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三国小驸马 > 第75部分

第75部分(2 / 2)

摩利听闻丘力居叛逃,急忙前来请罪,姜述密谓摩利实情,摩利这才放下心来,自去安抚族人不提。

再说东莱水军,配合诸葛谨逼降曹豹,当夜起航,直奔东海港。到了港口,魏延统领两万兵马在此相候,两军拿出兵符对上,即刻合兵一处,登船偷袭广陵。

东莱得以擒拿曹豹等人,皆是广陵郡丞陈登通报消息。陈登字符龙,忠亮高爽,沉深有大略,少有扶世济民之志。博览载籍,雅有文艺,旧典文章,莫不贯综。二十五岁出任东阳县长,养耆育孤,视民如伤。因黄巾大乱,陶谦表陈登为广陵郡丞。陈登之父陈硅,曾任下邳相,素有知人之名,姜述任东莱太守时,诸事传遍天下,陈硅谓陈登道:“姜东莱得民心,必列三公。”后来姜述领兵平定青州,恢复琅琊、东海等郡,陈硅私谓陈登道:“此子明文武之事,行事不依常理,又厚待左右,此为明主。若汉室无明主,久后必得天下。”

陈登欲投姜述,因宗族皆在徐州,只能等待时机。时陶谦因下邳之事与姜述生怨,又被刘岱、张邈游说,公开归附长安。陶谦归附不久,便奉曹操密令,命令广陵水军乔装海匪袭击威海商埠,抢夺船只钱粮。陈登参与议事,知悉详情,派人通知东海太守步骘。步骘急忙传信与诸葛谨,东莱得以提前做出各种准备,曹豹只是前期劫了数船货物,并未给威海商埠带来太大损失。曹豹亲信胡会实是陈登暗子,往来信息通畅,东莱得以提前得到消息,布局致曹豹全军覆没。

此时飞鸽传书仍是机密事情,信鸽员皆为姜家族人家丁,非心腹不知其中玄妙。有了这个便利条件,各地信息通达,姜述决策甚少失误,众人大多不明真相,以为姜述得神人眷顾,流言益盛,姜述名望更高。

姜述倚重的情报机构名为神鸟,寓有飞鸽立功甚伟之意。神鸟发展很快,探子遍及天下,甚至开始在周边小国安插暗子。陈登暗自投奔姜述,居间联络由神鸟安排专人负责。

神鸟用人十分讲究,除了控制其家人之外,还经常扮演敌人进行突袭抓捕审问,经不住考验者马上清除出去,因此能进入神鸟核心之人,无一不是心志坚定之辈。神鸟自创建至今,尚未发生泄密情况,与当年姜述定下的残酷规矩大有关联。

陈登此时已经得到密报,知晓曹豹部全军覆灭,又闻姜述派兵袭击广陵,正在思考如何配合夺城,心腹家人来报:“冀州刘成来访。”

冀州刘成身份是冀州刘家广陵商铺的掌柜,实则是神鸟的地方情报负责人。陈登闻方眼光一亮,忙道:“请到书房见面。”

刘成三十四五岁,是姜信最初成立情报体系的老人,行事沉稳,而且颇有计谋。来到室内,将一封书信递给陈登,道:“主公回信,请大人依计行事。”

陈登看完,拍案笑道:“丞相果然神人,如此广陵立下。”

次日,陈登往见太守,道:“曹豹等久无信息,行事顺利否?”

太守张京为徐州名士,写一手好字,好诗词文章,却不善治文武诸事,道:“前番来报,只是劫了些船只货物,近日再没送回消息。”

陈登道:“曹豹耿直,不善谋划,不若我带一部兵马前去接应,先将船只货物押回,再帮他筹划一番。”

张京素来信任陈登,不疑有他,喜道:“符龙相助,此事可成。我即付与兵符,执此可去兵营调兵。”

陈登得了兵符,径去调了两千精兵,一同坐船入海,午后行至一处海岛。众校尉见岛边停有海船无数,又有兵丁若干,心中不免生疑,但见陈登面无异色,谈笑自若,这才放下心来,以为是友军兵马。

陈登先派刘成坐小船上岛,下令道:“诸军稍安勿躁,静候军令指示。”

不一会工夫,刘成带领数人回来,谓陈登道:“请将军下令,士兵置兵器于船上,下船到岛上饮食。”

陈登下令诸军下船,每船只留两伍士兵看守。众军见陈登随同,并未怀疑,依令而行,进入岛内大营。陈登让众军在营寨广场列阵相候,带了数名亲随进了大帐。

陈登入帐,对帐内三位大将道:“不辱使命,诸军皆我家乡子弟,请勿加害。”

为首大将正是太史慈,左边是周泰,右边是甘宁。太史慈拱手道:“符龙兄请上坐,主公有言,东莱此祸得免,全赖符龙之功;未来徐州清平,尚需符龙出力。”

陈登听闻姜述如此评语,内心欢喜不迭,太史慈吩咐甘宁、周泰、蒋钦诸将分头行事,自与陈登商议偷袭细节。商议完毕,甘宁回帐来报:“广陵兵甚是桀骜,请符龙兄前去安抚。”

