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孺子帝 > 第248部分

第248部分(1 / 2)

>

“殿、殿下,有位大、大人求见。”

“哪位大人?”

“那个……那个……”仆人回答不出来。

东海王又怒又急,要不是抬不起腿,真想狠狠地踢上一脚,“一个人,还是许多人?”

“一个人。”

东海王稍松口气,如果是宫里来抓他,绝不会只派一个人。

“去请进来。”

仆人领命退下。

东海王向大门口望了一眼,宫里的两名太监也在看他,东海王没敢对视,急忙转身,进到前厅里,想倒杯茶,发现自己的手臂抖个不停。

没过多久,仆人将拜访者带进来,东海王大大地松了口气,原来是国子监祭酒瞿子晰,同时心里还有一点纳闷,敢在这种时候登自家门,这个儒生胆子不小。

“瞿大人。”东海王笑着迎上来,示意仆人去端热茶来。

“东海王殿下。”瞿子晰恭敬地还礼。

“哪阵风把瞿大人吹来了,快请坐。”

瞿子晰摇摇头,“坐就不坐了,我只问几句话,马上就走。”

“好啊。”东海王茫然道。

瞿子晰盯着东海王,“刺驾之事与你无关。”

东海王一边跺脚,一边指天发誓,“若有半点关系,让我现在就遭天打五雷轰。”

“据朝中传言,慈宁太后明天要召见宗正卿韩稠和宰相申明志,共商立储之事。”

东海王大惊,“慈宁太后?这、这怎么可能?”

“这不重要,关键是不能让韩宗正参与立储。”

“对,不能,陛下一直不喜欢他,甚至……”东海王犹豫一下,决定还是透露一点秘密,挥手命令端茶进来的仆人退出去,随后低声道:“陛下早想将韩稠绳之以法,只是还没来得及动手。而且韩稠与刺驾一事不清不楚,我真搞不懂太后是怎么想的。”

“慈宁太后深居宫中,所见所闻都是韩稠的好处,当然不会怀疑他。”

“唉,也是陛下不常回宫,有些事情隐藏得太好。”

“所以得有人向慈宁太后说明真相,起码让她不要太信任韩稠。”

东海王两手一摊,“我可没办法,瞿大人想必看到门口的太监了,那是宫里的人,我连出自己大门都不自由,更不用说进宫劝说太后。”

“我知道你不能进宫,我想请东海王推荐一个人,既熟知内情,又能进宫面见慈宁太后。”

东海王挠头,“京兆尹司法参军连丹臣了解一些,但是进不了宫,其他人都被留在崔府和倦侯府,更没办法进宫。”

“陛下经常召见的勋贵子弟和儒生当中,就没人了解内情?”

东海王想了一会,摇摇头,“陛下召见这些人商议的不是军情就是治理天下的大事,与韩稠没有直接关系。”

“再想想。”瞿子晰已经找过与皇帝接近的读书人,一无所得之后才来拜访东海王。

东海王又想了一会,“瞿大人对韩稠也有看法哈?”

瞿子晰正色道:“现在不是彼此试探的时候,我在洛阳待过,而且陛下让我看过一些东西,所以我知道绝不能让韩稠掌权。”

东海王有点不太情愿,可事到如今,由不得他再有所保留,“景耀,为了对付韩稠,他也曾得到陛下的召见,他好像不住在倦侯府,也没跟着进崔府,或许还有行动的自由,能够进宫说明真相。”

“前中司监景耀?”

“对,他被陛下释放,做一些杂事。”

瞿子晰点头,“还有吗?”

“据我所知没有了。”东海王凑近一些,“宫里有消息吗?”

“朝中事务我略知一二,宫里的事情我一无所知。就这样吧,告辞了。”

瞿子晰转身要走,东海王叫住,“等等,连丹臣调查的是刺客,或许也有用,瞿大人可以去见一面,如果可能,让连丹臣最好来找我一趟。”

“好吧。”瞿子晰匆匆离开,在王府大门口向两名盯着他不放的太监大声道:“在下国子监祭酒瞿子晰,心无私念,专与乱臣贼子作对,还有什么想知道的?”

