者,皆以判罪论处。而佃户除了每年承担一定的佣金上交大族外,无需在承担别的义务。更有迁徙、佃田和退佃的自由。
何晨这一手,着着实实在各大世家头上插一刀,但却又不会疼到骨子里,让人欲罢不休。这样一来,不但大大削弱了部曲地位,形如卑贱,弄的无数门客思退,而且还弱化了佃客的做用,不在成为世家手中的一枚压榨工具。这明摆着是要削弱世家利益来的。
此事何晨知道世家多有不满,故自己起了带头做用,何家良田千亩,皆与佃户订下契书。朱家、黄家早已绑上何晨这条战车的家族,在何晨劝说并且解释下,也开始点头答应。至于文家、邓家还有其中不少迫于何晨如日中天的威望,又手握精锐重兵的威摄,加上那些家族的前车之鉴,为免刀兵之灾,也就同意了。
此事也算是开了好头,但其中还有大半世家骨硬,死拽利益不放,那何晨就不客气放下狠话了。一时间,南阳风声鹤唳,血腥气息笼罩当头。
何晨这次是狠下心,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不然日后如何推行全国,牢牢控制政权?
如今摆在那些世家面前就只有三条路可走,要不就同意何晨制度;要不就变卖田地家财,举族迁出南阳;第三个选择就是联合其它世家大族,反抗何晨。
古人一般情况下,若不是天灾**,是绝不出迁出自己祖藉的,所以不少世家就是抱着最后一条想法,想结成同一攻守同盟防线,迫使何晨改变主意。他们哪里知道何晨这次是铁了心,为了杀鸡给猴看,七日之内连屠五家当地算的上豪门家族。本来如此血腥残暴之举,应该会掀起巨大声讨,但何晨治阳南阳数年,官声极佳,加上普通百姓对世家大族本来就存着不满于嫉妒心理,此举不但没有引起南阳百姓任何方面不满,反而把何晨的声望推向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