陈登出帐一看,广陵兵纷纷嚷嚷,正与甘宁部下理论,见到陈登露面,方才安静下来。陈登大声道:“今陶谦背弃朝廷,又使郡兵假扮盗贼,劫掠同胞,诚小人之举。今奉大汉丞相姜述之令,恢复广陵。诸位若是信任陈登,暂且在此静候数日,诸位家小我自会看护,数日以后局势平定,诸位就可回城。待会吃饱喝足,解下衣甲,我有他用。”

第一卷姜述篇第137章陈登建功

陈登素有威名,又有信义,官兵未有闹事者。周泰、蒋钦见广陵士兵安静下来,让部下送上衣物、饮食、帐篷等,广陵兵见汉军并无恶意,解下衣甲,换上衣物,各自吃饱喝足,依照军伍行军惯例搭建帐篷歇息。

周泰挑选两千精兵,换上广陵兵衣甲,登上广陵水军战船先行。太史慈、魏延等将统领主力随后跟上。到达广陵城水门,众军登岸,陈登唤来水门都尉,道:“今我欲归朝廷,大军已在门外,可命部下随我安民,以建功业。”

官兵平时信服陈登,闻听陈登所言,无有异议者。陈登策马入城,路遇巡丁,皆温言劝降,众兵无抵抗者。等到四门皆下,太史慈、甘宁、魏延等率军占据要冲,城中尚不知有变。魏延叹道:“符龙得军心如此,诚为干才。”

甘宁性情甚是急躁,到达张京府第,就要统兵杀入,陈登止之,道:“张京为徐州名士,素有清官之誉,伤之不祥。登自入内劝降,无需大兴兵戈。”

说完,只身往府门求见,与平时无甚两样。张京听说陈登求见,讶然道:“何其速也,快请进来。”

陈登入内,道:“陶谦胡作非为,已失民望,曹豹全军覆没。我已拜入丞相门下,大军已经入城,请公归降。”

张京不信,出门往观,见街上诸军排列兵阵,虎视眈眈,回首谓陈登道:“事已如此,不得不降。”

陈登兵不血刃夺了广陵,让诸将大为叹服。次日,张京、陈登分别具书,使人送去辖下各县。三日后,陈登拜见魏延、甘宁,道:“广陵各县已下,请诸位分派兵马,我派人引导前去接管。”

姜述听说广陵赖陈登一人而下,不由大喜,命张京赴京担任学官,任命陈登为广陵太守,徐盛为广陵郡尉。徐州自此失去海港,长江以前水军之利尽归姜述。

陈登又推荐门客淮南人刘晔。刘晔字子扬,刘氏宗亲,历史上曾是曹操重要谋士,有佐世之才,历任太中大夫、大鸿胪等职。姜述曾派人去淮南寻访刘晔不得,未想到竟会在陈登府上寄居,姜述闻讯大喜过望,起用刘晔为丞相史。

七月,夫余、鲜卑、丁零三族遣使入朝,途中皆先赴右北平拜见姜述。姜述温言抚慰,又传书信回京城,吩咐诸臣分头接待。

七月底,姜述命吕布统兵收复渔阳,自引诸将攻打涿郡。渔阳得知张纯已亡,早已纷乱,张举接任兄职,压制不住张纯旧部。吕布引兵到达城下,张举见汉军雄壮,不敢出城交锋,只是固守不战。

张纯部将王政,虽是马贼出身,却颇有侠名。张纯纠众叛乱,夺得渔阳,招降附近马贼土匪,壮大声势。王政携千余部下来归,张纯亲出城门相迎,相待甚厚。张纯后来结连乌恒,王政道:“现今两帝分立,地方得以独大,我等拥兵占地,朝廷若来攻打,举地而降不失封爵。结连异族入境,荼毒大汉百姓,若是朝廷不容,再无退路,望将军明察。”

张纯野心极大,不纳王政劝言。乌恒入境,杀害汉民,王政大怒,统领部下与其相争。张纯出面调解,斥责王政一通,此后不复重用。张纯被杀,张举威望不足,部将各行其是。听说朝廷大军来到,部将多心怀恐惧,因王政名望极高,都来与他商量。王政道:“乌恒数十万众,都被汉军逼降,我军主力已失,城中多为老弱残兵,如何抵挡主力汉军?张纯兄弟结连异族,荼毒汉民,是为汉贼,我欲擒拿张氏合族献降,从者随我起兵。”

众将皆不服张举,又为保全性命,皆起兵响应,未等吕布统兵攻城,王政等抓拿张家合族出城献降。吕布入城安民,整编降兵,派人赴琢郡报捷。

姜述统兵赶往涿郡,沿途各城不战自降,大军顺利到达,在城东安营扎寨。韩馥遣使前来问责,姜述谓使者道:“前番抗旨不遵,即为谋逆;又欲让地于袁氏,幽州为朝廷之地,非袁氏之地,更非韩馥私物,有何脸面相责?”

使者回城如实禀告,韩馥大悔,召集众文武商议,高干道:“袁刺史已经发兵,只需坚守半月,援兵抵达,琢郡可保。”

荀堪冷笑道:“袁本初自身难保,还能保全他人?真是天大笑话。”

高干怒道:“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无数,如何不能保全?”

荀堪道:“袁氏四世三公,世受大汉恩德,所作所为却与叛逆无异。今丞相当权,识人重才,汉室气力渐复,声威日隆,外族尚且举族而降,何人敢与朝廷抗衡?袁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