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三国小驸马 > 第83部分

第83部分(2 / 2)

如此行行走走,张辽部行军速度十分缓慢,三天以后才走到地势险峻的太行山支脉。四十余里山道皆在崇山峻岭之间,出了山口就是一马平川的开阔地带,有官道通往并州上党郡城。

太阳西斜之时,张辽部仅仅行军十五里,就在一处山坳扎营。半夜时候,一阵马蹄声踏破寂静,数百精骑飞驰而至,值夜官兵赶紧迎上盘查,看清原来是姜述亲至。

张辽已经接到通知,并未入睡,和衣躺在大帐内等待,闻听值夜官兵来报,赶紧起身点亮烛火,出营迎接姜述入帐。

姜述满身征尘,精神抖擞进了营帐,左侧两位老者是大名鼎鼎的左慈、于吉,右侧两名将领是典韦和孙翊。

张辽上前拜见姜述,又向入帐之人致礼,请姜途至帅案就座,道:“属下一切按照指示行动,未发现有何异常。若非部下侥幸得到情报,此次或会吃个大亏,请主公治属下失察之罪。”

姜述面色郑重,道:“夏侯渊以太原贼旗号,统兵潜入我后方近千里,而我情报部门一无所知,沿途官民均无察觉。我军一向顺风顺水,将校自大自满心态严重,这次情报部门疏失和沿途官民失察,对我军敲响了警钟。兵事国之大事,不可不察。并州新下,民心未附,官员初来乍到,也是此次事件的客观原因。我已命令情报部门严惩此次渎职人员,也下发公文要求各军、各郡整顿风气,以期避免类似事件发生。夏侯渊既然敢来,就让他尝尝肉痛的滋味……”

姜述说到这里,凌厉的目光慢慢缓和下来,见张辽亲兵拿来蒲团,示意众人坐下,又让张辽部下端上茶水饭食。典韦等人忙于赶路,一直没吃晚饭,此时早已饥饿,饮食上来,顿时狼吞虎咽一通大嚼。

姜述与于吉、左慈三人坐在帅案旁边,望着典韦这番形象,不由相顾莞尔。待众人吃完,张辽道:“大家已经吃饱,可以谈正事了。”

姜述笑道:“不忙,大家再吃些茶。已经确定好夏侯渊部大致方位,诸军已经包围上来,夏侯渊此次不死也会剥层皮。”

姜述亲至张辽大营,是因夏侯渊乃史上名将,其部结连大族及山匪隐藏在暗处,若是布置停妥,依据地势埋伏,张辽部稍有不慎便可能吃一个大亏。姜述潜令程远志部接管张辽押运物资,让张辽部押运空车继续前行以为诱饵,就是要全歼夏侯渊部。于吉、左慈、典韦等人随同姜述前来,除了卫护姜述以外,还因夏侯渊乃著名勇将,战力未必在张辽之下,作战时有勇将相助,确保此战万无一失。

姜述伸手从怀中掏出一张叠起的纸张,在烛光下展开,上面圈圈点点密密麻麻的标着地名和符号,正是附近区域的一张详细军事地图。姜述将地图放在帅案上,让诸人围拢上前。众人围在案几周边,眼睛顺着姜述的手指移动,听姜述道:“这条官道共有四十余里山路,属于上党郡辖区,前面二十五六里之外便是山口,再往前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前行十里有一处险地,名叫一线崖。夏侯渊部是精锐骑兵,军中将校不少出身董卓王牌骑兵飞熊兵,士兵招募善于骑射的羌人,兵力至少一万,若在平原正面交战,我军即便是胜也是惨胜。前番让文远放任敌军斥侯就近观察,就是为了懈怠夏侯渊之心,诱其在一线崖设伏,将其骑兵变成步卒。”

孙翊盯着地图,眉头紧锁,道:“有大量粮草物资为诱饵,不怕夏侯渊不上钩;若是按照主公设计,属下以为可以缓缓启行,等侯敌人全军至这段山道埋伏,然后派兵堵截山口,两军包夹,在一线崖地点进行合围。”

姜述问道:“文远以为如何?”

