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孺子帝 > 第306部分

第306部分(1 / 2)

>

见面地点在大厅里,皇帝端坐,冯举跪下磕头,礼毕之后又过去一会,太监才请他平身。

冯举预感到不妙。

“冯御史知道朕为何召你来吧?”

“臣不知。”冯举低头道。

韩孺子叹息一声,“最近弹劾冯御史的奏章可不少。”

冯举心里咯噔一声,马上拱手道:“臣在御史台司督察之职,难免得罪同朝之臣,受到弹劾也很正常。”

“冯御史所言极是,可朕有一点不明,冯御史在御史台任职至今,未见几份弹劾他人之奏章,何以得罪同朝之臣,反受弹劾?”

冯举吃了一惊,身上出了一层冷汗,立刻跪下,想要辩解,却想不出合适的话来,只得道:“臣自忖无错,不知奏章里弹劾臣什么,望陛下告知。”

“你先起来。”

冯举慢慢起身。

“有一份奏章,弹劾你身为监察之官,却与朝臣来往甚密。”

“绝无此事,臣只是……只与亲友往来,人之常情。”

韩孺子微笑道:“冯御史的‘亲友’好像不少,朝中大臣多半都与冯御史沾亲吧?”

“没那么多。”冯举额上渗汗,“臣、臣知错了,今后再不与朝臣往来。”

“嗯,偶尔往来一下也没什么,毕竟有一些人是真正的亲友。”

冯举越来越不自在,怎么也没想到皇帝会拿自己开刀。

“还有一份奏章,说冯御史人虽已离开吏部,手却留下来,吏部上下皆听使唤,任命了一批‘冯氏官’。”

冯举又跪下,与刚才的弹劾不同,插手吏部可是重罪,“污蔑!这是污蔑!臣自从担任左察御史以来,再没有去过吏部,顶多……顶多与相熟的官吏偶尔相聚,闲聊而已,绝未干涉过任何事务。”

“朕也不太相信,朝廷大官任命由朕亲定,次一级官员决于宰相,吏部不过推荐而已,如何给‘冯氏’立官?”

“陛下英明,有陛下此言,臣无憾矣。”冯举心里越发惴惴不安。

“另有一份奏章,说冯御史不满废私奴之令,与大臣勾结,阳奉阴违……”

“血口喷人!”冯举显得极为愤怒,脸上青筋毕露,“臣敢问一句,是谁在弹劾臣?有何证据?”

韩孺子沉默一会,“弹劾者不只一人,不说也罢,至于证据,倒是有一些,但朕并不相信,皆需再加求证。”

“臣愿对质,也愿接受查证,以表清白。”冯举硬着头皮说。

韩孺子摇摇头,“朕不想折腾了,冯御史乃武帝朝老臣,功劳显赫,纵不得赏,也不该受此羞辱。”

冯举连连磕头,“陛下之恩,臣肝脑涂地不足以为报……”

冯举大表忠心,听得几名太监都皱眉头了。

等他说完,韩孺子道:“以冯御史多年之功,该封太师。”

冯举呆若木鸡,又是一个意想不到,好一会才道:“臣、臣受之有愧……”

“不必推让,冯御史该受此封。”

太监上前,冯举只得告退,头晕目眩,如在云里雾里,怎么都没想明白,刚刚究竟发生了什么。

在二门外,冯举遇到了赵若素。

送行的太监转身回去,赵若素迎上前,拱手道:“冯大人见过陛下了?”

冯举认得赵若素,却没怎么说过话,眉头一皱,突然明白些什么,急忙上前一步,凑近道:“陛下是何用意?”

“冯大人总得先告诉我发生了什么。”

“陛下先是说有奏章弹劾我,然后……然后说是要封我为太师。”

赵若素点下头,想了想,“冯大人觉得自己该受此封吗?”

“这个……只怕有些勉强,我最近……没立过大功。”

“太师已是极品之官,冯大人半生劳碌,还不请求致仕,回家颐养天年,尚待何时?”