两名太监吓了一跳,同时摇头。

瞿子晰大步走出门,虽然皇帝只是表露出一点意思,虽然还没有正式进入御史台,他仍然觉得自己有义务、有责任对付韩稠。

至于皇帝的生死,他不作考虑,自己的生死,更是无关紧要,无论如何他都要斗到底。

厅里的东海王深感庆幸,一个大麻烦就这么转到了别人手里。

第四百一十一章 太监的算计

景耀胆战心惊地等了三天,结果一直没人上门抓他,仔细一想,他明白过来,自己被遗忘了。

一想到堂堂的前中司监沦落到了这种地步,景耀由惶恐变得沮丧。

就在这时,他转运了。

老儒生郭丛登门拜访,他在宫里教授经书时,与景耀相识,说得上话,而且他现在无官无职,没什么可怕的,所以坚持由自己代替瞿子晰出面。

“东山再起、荣华富贵,全在此一举,请景公深思。”郭丛毕竟为官多年,也了解景耀的为人,知道如何劝说,“韩稠若得势,必立亲信子弟为帝,宫中又是一轮替换,景公资深旧人,何以出头?若能将真相带给慈宁太后,乃立一大功,无论陛下清醒与否,景公前途皆无忧矣。”

景耀被说动了,找出家中的酒来,要与郭丛歃血为盟,“此事宜早不宜迟,韩稠一旦明日进宫,再难劝说慈宁太后回心转意,我今晚想办法进宫,无论如何也要禀明真相。宫中交给我,朝中却要依靠大人。来,饮此一杯,以见诚意。”

两个老头子,实在没多少鲜血可以挥霍,于是象征性地伸出手指在酒杯里蘸了一下,随后一饮而尽。

景耀又道:“非是我不相信大人,兹事体大,由不得我不谨慎行事,请问一句,朝中支持大人的还有哪位?”

郭丛想了一会,“国子监祭酒瞿子晰。”

景耀摇头,“一腔热血,可惜职位太低,据说韩稠已经获得宰相的支持,宫中此刻正需要大臣的支持,我若扳倒韩稠,总得给慈宁太后另一个选择,瞿先生不行。”

郭丛又想了一会,小官不行,就得大官,“吏部尚书冯举、礼部尚书元九鼎,这两位可否?”

景耀点头,“一位是武帝指定的顾命大臣,一位是熟知礼仪的老臣,够了。这两位真的支持大人,不会等我推荐给宫中之后,他们却一无所知吧?”

郭丛笑道:“景公放心,冯尚书即将入职御史台,有机会拜相,元尚书东海国归国,一番辛苦,功劳却归韩宗正,此两人皆有不满之心,我早就与他们谈过,只要慈宁太后宣召,他们就愿出面。”

景耀彻底放心,送走郭丛,立刻着手行事。

他现在的身份是中常侍,按理可以进宫,那跟回家一样,可现在是非常时期,“家”中已乱,连现任中司监都被扣押在崔府不得回宫,一名前中司监更没资格了。

好在景耀的人脉还在,天黑之前,他终于辗转联系上宫里的人,到处打听、劝说,向一些人许以厚利,结果只是得到一堆流言,其中几条让景耀感到吃惊,但是没什么用,他还是不能进宫,甚至找不到人向慈宁太后递个话儿。

慈宁太后正处于疑神疑鬼、一触即发的状态,宫里没人敢去招惹她。

景耀有点急了,为宦多年,他非常清楚时机的重要性,韩稠只要明天进宫,自然有办法将慈宁太后哄得团团转,在那之后,别人再说什么都很难改变太后的印象。

必须是今晚,必须抢在韩稠之前。

他又通过中间人劝说几位妃子,她们的立场与慈宁太后一致,应该不受怀疑,起码能向慈宁太后引荐景耀。

他对淑妃邓芸和另一位妃子佟青娥寄予厚望,可是等了足足一个时辰,二更已过,宫里仍无消息传出来,反而有新客人登门。

一名陌生的太监敲响院门,景耀开门之后先是一喜,随后一愣,看服饰,此人并非宫里太监,而是来自王侯之家,“阁下是……”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