张辽见姜述有考校之意,道:“若在一线崖设伏,有利有弊,利在利用此地纵深,敌军即便溃逃也无处可逃,可以将其全歼。弊端在于我军行军迟缓,很可能被敌军感觉不对,敌军深入腹地,回撤路线尽是山路,必会更加小心在意。”

姜述抚掌赞道:“文远分析得透彻,与我意暗合。包围地点就放在鹰嘴崖,这是鹰嘴崖地形详图,弯钩如鹰嘴之处就是一线崖峡谷,谷中十分宽阔,两头窄中间宽,是处绝佳所在。”

孙翊问道:“崖谷多大?”

张辽见姜述示意他做答,道:“宽逾百丈,上千骑兵在里边也能纵横来去,这是不利之处。”

姜述眼睛一亮,道:“也不尽然,这也正是有利之处,否则敌军怎会中计?怎么瓮中捉鳖?”

张辽道:“谷中地方虽然宽阔,但不足以让敌军消除戒心,他们未必贸然进入一线崖设伏,棘手之处便在此。若是敌军不肯进崖,则只能在山口开战,那时敌军若是战败,恐怕追之不及。”

姜述哈哈笑道:“咱们这出请君入瓮,夏侯妙才恐怕猜不透,若无意外,敌军兵马目前已经埋伏完毕。”

一线崖在上党东南,是冀州通往并州官路的必经之地,左右大山横亘,官道只能因势利导,修筑时从谷中穿行,减少开凿山石的耗费。

次日运输队伍继续前行,午时抵达一线崖,大队人马开进崖下谷道,见谷底宽阔平坦,全是板结的细沙地面,想是多年雨水流经此地,砂砾沉淀板结所致,马蹄踏在沙上只留下浅浅的痕迹,丝毫不陷半分。整个谷底像一个巨大的广场,若非不时出现零星的树木,山谷又呈鹰嘴形状弯曲,几乎可以一眼望尽前头。

姜述身份特殊,此次秘密前来,行事十分低调,与典韦等人皆换上普通兵丁服装,若非情报官来回传递信息,他尽量不开口打扰张辽。张辽也命左右封口,密令知"qingren"不得泄露姜述到达的消息。

第一卷姜述篇第152章生擒妙才3

这支队伍从外表看来,基本没有异状,但是毕竟多出数百彪悍之极的亲卫骁骑,指不定有人环伺在侧,一旦被人认出姜述,意图便会暴露,设计夏侯渊之事就不可能成功。姜述小心翼翼便在于此。

一线崖北部山顶,一位短须将领正俯视谷底,此人三十上下年纪,脸色微黑,神情冷峻,双目炯炯有神,这便是曹操倚其为左膀右臂的夏侯渊。押送粮草的队伍此时尽收眼底,与斥侯报来的情报相差不大,夏侯渊下定决心,带领亲兵火速赶下山去。

张辽统领大队人马进入一线崖之后,派出的斥候探马快马回来禀告,前方官道五里处有烟尘尘嚣之势。姜述和张辽对视一眼,各自心惊,原来以为夏侯渊会在一线崖出口处设伏,没想到他根本不占这个便宜,而是借助骑兵威力直接冲阵,将张辽部直接无视。

袁绍起兵攻打高柳之时,曹操定计派夏侯渊统兵骚扰姜述后方。夏侯渊借曹操之力得居高位,一向不受西凉旧将重视,心中暗自弊了一口气,意欲建立大功正名,整顿兵马出征。未想到袁绍根本不堪一击,夏侯渊刚进入并州,袁绍匈奴联军便被击败,关羽统兵攻伐并州,合共用了不到百日。

夏侯渊听闻袁绍处于劣势,并未胆怯退兵,而是借并州混乱之时,沿途收服山匪以为助力,又有卫家派人为向导,打着太原贼的旗号,竟然深入敌人腹地近千里,统兵在并州、冀州边境山林中屯扎。

袁绍大败以后,曹操原想命令夏侯渊退兵,听说夏侯渊打着太原贼的旗号,心思这路兵马扰乱姜述腹心之地,说不定会产生奇效,因此交代夏侯渊小心行事,以确保安全为要。

夏侯渊行兵以来,先是收服沿路山匪,以匪巢储粮解决军用,大军逐渐深入,又得卫家暗中接挤,粮草一直比较充裕,并未公开打劫大户,行军时分以小股部队渐次出发,又打着太原贼族号,正值兵荒马乱之时,谁?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