冯举终于醒悟,踉踉跄跄地离开倦侯府。

新任中掌玺张有才正好进府,看到冯举的样子,忍不住向身边人笑道:“又疯一个。”

第五百零九章 大兵压境

玉门关是前往西域的必经之途,多年未有战事,几乎由边关转为商关,城里城外,税官比军吏更多。

将军邵克俭几个月前来到玉门关,重整驻军、修补城墙,同时远派斥候,监视西域的动向。

最后一批楚人两个月前从西域返回,在那之后,偶尔有西域人叩关,带来诸多混乱的消息,虎踞城再没有人去过,西域诸国反复无常,但也只是在嘴头上凶狠,对楚人尚还尊敬。

初夏的一天傍晚,斥候回城通报,又有一群人从西域而来要求进城,身份比较特殊,据说都是极西方的王公贵族,一路逃避神鬼大单于的军队,请求进入大楚避难。

总共一百余人,穿着奇怪而华丽的衣服,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语言,进城之后一见到楚军将领,就双手捧出大量珠宝,队伍中有一名通译,声称捧珠宝者乃是一位国王,只要大楚肯收留,他愿意献出更多珠宝。

邵克俭让客人收起财物,派人送他们进入城内的驿馆,跟往常一样,详细询问消息。

这些人两年前就逃到了西域,因此不清楚虎踞城的状况,但是听到传言,说城内将士因为分歧而自相残杀,又遭到敌军袭击,那里早已是一座空城,神鬼大单于之所以还没有进攻西域,唯一的原因是要时间集结大量兵力。

据说在极西方,北至草原南抵大海,都已臣服神鬼大单于,将共同组建一支多达百万人的大军,一举吞并大楚,完成神鬼大单于最终的宿愿。

邵克俭写了一份公函,以急信送往京城,如何接待这批逃难的客人,要由朝廷做主。

此后的几天里,又有几批逃难者到来,数量越来越多,有极西方的贵族,也有西域土著,其中一些人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不久前路过虎踞城,那里的确已是空城、废城,城墙都被推倒了。

半个月后,邵克俭接到朝廷的命令,让他详加调查,各国王公连同通译可以送住京城,随从人等留在玉关门。

邵克俭是名听话的将军,立刻遵命行事,打算花十天时间进行甄别,然后送客人前往京城。

玉门关数十年未有战事,即使是在当初大楚与匈奴战事频仍的年代,这里也未受波及,邵克俭得到的一切消息都表明,西域不稳,但还不至于发生战争,诸国虽有异心,顶多偷偷向极西的强敌献媚,不敢对大楚不敬。

因此,又有一批逃难者到来的时候,整个玉门关,包括邵克俭在内,都没有特别在意,按常规接待,送往驿馆居住。

玉门关常有外国人来往,此地的驿馆比京城还大,而且建在城内,占据了城内一角,足以容纳上千人。

当天晚上,新来的逃难者动手,屠杀此前逃难至此的王公贵族,与此同时,在城里四处放火,试图抢占一座城门。

邵克俭闻讯大惊,亲率士兵镇压,折腾了整整半个晚上,终于平息事态,可损失已经无可挽回,数十名贵客被杀,他们万里迢迢逃至大楚,结果这里却是真正的终点。

刺客大都被杀,剩下十余名俘虏,嘴里大叫大嚷,通译胆战心惊地说:“正天子……神鬼大单于有仇必报,有仇必报,绝不手软,绝不宽恕,楚人……大楚必亡……”

刺客们还交出几口箱子,上面堆着金银珠宝,下面却是几只小箱子,里面盛着数颗人头,他们并不隐瞒,得意地宣称,这些都是楚使,作为礼物,献给大楚皇帝。

邵克俭认得其中一人,果然是朝廷冬天派往西域的使者,他们一直在努力前往虎踞城,没想到却命丧它方。

一怒之下,邵克俭斩杀了所有俘虏,从此紧闭城门,再不接纳西域客人,并向朝廷写急信,希望得到支援。

西域已不再是大楚的屏障,而是敌人。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